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袁崇煥既然是漢奸,為什麼不直接打開山海關放滿清進來?

一德格天1


袁崇煥(1584—1630年)不是漢奸,他是明末的愛國將領,擁有著卓越的軍事才能和熾烈的愛國熱忱,同國家和民族安危與共。他在崇禎後期與東林黨人連結在一起,殺了閹黨勢力的毛文龍,最後深陷囫圇,剛愎多疑的崇禎以通敵叛國罪處死了袁崇煥。

圖為龍井關長城遺址,當年皇太極率軍越過此地直逼京師。

袁崇煥是個傑出的事軍指揮員,卻不是一個有遠見的政治活動家,在政治上很短視,看不到誅毛文龍將帶來的嚴重後果。事實上袁崇煥與毛文龍並不是簡單的上下級關係,藏掩在背後的是明末尖銳複雜的政治鬥爭。毛文龍是魏忠賢的義子,更是閹黨可以依仗的軍中將領;而袁崇煥自監軍寧遠以來,日益傾向東林集團,當年魏忠賢屠殺東林黨人時,袁崇煥義憤填膺,曾以未入東林榜中而引為憾事。

袁崇煥畫像。

1627年袁崇煥被辭職,實際上就是閹黨對他的一次嚴重警告,如今他為了黨派鬥爭殺了毛文龍,已經確定把自己和東林集團結在一起,結果當崇禎翻雨覆雨時,閹黨餘孽伺機再起,袁崇煥就成了他們迎合專制帝王獨裁慾望的犧牲品。

1629年袁崇煥假傳皇帝詔書,宣判毛文龍十二大罪狀後斬首。

正當袁崇煥為處理誅殺毛文龍善後事宜而絞盡腦汁時,皇太極已經繞過了寧錦防線,合師遵化,直逼北京,袁崇煥聞迅,火速統軍勤王。雖然在北京城南廣渠門外重創敵軍,但前有欲置之死地的皇太極,後有視他不共戴天之敵的閹黨餘孽。

位於北京的袁崇煥墓,內葬有其頭顱。

皇太極率兵威逼京師,袁崇煥血戰解圍,本是兩個不同的結局。但閹黨把“求和通敵”的罪名無中生有的強加於袁崇煥身上,並散步謠言袁崇煥是後金入寇禍首。皇太極也抓住機會,上演了三國時蔣幹盜書的伎倆,以反間計縱回在押明朝太監,剛愎多疑的崇禎落入圈套,閹黨趁機落井下石,袁崇煥一腔熱血就此付諸東流。


圖文繪歷史


袁崇煥是個很有爭議的人物,但是說其是漢奸,就太過了。“津城沐雨”認為,袁崇煥是個忠臣,只是很多事太自作主張,超越了自己的權力範圍,雖然目的也是為國家好,但是這種行為實則是對國家利益的另一種損害。



其一,袁崇煥擅殺毛文龍。

毛文龍在退守皮島後,對滿清有牽制作用,後來勢力得到恢復後雖然對滿清作戰不太積極,但是這也是朝廷管理範圍內的事,毛文龍就是該殺,也得得到皇帝的批准,袁崇煥擅殺毛文龍,逾越職權,對朝廷的統治和威信是一種削弱,任何一個皇帝都不會不動於衷的。



其二,擅自與滿清達成和議,擅自決定戰略決策,失去戰略良機,嚴重越權。

袁崇煥在滿清攻打朝鮮之際,沒有趁機進攻滿清收復失地,而是擅自與滿清達成戰略默契,使滿清輕易收復本來依附明朝的朝鮮,眼看滿清進一步做大。與滿清是議和還是交戰,這是朝廷和皇帝的決策範圍,而不是一個邊關大將的職責,袁崇煥擅自決定和議,嚴重犯了忌諱。



其三,袁崇煥錯失良機,致使繞道攻擊京城的滿清八旗兵全身而退。

滿清繞道蒙古,從北部攻到北京城下,各路勤王軍隊不斷到達,可以趁此機會大規模殺傷滿清兵力,但是袁崇煥卻把援軍遣散回去,致使滿清沒有受到多大損失成功撤退,喪失了大敗清軍的良機。



