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超现实主义画家基里科的油画艺术风格如何?

影影圈圈


基里科(1888-1978)是一位意大利画家,他和艺术家卡洛·卡拉共同提出了形而上艺术的概念——用古典的绘画技法描绘荒诞的情景,对后世艺术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基里科绘画作品的内容和表达场景非常新颖奇特。他的作品《爱之歌》,将大卫雕塑的头部和皮手套放置在一起,这是正常生活中不会出现的场景。

↑ 基里科 - 《爱之歌》

基里科在自己的作品中给出了形而上艺术所因描绘的场景,即现实生活中除了艺术创作之外不会出现的场景,甚至是荒诞的场景。基里科善于将不同的场景用时空交错的方式,同时呈现在画作中,这种充满科幻色彩的艺术,是他形而上艺术的表达方式。

↑ 基里科 - 《占卜者的报偿》

基里科的创作中有很多固有形象,例如古典雕塑、马、绿色的球体、修道院、街道、火车等等,它们对应着基里科生活中惯常出现的元素。其中火车这一形象的来源,是因为基里科的父亲是一位火车工人。

基里科作品中的固有形象是梦魇的一种体现,好像是纠缠在潜意识中挥之不去的形象。而基里科将这些形象在画作中进行重复表达,实际上也是对梦境的一种记录和展现。

阴影在基里科的画作中非常常见,甚至代表了他的形而上艺术的一种表达方式与艺术风格。基里科想要表达大千世界的种种丰富,其实只是“形而上”的“道”,在“形而下”的世界中的一种投影,并不是最为本质的东西。

↑ 基里科 - 《令人不安的缪斯》

基里科在画中着重描绘阴影,将更复杂的本质隐藏在阴影的背后。缪斯在西方文化中代表着艺术创作的灵感源泉,应该是非常优雅端庄的。在基里科的代表作《令人不安的缪斯》中,站立着的奇形怪状的物品与传统印象中的缪斯完全不同,尽管与传统美学观念相去甚远,但在阴影与现实对照下还是能够看出缪斯的形象。

基里科的绘画技法非常古典,并没有立体主义的多点透视,也没有表现主义的扭曲夸张,甚至在形而上艺术时期之后,基里科全面回归了古典绘画,进入新古典主义的创作。由基里科的创作理念可以看出,现代主义艺术最主要是要提出全新的艺术思想,绘画技巧并不是最重要的。

基里科的艺术表达对电影有着重大的启发,例如电影中蒙太奇的表现方式,是通过画面地不断切换,将不同时空交错展示,这一点就是基里科对后世非常重要的影响之一。


尹铭的前院


超现实主义画家基里科的油画艺术风格

基里科(1888~1978年)意大利画家,他的画具有无限的神秘感和孤独感,他曾说他每一件严肃的艺术作品,包括两种不同的孤寂感,一种是造型的孤寂,另一种是形而上的孤寂,“表面上十分宁静,但给人的感觉却像是在宁静中会有什么事情要发生”,

当基里科在他那荒凉的空间安置上人体模型后,“人物变成静物”的孤寂感就更加强烈了,在《赫克托耳和安德洛玛刻》这幅画中,超现实主义画家基里科以人偶的形象,虚构一对命运悲惨的恋人死后团圆的情景,他以人偶、三角板、木棍、直角画线尺等机械性构件构成一种既抽象又真实的组合,



虽然人偶没有五官,但由他们头部的线条及肢体的比例,仍可看出左边的人偶为男性,画中互相依偎的两个人,正一同等待天国之门开启。基里科的艺术是受到达达主义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影响,主张透过作品呈现梦与潜意识的世界,因此基里科的作品中充满了奇幻、诡异、如梦境般的情景,常将不相干的事物并列,构成超越现实的幻想。

基里科作品《赫克托耳和安德洛玛刻》


诗夜城主


吉奥尔乔·基里科1888年生于塞萨利的沃洛斯.其父德·巴莱尔玛原藉西西里岛,后移居希腊,以从事工种技术活动.几年之后,全家定居雅典.基里科进了综合工艺学校,这是一所既 培养工程师,又培养美术家的学校.他选择了油画专业,画了一些风景和黄昏时的海景.

1906年,他被德国浪漫派,尤其是阿诺德·包克林的名望所吸引,前往慕尼黑.结束学业后,他于1909年回到意大利,先住在米兰,然后又在都灵受到直线建筑的震动.这些建筑布满了有真人大小,似乎出现在行人之中的雕像.

他到达佛罗伦萨之后,于1910年创作了初具风格的作品《神谕之谜》、《秋夜之谜》.在后一幅画中,两个人物正在一座白色雕像下面告别,同时一张船帆从墙后的水平线上坠落下来.

