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6 肺炎病人拒绝隔离治疗,要承担下列法律责任和后果

肺炎病人拒绝隔离治疗,要承担下列法律责任和后果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被纳入法定传染病乙类管理,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将传染病分甲类、乙类、丙类三类,卫健委发布的信息意味着:对新型肺炎的感染者、疑似病人等,各级政府、卫健部门、其他政府部门、医疗卫生机构,都可以依法采取防控措施,比如隔离医学观察、隔离治疗。

肺炎病人拒绝隔离治疗,要承担下列法律责任和后果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

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而抗拒隔离治疗、逃避检疫,造成严重后果的,不仅可能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还可能被判刑。

肺炎病人拒绝隔离治疗,要承担下列法律责任和后果

我国《刑法》规定

拒绝执行卫生防疫机构依法提出的预防、控制措施,构成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构成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最高可处以死刑。因此,需遵守法定程序,配合医生检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