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4 醫藥物流,物流大佬們的下一個必爭之地?

物流行業的手越伸越長,這次是醫藥領域。這兩天,順豐和中國郵政接連宣佈自己在醫藥方面的動作,順豐醫藥在官方公眾號公佈了藥品計價模式,稱利用其業務規模和倉網資源優勢,可幫助藥企降低物流成本。就在一週前,中國郵政也宣佈已在寧夏回族自治區開設首家中郵大藥房。

醫藥物流,物流大佬們的下一個必爭之地?

順豐和中國郵政兩大物流業巨頭爭相殺入醫藥領域,意味著什麼?

實際上,物流企業佈局醫藥業的最大優勢是物流渠道和倉儲網絡。郵政、順豐接連佈局將打通醫藥產業鏈,接下來或將進一步與二級醫藥市場展開合作。這意味著以後藥品配送可以又快又便宜。

從順豐公佈的數據來看,以藥物貨值2000元、重量4kg計算,傳統計價模式下物流費用在20-40元之間,而順豐藥品計價模式費用為18元;若藥物貨值為20000元、重量40kg,傳統計價模式下物流費用在200-400元之間,而順豐僅收68-90元。人家順豐說了,藥品貨值越大順豐醫藥計價模式越有優勢。簡而言之,就是順豐壓低了B端藥品配送的價格,B端成本下降後,C端成本也會隨之下降。

醫藥物流,物流大佬們的下一個必爭之地?

醫藥物流,物流大佬們的下一個必爭之地?

中國郵政就表示,自2006年開展藥品統一配送業務以來,寧夏郵政利用網絡優勢減少藥品流通環節,全區藥價平均降幅達45%以上。

在業內專家看來,現階段醫藥市場相對集約,包括國藥、上藥在內的大型國有企業都擁有自己的自建物流體系,不需要第三方物流公司的介入。但甘肅、寧夏等地市場空間仍然很大,中國郵政等企業介入較多。再加上醫藥企業運輸要求較高,目前也只有順豐、中國郵政等大企業才有條件運輸,一些小的物流企業根本無法介入,所以,現階段的醫藥物流之爭仍屬於物流行業的“高端局”競爭。

專家認為,對於物流企業而言,醫藥末端消費是一大趨勢,不少本地生活業務都需要第三方物流配送的支持,但低端物流企業的玩法更多停留在C端。現階段,移動端消費渠道逐步將B端和C端市場打通,在這個裂變過程中,部分醫藥企業可能會向這些物流企業尋求幫助。下一步,物流企業將打通醫藥產業鏈,進一步與二級醫藥市場展開合作。

陳韻哲/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