可以說,袁崇煥作為一個邊防大將,只有戰役決策權而沒有戰略決定權,袁崇煥不經過朝廷的自作主張,嚴重的影響了朝廷的決策,多次犯“皇家”大忌,不被嚴懲也難以服眾。儘管如此,袁崇煥自然是忠臣,而不是漢奸。

歡迎大家積極評論,發表自己的看法,如果喜歡歷史,歡迎右上角關注“津城沐雨”哦。


津城沐雨


首先我想問一句,能罵人嗎?如果不能罵人的話,這篇文章就沒法寫了。題主sb,好,我可以繼續回答下去了。

我想問題主,哪位老仙給你說袁崇煥是漢奸的?儘管對袁崇煥爭議很大,儘管有很多人都說他不配“民族英雄”四個字,但是對他的爭議無非就是他的戰功、他的作用而已,沒有任何人說他是漢奸。

就連可信度要打折扣的《明史》,也只不過是說袁崇煥有想和他皇太極和談的想法並且採取了一些局部動作,什麼時候說袁崇煥賣國投敵了?當然,如果你和崇禎朝的那些混賬腐儒一樣,覺得和後金議和,就是漢奸的話,那我沒話可說。

戰爭是政治的延續,這個應該是一個基本常識,尤其是在後金建國、從一個部落演進成一個國家的時候。無論是戰還是和,都只是政治手段,根本目的是要讓明朝的利益最大化,所有的手段都需要為這個手段服務。

所以,儘管袁崇煥和皇太極之間也許存在著某種心照不宣的談判,但是絕對不可能再後金大舉入寇的時候按兵不動,因為這麼做就突破了底線——金兵都到北京城下了,還和談個鬼啊!老窩都被抄了!

還有,袁崇煥死的時候,後金都沒改名叫滿清。麻煩以後提問的時候專業一點,不然會很拉低智商的。



青言論史


說袁是漢奸沒有實質證據,但說他野心大而其才不足,私心重其行誤國,應該是可以的。

袁雖不是漢奸,但已起異心(至少在崇禎朝起復後),否則很難解釋他的一系列行為。所以,他不會投清,更不會放清軍入關。

袁的行為,作為一個身居要位、手握重權卻有異心的權臣,有其邏輯可尋。用明知不可實現的五年平遼口號,得到重用,得到舉國之力支持。以排除異己鞏固權位,擅殺毛文龍,謀害滿桂、趙率教等有為將領,同時拉攏遼鎮既得利益祖、吳等將門。在平遼無功之時,謀求議和以應付早先平遼狂言。處於亂世之時,保存實力,留奴自重,成為他的必然選擇。這樣說大話卻野心大、私心重的官員,歷史上從來不缺,今天也不少。


花開時節思春秋


中國歷史幾千年,爭議性的人物很多,但是像袁崇煥這樣時而被拔高成民族英雄,時而被貶斥為漢奸賣國賊的確實不多,數百年來關於袁崇煥的功過是非始終沒有定論。

題主這個問題本身就不成立,假設袁崇煥是漢奸,那麼直接開關投敵作用大?還是長期臥底暗中通敵的作用更大?

按照當時的情況來看,即便是開關放清軍入關,滿清也未必有實力定鼎中原。

為什麼說袁崇煥是漢奸

斬殺毛文龍,暗中資敵,是袁崇煥被殺的主要原因,“三年八月,遂磔崇煥於市”。

皮島總兵毛文龍確實該殺,毛文龍的作用本是牽制滿清,可是做大之後卻徒享富貴,無意進取,《李朝實錄》》也說毛文龍“蟄居孤島,徒事張皇。”

問題是殺毛文龍的人不應該是袁崇煥,更不應該先斬後奏。

袁崇煥“資敵”的罪名似乎已經做實,各種史料中都有相關記載。

數百年來關於袁崇煥為人,辯來辯去也沒有最終結果,正反兩方都有大把的證據。

袁崇煥平反

在清朝官修的《明史》中,對於袁崇煥之死有如下記載“崇煥無子,家亦無餘貲,天下冤之......自崇煥死,邊事益無人,明亡徵決矣。”