1911年7月14日,他带着自己的作品,许多《萨勃迪之谜》来到巴黎,参加秋季沙龙展出.在独立派沙龙,他出示了取材于蒙巴纳斯车站的早期作品,引起毕加索和阿波利奈尔的注意.阿波利奈尔成了他的朋友,基里科则以预见的方式创作了这位诗人的肖像,诗人的头颅被子弹穿了一个窟窿.

基里科努力通过物体之间的新呼应,来显示它们之间所能存在的联系和秘密关系.对于他来说,预知乃是各种因素出人意料的相遇结果,这些因素来自记忆或观察,被自愿地放置造成冲突或意气相投的奇特位置上.

这些思想和想象力的不寻常结合在观众身上产生了一种沉闷而丰富的不安.透视线勾勒出了静止的感觉,不在场的人物投下了他们的身影,寂静正在紧张地等待将要划破它的叫喊或火车的汽笛声.在纯洁完美的、冷冰冰的理想建筑结构中,流动着蕴有秘密和发明的空气,一种空间的魅力被创造出来了.

画家采用最无人性的物体---雕像或石膏头像,选出最普通的蔬菜、水果、饼干,以一种绝对冷淡的态度去描写它们,就已经把它们从一切自然主义的偶然性中突出出来.它们的结合创造出在逾常规的神秘莫测方面抚限可能.

似乎是通过朋友们的验证,基里科真正拥有了分离出光谱和未来事件的天赋,他着意地创造这种第二状态,不过后来,他又以真正的自我损坏现象抛弃了这种方法.

1915年,战争把他带回意大利,他在弗拉拉应征入伍,与卡洛·卡腊相遇.这座城市的建筑结构---白色的空旷远景对幻觉尤为适宜.基里科昔日笔下世界的各种成分和新环境结合在一起,便产生了人们所谓的玄学画.这些成分如果突然遇到不习惯的孤独或意外的关系,而画家又在它们神奇力量无损之时,把它们赤裸裸地抓住,那末,画家笔下的风景、静物或生物便出现玄学面貌,为这些成分赢得新的含义. 人们在这位画家身上还注意到了为确定自己绘画的特点,并使其在自己安排的方向上系统发展,所作出的努力.很快,这种努力便造成了过多的,而且不总是清楚、协调的意向.

它无疑是造成基里柯作品和画家本人良知突然暗淡无光的危机原因.多种的和分散的透视使其作品变得复杂起来.

很快,画面各部分便带有了过量的以逼真画法绘出的现实片段,朴素之间的色调也愈来愈不调和,抽屈式的人物朝向了新的内景.

1918年,基里科在罗马的"勒波卡"画展中大获成功,1919年又成为"造形价值"派的领袖之一.他在罗马逗留期间,埋头于技巧的研究,这可能是他画风彻底变化的原因.

他试验了胶彩画的一切古老方法,萦绕于他心头的是大师们颜色的透明感.为了深入了解伟大绘画的秘密所在,他临摹了拉斐尔,米开朗基罗和波提切利的作品.

基里科的玄学世界接近于梦幻,在梦幻世界里,细节的精微达到了新的真实,这是由于使各种成分组合在一起的节奏变得更慢或更快了,同时也由于使该世界富有生气的运动物体始终是神秘莫测或意想不到的.

透视已不再是寻找理想的投影线,而成为向神秘进攻的蹊径.奇特组合的物体给人的感觉有如睡梦中出现的最鲜明不过的形象.画中出现的人物始终采取石膏的或着衣的雕像形式,或把一些面无表情的模特儿连在一起.

人们可以从中设想出超现实主义画家在这些幻觉中凭自身的直觉所认可的一切东西.不过,应该指出,基里科从不让偶然的精神自动性来指导自己,也不受感觉的迫切需要的摆布,他的创作是绝无性感的.

其艺术探索的变化是如此之快,以致他在1924年回到法国时,已经远离了曾把他当作大师来欢迎,并使他参加了第一届画展的超现实主义.

他为瑞典芭蕾和蒙特卡洛芭蕾创作布景,并在新手法中涉及骏马、斗士这些题材,画中似乎只保留了自己旧原则的外表.他在学院式的文学作品中暗淡无光,仅有一本在1929年发表的梦幻小说《昙花一现》反映出往昔的深邃观察.

从1930年起,这位画家突然与自己的过去一刀两断,不认朋友,并否定自己先前的作品,疯狂地致力于一种缺乏内容的技巧研究.

