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廣水市寶林寺的興與衰

彭為群撰文

寶林寺始建於何時?據明嘉靖與同治《應山縣誌》記載,創自唐朝開元、天寶年間,興盛於元朝,鼎盛於明朝。因明初洪武皇帝朱元璋敕賜增修,並易名正覺寺,被視為皇廟,香火不絕數百年。其地處高阜,周遭幾里許,具東西南三門,來龍自萬峰蜿蜒而下,後列松林二坪,其林木松蓊茂,比立眾多,皆參天連抱,壽不可紀。前臨大河,奔流激湍,曲折而來。謂千山聳秀,二水交流,真福地也。號稱勝景,擅一邑臨觀之美。殿閣凌空,樓臺插漢,金碧壯嚴,環境幽深清寂,房屋高大眾多,場殿宏觀寬敞,澄人心目。寺內除大雄寶殿、觀音殿等佛教建築外,明太祖殿和高僧殿,分別供有明太祖朱元璋和高僧無念禪師畫像,又建有御碑亭,刻有朱元璋召見無念禪師的御賜詩和序。更有寶林寺一絕——藏經閣,藏佛經萬卷。極盛時,殿堂僧房數百間,僧眾千餘人,常年香火燎繞,鐘鼓震盪,善男信女絡繹不絕,僧徒遍及江漢、鄂北,邑之第一禪林也。

寶林寺屬唐朝開創的佛教禪宗曹洞宗流派,與少林寺共尊菩提達摩為始祖,關係密切。元朝末年,寶林寺住持無極神韻師因深通佛法,於延佑三年(1316年)被元朝仁宗皇帝封為園照普門光顯大神韻師,並賜給三品銀章袈裟,寶林寺也被加封為“敕賜寶林禪寺”。元統二年(1334),無極禪師把寶林寺主持傳給無念禪師後,於至元六年(1340)雲遊至嵩山少林寺,後在少林寺園寂。也是在元朝末年,由於在寶林寺收藏的佛經豐富,許多僧人慕名前來習經。其中有少林寺僧勝安來寶林寺乞求過文刻,還有日本僧人古源上人。古源上人先期在少林寺研習經文,讀遍了少林寺收藏的經文後,還想繼續研習經文,少林寺便把他介紹到寶林寺。他在寶林寺研讀經文達三年之久,回到日本成為日本一代名僧。從這一點就可想見寶林寺在元朝時影響已十分深遠。據《敕賜寶林禪寺正派碑》記載,元極禪寺為敕(音斥,皇帝的詔令)賜寶林寺正派曹洞宗宗人,無念禪師授其衣缽,武昌九峰寺、黃陂白葉寺及境內龍興寺、泉水寺、大貴寺等數十寺,均由寶林寺正派傳流。

