11.22 趙高指鹿為馬,歷史上真有其事?

趙高,秦末引發了天下大亂的關鍵人物,做出了種種令人髮指的惡行,遺臭萬年。他究竟是如何走到這萬劫不復的境地,值得探究。

史載關於趙高的第一句話:”趙高者,諸趙疏遠屬也。趙高昆弟數人,皆生隱宮,其母被刑僇,世世卑賤。”

首先趙高是個被王室疏遠的親族,母親也是受過刑的犯人,世代卑賤。再者隱宮二字頗有爭議,並不是指宮刑的意思,而是有兩種說法。一是奴隸的集中營,二則是指天閹,就是天生的閹人。島主以為這兩種說法都有可能,結合日後趙高成了宦官,第二種可能性更大一點。當然也有觀點認為趙高不是宦官,這個在本文中不重要,就不展開了。

趙高的地位就是如此卑賤,家庭的破碎加上身體的殘疾,這些童年悲慘的經歷讓他的性格變態扭曲。以至於走上了一條為了往高處爬不擇手段的不歸路。

趙高自幼就有一顆想要逆天改命的心,他也確實很努力,掌握了很多技能。首先趙高是個老司機,開得一手好車,在秦朝混了箇中車府令的職位,掌管車輿。除此之外趙高竟然還能做到精通律法,也就是這樣受到了秦始皇的注意,讓他輔佐幼子胡亥教其一些刑法知識。趙高沒有錯過任何一次往上爬的機會,察言觀色,曲意逢迎,很快贏得了胡亥的信任,組成了政治同盟。

饒是趙高小心謹慎,可還是一時大意犯了禁令。當時的上卿蒙毅秉公執法,判處趙高死刑。我們知道秦朝一向以嚴刑峻法著稱,但趙高竟能憑著他的三寸不爛之舌成功逃脫責罰,讓秦始皇放了他一馬,甚至官復原職,可見趙高的厲害。

趙高指鹿為馬,歷史上真有其事?

大難不死之後,趙高知道憑自己現在的力量想要上位還遠遠不夠,他變得更為隱忍。趙高的野心,胡亥沒有察覺,李斯沒有察覺,甚至連秦始皇也沒有察覺。

當秦始皇在沙丘臨終之際,把遺詔交給趙高,說明經過多年私下的經營,他已然接近了最高的權力。拿著那份遺詔,趙高的手微微顫抖,終於等到了這一天,他的計劃開始了。

沙丘之變中趙高說服胡亥和李斯的過程,上篇文章島主寫過,而且現如今這場陰謀也存在了很多爭議,這裡就不多提了。

我們重點談談趙高之後剷除異己的一系列手段,先是偽造了詔書除去最大的威脅公子扶蘇。接著擁立胡亥即位,史稱秦二世。昏庸無道的秦二世沉迷於聲色犬馬間,趙高趁機加快了奪權的步伐。

蒙氏兄弟,皇室宗族,各賢臣良將被大清洗了個遍。趙高忽悠秦二世說身為皇帝就一定要有神秘感,心智簡單的秦二世竟然真信了,就此隱居深宮之中,趙高成為了皇帝對外的代言人。

這時期如果還有誰能對趙高造成威脅,那就是之前的同盟,帝國的二把手丞相李斯了。李斯雖然參與了同謀,但本質上還是為秦朝著想,看著荒唐的秦二世,加上陳勝吳廣一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口號”響徹雲霄。各地起義叛亂叢生,帝國內憂外患不斷,自然心急如焚,多次想要勸諫皇帝,秦二世卻總是避而不見。

趙高察覺到了李斯的心思,計上心頭,終於找到了除掉李斯的機會。趙高和李斯套近乎,裝出一副憂國憂民的樣子,說願為丞相通風報信,聯絡皇帝。饒是李斯聰明一世,卻始終未能察覺趙高的野心。

每次秦二世正玩的盡興,趙高便通知李斯前來進諫,一連幾次弄得秦二世相當不爽,怒罵李斯老匹夫,空閒的時候不來,一開party就來掃興。再加上趙高在背後煽風點火,下次李斯再進諫,竟被秦二世一怒之下打入了大牢。

這時候李斯才恍然大悟自己進了趙高的圈套,可為時已晚。入了大牢,趙高辦事就方便多了,安了個謀反的罪名給李斯,多次嚴刑逼供。趙高知道李斯居相位多年,不是那麼容易扳倒,又設下一計。多次派自己的心腹假扮使者探訪李斯,假若李斯訴冤情,便大刑伺候,屈打成招。等到真正的秦二世使者到來,李斯卻不敢再說真話,罪名坐實,被處以腰斬。

趙高指鹿為馬,歷史上真有其事?

李斯垮臺,趙高順理成章繼任了丞相之位,到這時秦二世已完全成為了他的傀儡,趙高隻手遮天,大權盡在掌握之中。臭名昭著的指鹿為馬就發生在這一時期。

那一天,朝堂之上牽來一頭鹿,趙高卻告訴秦二世獻上一匹好馬。秦二世的第一反應是啞然失笑,這明明是鹿啊,丞相為什麼說是馬?趙高沒有回答秦二世,卻轉過身來問在場的眾大臣,這究竟是鹿還是馬?

趙高是當真不認識馬和鹿麼?自然不可能,當初也是老司機,就算沒見過鹿,怎會不識得馬呢。而這一次指鹿為馬,則是一次殘酷的檢驗,趙高的野心已然膨脹到了極致,他將要走出那最後一步了。趙高用如此一出看似荒謬的鬧劇,來逼每一個人站隊。

在場群臣,有的沉默,有的屈於趙高的淫威,說是鹿,還有個別耿直的,依然說是馬,當然,這幾位的結局都是一個字:死。

無法想象當時秦二世究竟是個什麼反應,他雖昏庸,但終究不是傻子。秦二世失魂落魄的離開朝堂時,是否發現曾經最信任的恩師趙高,卻變得如此陌生,可還是那四個字,為時已晚。

趙高指鹿為馬,歷史上真有其事?

當趙高的心腹殺進皇帝寢宮之時,所有人都跑光了,秦二世的身邊只剩下一個宦官。秦二世絕望地問他:“公何不蚤告我?乃至於此!”

宦官冷漠地回答:“臣不敢言,故得全。使臣蚤言,皆已誅,安得至今?”

喪心病狂的趙高終於走出了弒君這一步,秦二世胡亥已死,他成功了麼?項羽已經在鉅鹿之戰中全殲了秦軍主力,劉邦正率軍朝關內疾馳而來,大秦王朝,已然搖搖欲墜了。

趙高拿著玉璽往大殿走去,文武百官皆默然無言,無一人跟隨。趙高固執地走向象徵至高無上權力的龍座,他拼盡一切想要改變的命運,就在眼前。可趙高突然覺得天崩地裂,整個宮殿似乎都要化為灰燼。恍惚之間,竟不能再前進半步。

直到這時,趙高才明白,自己惡事做盡,雙手沾滿忠良的鮮血,罪惡滔天,不可饒恕,已經到了“群臣弗與,天弗與”的地步。

趙高放下了玉璽,跪在大殿之上,流下一行淚。

數日後,秦王室子嬰,誅殺趙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