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楊豔紅:做一名有“溫度”的醫護人員

截至3月4日,楊豔紅和她的同事們已經在武漢疫情防控主戰場鏖戰了29天。

楊豔紅:做一名有“溫度”的醫護人員

2月5日凌晨,固原市隆德縣人民醫院馳援武漢的醫療隊隊長楊豔紅和寧夏第二批援助湖北醫療隊員一起到達武漢清水機場。

經過緊張的崗前培訓後,醫療隊正式接管武漢客廳方艙醫院B廳B區,楊豔紅主要負責新冠肺炎患者的護理工作,包括基礎護理、生活護理、心理疏導和採集咽拭子等工作。她還被選為護理隊臨時黨支部副書記,負責制度落實、任務劃分、人員調配、物資供應、安全保障等事務。

楊豔紅:做一名有“溫度”的醫護人員

工作幾天後,楊豔紅熟悉了流程,工作效率也提高了。“只是長時間佩戴防護服,導致大家的臉上被磨破和勒成了‘大花貓’。”楊豔紅說,每天他們都要開小組會,把遇到的各種問題及解決辦法告訴大家,比如建議大家要用尿不溼,因為上班時間長、工作量大、又不能上廁所;比如要對患者做好心理疏導,這裡的患者心理壓力大、脾氣暴躁;比如要多加穿防護鞋套,走路太多鞋套容易磨破,就會增加感染的機會……每一次,她都會一字不落的把開會的重點記下來,然後立即再開小會給大家敲重點。

“我什麼時候能出院呢?”“我這次的核酸檢測結果出來了嗎?”“吃了這些藥效果怎麼樣啊?”每天,他們都要面臨患者提出的各種疑惑。如今,她早已習慣了這樣的場面,對於患者提出的問題,也能夠快速給予滿意的答覆。

“住在這裡的病人情緒都不太穩定,我們要給他們做心理疏導,緩解他們的心理壓力,教會他們防控方面的相關知識和一些疾病的相關知識。剛開始,有些年齡大的患者不會說普通話,我又聽不懂他們的方言,溝通方面有點問題。現在,溝通也沒問題了。”楊豔紅說,從隆德到武漢長約1146公里,距離很遙遠,卻因跨越邊界的愛而緊緊相連。“我們大家之前雖未曾謀面,但現在卻是彼此最信任的朋友。”

“隨著天氣日漸變暖,艙裡的溫度及溼度都高了許多,我們穿上防護服進去10分鐘就大汗淋漓,護目鏡全是霧啥都看不見,給我們的護理工作帶來了很大挑戰,但是患者都很配合,我們測生命體徵時,他們就主動伸出胳膊、手指,並念出檢測數值。”楊豔紅說,有些同事全身起了溼疹,頭皮上也有,她也不例外。“防護服再密不透風,我們也能聽到患者的每句話。護目鏡就算滿是霧氣,我們也能看清患者渴望而堅定的眼神。”

如今,除了每天給患者做基礎護理、生活護理和治療性操作外,她做得更多的,是對入院患者的健康教育、心理疏導、出院患者的健康指導和每天一百多例患者的咽拭子標本採集

“我們每天最關注的,就是艙裡有幾例患者核酸檢測是陰性、幾次陰性,每天有幾例病人出院,幾例患者入院。”楊豔紅說,有一次通知一位68歲的阿姨出院。“那位阿姨聽到她可以出院時,激動地立馬站起來張開雙臂抱著我,雙眼含著淚花說,謝謝你們,我終於可以回家了……”楊豔紅說,她每天最高興的工作,就是給患者辦理出院,每一次,她都會提前一天為患者做好居家防控知識,準備好患者的私人物品。

“每天看著出院病人一張張久違的笑臉,我真的很欣慰!這也是我工作這麼多年第一次參加這樣的救援活動,我相信這將是我職業生涯中最珍貴的經驗累積與沉澱。”楊豔紅說。

楊豔紅:做一名有“溫度”的醫護人員

楊豔紅因為工作出色,在東西湖方艙醫院被評為“先進標兵”。


記者:張紅霞 編輯:吳倩 校對:馬曉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