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2 南懷瑾談人性的忌諱


南懷瑾談人性的忌諱


  世間最難揣摩的就是人心,與人相處的學問一生也學不盡。   南懷瑾先生在講解《莊子》時,強調了"意有所至而愛有所亡"。這其實是在講做人的道理。任何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意志,他專注在那一點的時候,什麼也無法改變。一個人入迷的時候,你要勸他"回頭是岸",難上加難。所以,明知道你為了他,有時候他出 於自己的利益需要,就忘記你是為他著想了。因此人與人之間很難相處,無論夫妻、父母、兄弟還是朋友,總是"意有所至而愛有所亡"。

  莊子曾經看著飛進飛出的燕子,說道:鳥都怕人,所以巢居深山、高樹以免受到傷害。但燕子特別,它就住在人家的屋樑上,卻沒人去害它,這便是處世的大智慧。人類見著鳥舉槍便射,卻對身邊縈繞的燕子視而不見。燕子的叫聲可謂婉轉,卻沒有一個人將燕子放到籠子裡,以聽它的叫聲取樂。燕子智慧的核心是什麼?那就是距離。

  人類是一種你不能離他太遠、又不能離他太近的動物。比如珍禽猛獸害怕人,躲得遠遠的,人便結夥去深山獵捕它們,這是因為離人類太遠。家畜因完全被人豢養和左右,人便可隨意殺戮,這是因為離人類太近。只有燕子摸透了人類的脾氣,又親近人又不受人控制,於是人便像敬神一樣敬著燕子。

  南先生說,歷史上的大奸巨都懂得"意有所至而愛有所亡"之妙,所以總是避免碰觸君臣相處的禁區,因為即使你心懷社稷、一腔忠誠,也難免因一時的勸諫惹來日後的殺身之禍。其實懂了這個道理,就可以更巧妙地為人處世、成就大業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