至明代附會朱元璋的傳說,聲名遠播,被視為皇廟。朱元璋是安徽鳳陽人,幼年曾在鳳陽奉陰違皇覺寺當過小和尚,所謂朱元璋小時在寶林寺放過牛,當過小和尚,實屬傳說,皆由朱元璋如見無念禪師所引出。明洪武年間,朱元璋有個兒子封為楚王,駐地武昌,十分仰慕無念禪師的道行,便如無念禪師住持武昌九峰山九峰寺。洪武二十七年(1394),朱元璋聽說無念禪師是群僧中的“伸僧”,即派遣內侍到武昌召見,見元念禪師“雖壽有年,其頂相巍巍,色身俱備”,無比感慨,贊其“自童子忘欲,至於壽高”。當即賜給金缽、孟、淨瓶、金襴、袈裟、百彩衲衣並御製詩文,留住數日後,又派內侍護送回武昌九峰寺。無念禪師離開南京後,朱元璋對無念禪師“戒行精於皎月,定慧穩若巍山,暫來一時去此,常懷懷之不已”,於洪武二十九年(1396),又派遣內侍前往武昌九峰寺看望,送去御製詩文一軸,松花實酪一器。這在當時對一位僧人來說可謂最高禮遇,寶林寺因此更亨盛名,寺廟被視為皇廟,易名正覺寺,代有增修。明永樂三年(1405),無念禪師在武昌九峰同園寂,亨年八十一歲。其弟子把無念禪師安葬在九峰山獅子巖,把他的爪發衣缽送回應山,分別在印臺山扣寶林寺建塔供奉。此後又在寶林寺大雄寶殿兩側修理工建御碑亭,碑上刻有朱元璋的御製詩文。因為這層關係,不論是本地的府、州、縣官,還是過往應山的官員,均要到寶林寺朝拜。朱元璋有個兒子封為壽王,住在安陸,每年都要到寶林寺來朝覲。明正德八年(1513)有位壽王攜王妃到寶林寺進香,壽王妃不幸患急病身亡,便由壽王府派員在寶林寺東北二里許擇址安葬,即壽王妃墓,為應山境內唯一的與帝王沾邊的墓地。至清代寶林寺被定為應山八景之商務目的“寶林擁翠”,騷人墨客觀臨題詠不已,僧侶信徒進香朝拜不絕,為鄂北遊覽勝地、佛教名區,號稱“鄂北名剎”。直至清末民國,因社會動盪,自然災害頻乃兵荒馬亂災匪患不斷,寶林寺遂日趨衰落,但廟宇建築、自然景觀保留完整,甚至在戰火最烈的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亦沒遭受大的損失破壞,仍然是人們遊覽、朝拜的必到之地,每年節慶之日的廟會更是人頭攢動、熱鬧非凡,楊家崗也因此店鋪櫛比,生意興隆。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雖然中央人民政府三令五申要保護文物古蹟,但地方官員卻置若罔聞,寶林寺不斷遭到任意踐踏和破壞。首先將僧人全部趕出,迫其還俗,使寺廟處於無人管理狀態。1950年十里河區風林鄉政府帶人將寺內數十口大肚鍾全部砸毀,當廢鐵回收。1952年,應山土改工作隊來到寶林寺,將藏經閣的經書全部搬出堆在場子裡點火焚燒,守著一直燒了五天五夜,瘵數百年集藏的珍貴經書毀之一炬。這僅僅是拉開了毀滅寶林寺的序幕。據悉寶林寺的人講,寶林寺除宏偉的建築外,還有“三絕”,一是佛像,二是經藏,,三是碑刻。寶林寺有東西南三門,以東門為正門。進東門有亨哈二將、四大天王。西側有娘娘殿、大士閣,供有觀音塑像,慈祥肅穆。正面是大雄寶殿,坐北朝南,大雄寶殿前面有古柏兩株,左右側廳分另供有無念禪師和朱元璋畫像。大雄寶殿規模壯觀,正中供有釋加牟尼塑像,文殊、普賢兩菩薩塑像侍立左右,均有六米多高,十八羅漢稍次,分別列左右兩側,姿態各異。大雄寶殿正門兩側各有一站將,有四米見高。大雄寶殿後面是一排六間屋的羅漢殿,五百羅漢皆為泥塑,有三米見高,依牆排列,喜怒衰樂站座仰臥均有,栩栩如生,極為逼真。後院有藏經閣,樓上供有木塑小菩薩數十個,藏有經書無以計數,1952年全部被燒燬。此外還有鼓樓、鐘樓以及東西僧房數百間。院內還有包括御製碑在內的碑碣數十通,宋元明清歷代碑碣林立,對研究佛教宗派流傳、天文地理、社會變遷等都有重要的參考價值,隨著寺廟的被毀,都被附近的老百姓抬去當墊腳石、踏板磨板、牆腳等,毀之殆盡。院內還有古銀杏樹一株,古柏樹數百株,所謂“寶林擁翠”即由此而得名。

寶林寺遭受大規模毀壞,自1958年開始。1958年寺內還有幾個和尚自種自食,照看寺院。當年縣政府決定在此設立應山縣第五中學,後依次改名風林中學、農業中學、職業中學,把剩下的幾個和尚全部趕走,將南門封閉建教室一排,此處古柏樹全部砍伐。大殿改為學生宿舍,除三個佛像外,十八羅漢等塑像全部被砸毀,基座改為學生床鋪。大院前院的兩株二人合抱的古柏樹,一株枯死,一株被學生在樹下燒火燻死。時值“大辦鋼鐵”,大殿又改為學生飯堂兼禮堂,所有木製菩薩及部分古樹木成為鍊鐵的燃料,所有鐵器被投進土高爐化為鐵水。其中頗具寶林寺特色的,相傳朱元璋用來煮飯“漏沙不能漏水、漏谷不漏米”的大鐵鍋也被熔化。而相傳朱元璋用來系牛鞭的六角鐵梭角在土高爐內始終不能熔化而得以倖存。隨後,除大雄寶殿和西僧房(學校廚房)外,其他房屋建築全部被拆除,改建為宿舍與教室。1960年曾有好心人出面將大雄寶殿殘存的三個佛像及觀音像重敷金粉。但不久,在“破除迷信”中全部被砸毀。1966年“大破四舊”時,寶林寺內已沒有什麼可“破”,便將大雄寶殿的飛簷斗拱拆斷。朱元璋及無念禪師畫像移存縣文化館,在此期間下落不明。

寶林寺最徹底的毀壞是在1974年以後。1974年大雄寶殿被拆除,木料磚石用於修建學校大禮堂,僅存西僧房及古銀樹1株、古柏樹38株,鐵菱角1個。20世紀80年代西僧房被拆除,寶林寺所有建築無一倖存。20世紀90年代古銀杏樹枯死,在學校大興建築中,古柏樹所剩無幾,僅存的鐵菱角在廣水市博物館亦被盜走,不知下落。至此,在人為的毀壞中,“寶林擁翠”風光不再,千年古寺蕩然無存。

廣水市寶林寺的興與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