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8 經常捱揍和從未被打過的孩子,20年後的人生,差距真不是一般大

經常捱揍和從沒被打過的孩子,20年後的差距,真不是一般大

孩子的成長總是寄託著父母的期望,因此在給孩子灌輸知識的同時,還需要教會他分辨是非。當孩子做錯事情的時候,家長都會用各種方式讓孩子承認錯誤。

有些脾氣比較衝的家長不問原因就會出手打孩子,但是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家庭不主張這種體罰的方式。要說對於調皮孩子的管教,下面這個例子可以體現不少父母的感受。

同事家只有一個兒子,今年剛剛上小學,正是精力充沛又喜歡調皮搗蛋的年紀。這個淘氣的男孩子經常把玩具丟得滿屋子都是,除了喜歡破壞物品,他還特別喜歡惡作劇。比如把洗衣粉倒進水壺裡,或者是把貓咪的鬍子系在一起,這些都讓家長感到頭疼。

經常捱揍和從未被打過的孩子,20年後的人生,差距真不是一般大

其實同事是個暴脾氣,老早就想在孩子犯錯的時候揍一頓了,然而同事的老婆性格比較溫和,她覺得孩子年紀還小,等到長大一些之後我不會再淘氣了。而且萬一把孩子打傷了可怎麼辦呢,豈不是更加得不償失。

同事沒有辦法,只好在孩子犯錯之後嚴厲的訓斥他幾句,然而效果似乎並不明顯。前幾天兒子的班主任突然找上了同事,說這個男孩子在校期間欺負女同學,對方告訴老師之後他還死不認錯。這下可是讓同事非常生氣,他在孩子回家之後重重地打了兒子的屁股。

經常捱揍和從未被打過的孩子,20年後的人生,差距真不是一般大

這孩子沒見過父親這麼嚴厲的樣子,頓時嚇得鬼哭狼嚎。孩子的喊叫聲嚇了同事的妻子一跳,她馬上攔住了同事,看著孩子被打腫的屁股不停的掉眼淚,夫妻兩人還因為這大吵了一架。

妻子始終認為無論孩子做了什麼,也不應該用這種粗暴的方法去懲罰他,然而同事覺得自己平時就是太仁慈了,如果早些體罰孩子讓他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也不至於闖出禍來。而且同事自己小的時候也很頑皮,當時的父母在自己做錯事情之後,就是一陣拳打腳踢,然而自己也沒出什麼事。

經常捱揍和從未被打過的孩子,20年後的人生,差距真不是一般大

都說是棍棒教育出人才,怎麼現在的孩子這麼嬌弱,反而一點都受不了打呢?其實要想用合適的方式來教育,還是應該根據孩子自身的個性來處理。而經常捱揍的孩子和從來沒被打過的孩子,20年後的差距很大。

一、抗壓能力有區別

如今的社會競爭越來越殘酷,人們在電視上經常看到很多年輕人受不了生存的壓力選擇輕生。針對這種現象,有關的專家提出這樣一種說法,孩子的抗壓能力需要從小培養。

假如有些孩子從小就忍受著嚴酷的環境,經常被大人打罵,久而久之就會磨練出更為強大的抗壓能力。這樣的孩子走上社會之後,比起同齡人更能承擔生活的打擊,因此也更容易取得成功。

而那些從小就被家長呵護著的孩子一般心理都比較脆弱,缺乏抗壓能力的他們如果遇到挫折的話,非常容易產生自我否定的情緒,甚至選擇徹底逃避問題。

經常捱揍和從未被打過的孩子,20年後的人生,差距真不是一般大

二、 性格和處事態度產生較大差異

原生家庭對於孩子後天的性格養成具有非常大的影響,可以說許多人的行為方式完全來自於對父母的模仿。如果孩子的父母喜歡用暴力的方式來解決問題,那麼孩子在長大之後,也極有可能變成性情暴躁的人。這樣的人遇到問題的時候一般都比較衝動,喜歡用直接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相比之下,如果父母比較通情達理,那麼孩子在長大之後也極有可能養成平和的性格。這一類人在面對問題的時候,往往會選擇更加理性的方式來處理。

經常捱揍和從未被打過的孩子,20年後的人生,差距真不是一般大

瞭解了不同的教導手段對孩子的影響,那麼在孩子犯錯的時候是不是絕對不能打他們呢?不少有經驗的父母認為,孩子在年紀很小的時候沒有基本的是非觀念,一旦做錯了事情,很難用口頭教育讓他們明白自己的錯誤。

在這種情況下使用體罰的效果還是立竿見影的,孩子馬上就能明白以後不能再這樣做了。但是當孩子長大一些之後,家長就不能一味奉行棍棒教育了。因為這個時候孩子已經有了自己的思想,體罰反而會激起他們的叛逆心理,家長更應該通過平等的溝通讓他們瞭解到自己的問題。

經常捱揍和從未被打過的孩子,20年後的人生,差距真不是一般大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發生各種各樣的問題,而家長最大的責任就是用正確的方式來引導他們。在我看來,棍棒教育只是教育方式中的一種,雖然比較野蠻,但是在特定的場景下也能收穫不錯的效果,關鍵在於家長的把握。

家長需要做的,其實就是根據孩子的特點選擇合理的教育方式,讓孩子成長為一個正直的人。當孩子犯錯的時候,大家更喜歡用什麼方法幫助他們改正呢?歡迎發表自己的意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