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0 二戰前日本為什麼不願意和德國建立軍事同盟

德國和日本是二戰時同盟國集團的兩大巨頭,是關係密切的戰略伙伴,也是共同進退的軍事同盟。但在二戰前,兩國曾為建立軍事同盟問題折騰了很長時間。由於日本不願意和德國簽訂廣泛的軍事同盟協定,所以兩國結盟的事一直沒有什麼進展。直到二戰爆發一年後,也就是1940年,德國和日本才正式締結軍事同盟協定。那麼二戰前的日本為什麼不願意和德國建立軍事同盟?

二戰前日本為什麼不願意和德國建立軍事同盟

第一,早在30年代初,德國和日本就有了比較密切的接觸,並且越走越近。由於共同的目標和戰略需求, 1936年,德國和日本在柏林簽訂《反共產國際協定》,初步奠定了兩國合作的基礎。不久後,德國提出進一步加強兩國關係,希望建立廣泛的軍事同盟。但兩國在同盟條約的內容上發生了分歧。德國希望建立一個既針對蘇聯又針對美英的廣泛同盟,但日本希望同盟只針對蘇聯,因為日本不願意得罪美英。當時日本還沒有強烈和美英開戰的心思,而且當時日本所需要的石油、橡膠等資源以及大部分先進機械設備都要從歐美進口,海外貸款也主要由美英提供。日本擔心,如果把蘇聯和美英一起得罪了,很可能讓日本陷入被動,沒有外交回旋的餘地,這種做法不符合日本的利益,所以日本才不願意和德國簽訂廣泛的軍事同盟協定,兩國一直為協議內容在爭執,所以一直拖到了1940年。由於日本遭到美國製裁,在諾門坎又遭到了蘇聯的打擊,所以才放棄北上,決定南下對付美英,和德國簽訂了軍事同盟協定。

二戰前日本為什麼不願意和德國建立軍事同盟

第二,日本軍隊主要分為兩派,一派是主張北進的皇道派,一派是主張南下的統制派。兩派一直在明爭暗鬥,互相傾軋,鬧的不可開交。皇道派以陸軍為主,主張發展坦克等陸軍武器,和德國共同夾擊蘇聯。而統制派以海軍為主,主張發展航母和戰列艦等海軍武器,南下對付美英,奪取富庶的東南亞。很明顯,皇道派更符合德國利益,和德國走的也更近。但皇道派在內鬥中卻輸給了統制派,皇道派幾乎被清洗殆盡,主張對英美開戰的統制派獨攬大權。統制派認為想要對付美英必須藉助德國的力量,所以在1940年和德國、意大利簽訂軍事同盟協議,德日結盟的事終於有了結果。但雖然日本和德國結盟,但日本人仍然堅持認為要全力對付英美就必須和蘇聯保持善意的友好,所以日本在和德國簽訂軍事同盟的同時,又和蘇聯簽訂了《日蘇中立條約》。雖然德國多次敦促日本出兵蘇聯,但直到二戰結束,日本也沒有主動招惹蘇聯。

二戰前日本為什麼不願意和德國建立軍事同盟

第三,德國和日本締結軍事同盟,都只是為了共同的利益。在德國和日本結盟前,德國一直和國民政府保持著非常密切的關係,可以說好的就像穿一條褲子。而當時的日本和中國已經進入了敵對狀態。儘管日本不斷提出抗議,但德國人依然置若罔聞。直到1938年才停止援助中國,不過德國和中國仍然保持著一定的聯繫,德國仍然在暗地裡向中國提供幫助。這讓日本人非常惱火,但又無計可施。此外,兩國在其他領域也有較大沖突,其實兩國都不信任對方,也並非真心實意的想結盟,只是為了共同的利益而已。雖然德國一直在敦促日本簽訂針對蘇聯的軍事同盟,但在波德戰爭中,德國竟然出爾反爾和蘇聯合作,不僅瓜分了波蘭,還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這完全背離了兩國的反共反蘇協議,也背離了共同對付蘇聯的初衷,所以日本人非常惱火,認為德國人不可信。此外,諾門坎戰役失利後,日本人知道了蘇聯的厲害,不願意再招惹蘇聯,所以和蘇聯簽訂《日蘇中立條約》。但兩國剛剛簽訂條約不久,德國人再次毀約,悍然入侵蘇聯,讓日本人再次陷入了尷尬和憤怒。日本首相近衛文磨公開表示了對德國人背叛行為的不滿。由此可見,日本人對德國人其實是非常不信任的。當然,由於形勢的發展和共同的利益,兩國還是在1940年簽訂了軍事同盟協定。但這個協定墨跡未乾,得意忘形的日本由於遭到美國的制裁,一怒之下襲擊了美國的珍珠港,把美國拖進了二戰,最終導致了軸心國的團滅。如果德國知道這個結果,估計打死也不會和日本簽訂軍事同盟協定。當德國得知日本人偷襲美國珍珠港,估計對結盟的事腸子都悔青了。

參考資料:《二戰史》、《全球通史》、《二戰前,希特勒德國的對外政策》、《淺析二戰前日本對外戰略轉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