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7 對不起,你以為的磨耳朵可能是錯的

對不起,你以為的磨耳朵可能是錯的

英語啟蒙中,“磨耳朵”固然很重要,但是不少人磨耳朵的方式是錯誤的,或者說無效的。關於磨耳朵,你的理解是怎樣的呢?本期的分享中,「心蕊」給出了自己的看法,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文 | 心蕊

越來越多的父母都認可並明白磨耳朵的重要性。問題是:有了大量合適的聽力資源,是否單單依靠播放錄音、視頻讓孩子自己去聽、去看就夠了?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01、磨耳朵的本質

磨耳朵究竟是什麼?首先,它屬於聽力,是一種輸入技能,語言四項基本技能中的基礎。

對不起,你以為的磨耳朵可能是錯的

二語習得研究學界泰斗Michael Long在其互動假說中強調,對話與互動在語言習得中是至關重要的,在互動的過程中,語言提問、對話越多,輸入越有效。

換言之,有效的磨耳朵不應是孩子單方面“聽”的過程,它應是孩子主動思考,與學習者、學習內容、學習環境充分產生聯結、不斷互動的過程。

在孩子啟蒙階段,磨耳朵的互動過程離不開父母的陪伴和有效引導。以下幾點支持幼兒早期語音輸入的學習策略可供父母參考。

02、支持幼兒早期語音輸入的學習策略

1.注重傾聽,培養良好的傾聽習慣

基於幼兒母語發展不完善、邏輯思維不強等特點,引導孩子完整地表達自我、能認真傾聽他們的說話內容是非常重要的。這是最基本的策略,這不僅有助於瞭解孩童的語言能力、認知發展水平、性格傾向,挖掘他們的興趣點,也利於父母明白可以如何幫助他們。

父母良好的傾聽習慣會給孩子做很好的示範作用;此外,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利用遊戲指令,引導孩子不斷形成良好的傾聽習慣。

對不起,你以為的磨耳朵可能是錯的

2.提供可理解性、大量、有趣、多樣化的教學內容

根據著名美國語言教育學家S.D.Krashen在二語習得“可理解性輸入假說”中的觀點,可理解性輸入是語言習得的關鍵

當孩子接觸到“可理解的語言輸入”時,他們才能把注意力集中於對意義或對信息的理解上,語言習得才有可能發生;因而,聽力材料的難度最好遵循“i+1”的原則,即難度高於原有基礎一點的材料

再者,聽力輸入的量要大,只有大量的語言輸入才有語言習得;最後,聽力材料可以多樣,比如歌謠、繪本等等。學齡前的幼兒非常喜歡重複的句式、押韻的兒歌,因此,一些知名的英文繪本《鵝媽媽童謠》、《五隻小猴子》系列書籍都是培養語音意識和聲音符號的極佳選擇。

對不起,你以為的磨耳朵可能是錯的

3.重視體驗式的學習方式

一般而言,幼兒的抽象思維到小學階段才開始真正形成,在此之前,幼兒常常需要動作來幫助呈現和表達思維,他們的學習是以直接經驗為基礎的。

在親子教育的過程中,要充分調動幼兒運用多種感官參與學習。例如,牛津閱讀樹系列第一階段The Pancake繪本中,我們可以通過和孩子一起製作pancake,充分地運用眼、手等感官去認識“flour、egg、butter”等詞彙的含義,引發幼兒知、情、意的全方面的投入。

4.重視遊戲化的語言輸出

遊戲是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一種獨特的學習活動形式。在組織幼兒學習時,要尊重並充分地利用幼兒的這一學習特點。

比如,孩子聽完一段語言材料、看完英文繪本後,可以通過“角色扮演”等方式進行語言輸出。

在牛津閱讀樹第三階段中的I can trick a tiger一書中,Floppy和好幾個動物輪番上演同一個情景:當Floppy面臨被吃掉的關頭,它總會編造“Watch out! There is a bee on your nose.”的“謊言”戲弄這些動物們,然後逃掉。由於這個臺詞在故事中頻繁地出現,孩子們在“表演”的過程中一遍又一遍重複這個句型,這個語音及知識點就會這樣不知不覺地在遊戲中被孩子們掌握了。

對不起,你以為的磨耳朵可能是錯的

5.注重新舊知識的銜接

當幼兒接觸新鮮事物或知識時,比如,聽到“發動機”或是接觸到“火山爆發”等概念時,父母需引導孩子調動自身已有知識背景或生活經驗,幫助建立學習新概念的連貫性,實現新舊知識的銜接。

03、磨耳朵“三步法”

基於幼兒的認知特徵,在英文啟蒙階段,筆者將“磨耳朵”分為“三步法”,以實現有效語言輸入。

第一階段

磨耳朵預備

在預備階段,目標最重要的是培養孩子的辯音敏感度、積累聽力詞彙。除了英文兒歌,筆者還推薦:父母之間的對話、各類與幼兒生活相關的主題活動

父母需充分運用生活場景,通過適時提問等方式引導孩子自信、清晰表達。比如,父母可以帶孩子開展“Listening walks:Talk about different sounds you can hear.”的主題戶外活動,在戶外尋找“不同的聲音”;比如落葉的沙沙聲、石頭劃地面的吱吱聲、木棍敲鐵罐子的咚咚聲、小鼓的咚咚聲;再比如,帶孩子逛超市熟悉水果、蔬菜、生活物品的英文表達。

第二階段

有趣、大量、多樣、有效的語言輸入

通過前期預備階段的積累,孩子已積累了一些聽力詞彙,接下來需接觸更豐富多樣的材料幫助其習得英文。各類原版繪本、分級讀物都是很好的選擇。

筆者個人的做法是:一是多套分級讀物、原版繪本交替讀;二是利用碎片化時間,將每本書配套的音頻播放3-5遍,直至孩子非常熟悉;三是在真實的生活場景中,短時高頻、反覆運用分級讀物中的重要句型和詞組。

對不起,你以為的磨耳朵可能是錯的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

第三階段

自然拼讀、高頻詞同步進行

閱讀活動佔主線

在積累了大量的聽力詞彙後,孩子們需逐漸過渡到自主閱讀自然拼讀高頻詞的學習需同步提上日程。父母可以為孩子們針對性地選擇一些自然拼讀、高頻詞的分級讀物,在一遍又一遍的閱讀中反覆練習語言。值得注意的是:在孩子尚未步入自主閱讀前,父母需不斷地引導孩子去練習詞彙、語句的拼讀。

總而言之,磨耳朵的過程離不開父母的陪伴和引導,更離不開有效的方法。磨耳朵絕不是一味地“聽”,它應是孩子與聽力材料之間有效互動的過程。

作者介紹:心蕊,家有兩娃,高校英語教師,英語專業碩士研究生。愛閱讀,愛畫畫,愛教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