“一个人必须把世界上的一切描绘成一个谜,并居住在这世界里,如同居住在一个巨大陌生的博物馆中一样。”


超级科学奶爸


乔治欧·基里科(Giorgio de Chirico,1888-1978)是20世纪西方现代艺术史上不可或缺的超现实艺术大师。

基里科 《自画像》 布面油画 1911年春

他是贵族世家的公子哥,能诗擅乐,精通哲学,并将哲学思想与自己的创作产生微妙的联系,形成鲜明的绘画风格。

基里科 《画家的母亲》 布面油画 1911年

基里科 《红塔》 布面油画 1913年春夏之交

古典的拱廊建筑、黄昏的阳光和斜长的影子、空旷的广场、雕像、烟囱、火车……他用写实的手法描绘出一个个“形而上”的不真实空间

他开创的“形而上绘画”影响了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前卫艺术家:萨尔瓦多·达利、勒内·玛格里特、杜尚等等。

萨尔瓦多·达利 《记忆的永恒》 布面油画 1931年

勒内·马格里特 《谬误之镜》 布面油画 1928年

马塞尔·杜尚 《大玻璃》 玻璃上油彩 1915-1923年

但是,这位超现实艺术大师却在而立之年(1918年),自己创作之路巅峰之时选择了放弃前卫和超现实,沉迷于古典艺术之美而不能自拔。

这个惊人的决定使他30岁之后的艺术道路难以得到当时前卫艺术圈的认可,但这种对古典的回归也是他对自己艺术精神的执拗。

基里科 《赫克脱和安德洛玛凯》 布面油画 1912 年

真实又荒诞的形而上世界

基里科出身外交世家,从小受到正统和优质的学院派教育。他的国籍虽然是意大利,但生在希腊沃洛斯,学在德国慕尼黑。

大学时代的基里科在德国受到浪漫主义的熏陶,阅读了大量的德国经典哲学著作,特别对叔本华的“意志与表象”和尼采的“再现于表现”有自己的理解和思考。

大学毕业后,他回到自己的“故乡”意大利,准备在艺术界干出一番事业。

基里科 《意大利广场》 布面油画 1912年

叔本华认为:“意志”支配着物理世界,并脱离于这个表象的世界存在。

尼采提出:一切神和超自然的力量都是人的发明,造物主并不存在,只有人的存在。

经过对这些哲学知识的思考,他用画笔创造了一个抹去了“神”或“英雄”的世界。即便画面中出现“人”的形象,也是消除了具体身份的“人”的符号。

基里科 《小时之谜》 布面油画 1910年

古建筑与现代时钟融合,光影造成不真实的透视效果,人物被模糊了身份形象,既写实又诡异,看似理性实则荒诞。

他的作品给人一种莫名的不安和矛盾感,好像平静背后的暗潮涌动。他运用了大量的古典元素,却组合成或真或幻的超现实。


翁子涵


你好亲,很开心回答你的问题

一提起西方美术史上,诞生于20世纪的超现实主义画风,我们难免会联想起画家达利,玛格丽特,基里科

对于超现实主义,如同19世纪诞生于法国的浪漫主义,是一种文艺思潮

对于超现实主义思潮,是由作家布雷东提出,超现实主义思潮,个人粗浅的理解,是排除理性的干扰,打破固定的惯例和规矩,提倡画家们,运用潜意识心态,无所顾忌放开大胆创作,创作出一种荒诞,虚无,梦境般奇幻的境界

个人拙见,对于超现实主义而言,虽然超现实主义画家们,如达利,玛格丽特,基里科的绘画表现风格,尽管是采用写实造型手法表现,还不及抽象绘画创作手法的开放

但是,不可否认,超现实主义绘画,是对画家的想象力,思想意思的一次大解放。

对于基里科的超现实绘画创作,画作中经常出现空旷的广场,荒凉的街道,拱门,走廊,孤独的雕像

在基里科的绘画中,经常营造一片荒诞,虚无,荒凉冷清的氛围

对于超现实主义绘画创作的思想,经常在画面组合不合逻辑,格格不入的错位搭配

如达利的画中,把死寂的海滩,四不像的怪物,软绵绵的时钟,平台上的枯树组合在一起,形成怪诞,错位的幻境

而画家基里科在创作中,巧妙地把现代感的时钟安放在中世纪建筑物上,把石膏模型,香蕉组合在一起,形成形而上的荒诞的哲学世界

对于基里科的画作,个人粗浅的理解,画家对构图,画面的色调,还有画中的光影,是画家为了营造荒诞,离奇,虚空的幻境世界,而主观营造的艺术效果

在作品《一条街道的忧郁和神秘》中,画家把建筑营造成不合理的透视效果,空旷孤寂的街道上,一个小女孩的身影滚动铁环,而街道的拐角处,浮现一处身影,仿佛是孤寂,冷清的幻境中暗藏的危险

在作品《无限的乡愁》中,画中高大的方塔,塔下交谈的两个人,其人影拉得很长很长,给人孤独的视觉感受。

画家基里科,画中怪诞,荒凉,虚无的幻境,成功营造了谜一般的离奇的世界


回答完毕

我是艺术狂人,从事少儿美术教育,如有美术,美术教育的疑问,欢迎私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