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索尼机器好用吗?

邢甚名谁


你说,索尼机器现在已经是信仰了,为啥没看它出过特别震撼的片子?很多风光大片还是佳能尼康的片子,索尼真的没见过几个特别好的片子,有人说手机都能拍出大片,认同,索尼身边不少人用,但是片子也就那样吧,而且不结实的感觉,求解惑。


根据我的观察和经验,我来具体分析一下:


一、我是专业教摄影的,对我来说,我一贯的说法,就是相机不重要,嗯,器材不总要,用什么牌子的相机都可以拍照


有什么用什么,没有什么不对的。

佳能、尼康、索尼,这是当今的三大主流摄影器材品牌。并且,也只有这三大品牌,才是职业摄影师拍照的首选品牌。其他品牌,虽然说也都可以拍照,但是确实很少有职业摄影师选择他们。


索尼A7M3,确实是可以满足专业摄影师和职业摄影师的专业机型了


二、你说,没有看到过索尼相机拍摄的特别震撼的片子?

这个,我只能说,可能你确实是没有看到明确标出了索尼相机型号的大片。

我们每天都看到很多照片,但是,大多数照片都并没有标出所使用的相机的型号。

其实,根据一些国际一流的摄影比赛或者权威杂志的统计,现在,索尼相机拍摄的照片,已经入选或者赢得了很多著名摄影比赛的奖项,也已经刊登在了很多权威杂志上面。


三、索尼身边不少人用,但是片子也就那样吧,而且不结实的感觉


这个,只能说,是用相机的人有问题,其实,佳能尼康也一样有很多新手小白用户,嘿嘿。有不少人用着顶级的佳能尼康单反和镜头,但是拍摄的照片非常垃圾,然后不知道哪一天受刺激呢,然后冲动的跑到我这里报名学习摄影,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啊。


不过,索尼的直出色彩,确实往往不太好,也确实常常会有不结实的感觉。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学习后期photoshop了,如果不愿意学习,也没时间没工夫去折腾ps后期,这个确实是一个问题。

按我说,拍摄人像,懒得多做后期就优先考虑佳能,拍摄风光和花卉等糖水片,懒得多做后期就优先考虑富士微单好了。


四、索尼相机好用吗?


这个问题,我只能实话实说:

A,索尼微单的菜单设计和按键设计,确实不好用,比较反人类,这个是公认的。

B,索尼微单,配合较为专业的镜头,容易头重脚轻,握持感不太好,这个也是公认的。

C,索尼微单,没光学取景器,只能用液晶屏或者电子取景器拍摄,很多时候,这个电子取景器的使用体验,确实没有光学取景器舒服,费眼睛,容易流泪和头晕头痛,这个也是事实。

D,一些中低档的索尼微单,看似黑科技,其实使用体验并不好,甚至很糟糕。


索尼的中低档微单,例如索尼A6300这种,看似满满的黑科技,但是使用体验确实不太好


五、索尼相机的画质究竟如何?


这个,单纯只讲画质,不讲色彩感觉这些主观的东西。

客观的来说,索尼的画质和尼康是一个水平,都比佳能稍微好一点。


光线摄影学院




索尼相机是一个很市场化的东西。市场需要什么,它就给你做什么。所以索尼相机的定位很大众化。当然,这就意味着它也很好用。各方面的操控都很好用。


作为工作用机,妥妥的。连我这样最不喜欢索尼的人士都买了A7R(给实验室用)。小编买了A6300。


但是,大众化的产品必然缺乏个性。因为设计做了太多妥协。所以,从自用的角度出发,我没有考虑索尼。


91拍照聊相机


你见过索尼什么时候吹过自己的手感和菜单设置的?反人类菜单,设计感很工业。这两块索尼依旧保持自己的小傲娇就是不改。

主要还是要这么说,索尼的两台微单,在数码领域掀起了惊涛骇浪。A6300和A7m3。这两款机器直接给未来准备进去微单/单电的厂家设置了太高的壁垒。连索尼自己都被套进去了。

有兴趣可以看看,参数有点过于残暴。同等级机器基本没有什么还手之力。

尤其是最近的A7m3。一下把入门全副的定义提的太高了,甚至不逊全副的旗舰机。这么一搞,就倒逼A7S3的定位总不能不如个入门机吧。

可是索尼再往前走一步,就很可能让自己的专业摄像机FS5 FS7走投无路。

索尼官宣:为了保证A73出货,s3延时发布。感觉这一招过后索尼要么挤牙膏,要么打乱自己的产品线。

不管如何作为消费者,应该高兴。


黄腔不黄


用了几年下来 我觉得单纯从画质上讲 对于执着的一丝不苟的摄影匠来说 不适合 无论底噪、锐度还是色彩 都不太符合摄影匠们的直接需要 不排除局部地区市场的高热度 这与索尼在当地的宣传推广有很大关系 例如大连的影楼圈

当然 这种不适合并不足以用来以偏概全地说索尼机器就是不行 从爱好者的角度来看 除了画质“略差”外 操控 机身防抖 电子取景器 易于转接 以及丰富的电子功能扩展潜力都是很吸引用户的 至于所谓的“没好片子” 纯就是个误传或者干脆就是品牌愚粉用来提升自己贬低别人的谣言 索尼每年支持的各类摄影展人才辈出 除了资深大咖的试用和推荐 新兴的用户群也诞生出不少年轻的知名摄影师 好片子层出不穷

总之 存在即合理 索尼机器占有率爆炸式增长的背后必然有其合理性 绝对不是简单一句“不行、不专业”就能诋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