《明史》給袁崇煥一案定下了基調,而此後乾隆更是為袁崇煥翻案,“袁崇煥督師薊遼,雖與我朝為難,但尚能忠於所事,彼時主暗政昏,不能罄其忱悃,以致身罹重闢,深可憫惻。”

在錢海嶽所著的《南明史》中,確實有弘光政權祭奠袁崇煥,並且官復原職的記錄。

自乾隆以後,袁崇煥的英雄形象深入人心,再加上很多影視劇以及文學作品的渲染,所以在很多人心中袁崇煥民族英雄的形象愈發高大。

關於袁崇煥,世人爭論了幾百年,正反兩方都有很多證據,也都沒有絕對的實力能夠辯倒一方,這場爭論還將延續下去,直至出現決定性的物證。


一點點歷史


袁崇煥的政治素養,個人能力,性格等等方面確實都存在些問題,但卻還不至於歸類為漢奸,事實上從袁崇煥受剮刑而死到如今,都沒有發現切實證據,雖然我的問答中對袁崇煥這個人也頗有微詞,但是人要對自己的言論負責,沒有邊際或說沒有證據的事兒不能亂扣帽子。

要說袁崇煥一無是處,那就太冤枉他了,實事求是的說,他是個有能力的人,只不過能力一般,但再一般也算是有。論“綜合能力”,是沒法與李成梁、孫承宗比的,這是包括那些編纂明史的大清公務員們,冒著掉腦袋的風險最終也要承認的。

袁崇煥由一介書生華麗轉型為武將,至少從身份上來說,也算是成功了,不知道這算不算難為他。一萬多守軍,硬抗6-7萬精兵,雖然城堅炮厲基礎條件好,但在當時別人早退回山海關,只剩他孤軍奮戰的情況下,能有勇氣打,並且守住了,這就是優點,不能因為他的缺點就把優點也一筆抹殺。

而袁崇煥的缺點也很大,並最終讓他付出了生命的代價,那就是自作聰明,自以為是,恃才傲物。

三法司給袁崇煥定下十一條罪狀中,第一條就是“付託不效”。

靠譜的人,斷不會滿嘴跑火車,嘴上沒把門的。經人提醒自己才知道可能要為自己的大嘴巴付出代價,所以呢,又提了一堆的條件,崇禎也都答應了,不管為何,總之後金部隊是打到北京城下了,你吹的再狠,這事忽悠的過去麼,你不把毛文龍殺了,皇太極敢甩開蹄子跑到北京城下麼。

其實對這段歷史比較熟悉的朋友都明白,袁崇煥50年也收復不了“全遼”。崇禎已經看透了,心涼了,所以也沒有必要再給袁崇煥3年時間再讓他實現其“理想”,因為這個“理想”太過理想化了。

還有很多,都是崇禎在單方面的隱忍,比如蒙古喀喇沁部的背叛,袁崇煥有嚴重欺瞞的傾向,他在奏章中卻說喀喇沁三十六家“未與奴通”,只是“依奴而自固”,這種說辭顯然隱瞞了喀喇沁部落已經投靠後金的事實。

還有就是令很多答友咬牙切齒的行為——擅殺毛文龍。無非就是毛、袁這對貓狗冤家相互看著不順眼,誰也不服誰。三法司定“斬帥踐約”,意思是指責袁崇煥與後金約定而殺毛文龍。

最後,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粗大的稻草就是——“己巳之變”。

崇禎三年(1630年)八月,袁崇煥被凌遲處死,家人被流徙三千里,並抄沒家產。


古今通史


袁蠻子這個人的死法,就是聰明過頭了。

袁崇煥他在遼東,表面上是與清軍作戰,實際上是代表崇禎和皇太極議和,而且這對君臣之前是商量好的——議和成功,功勞是你袁崇煥的;議和失敗,罪過全是你的,和我崇禎沒有任何關係。

袁崇煥罪名——付託不效,專恃欺隱,以市米則資盜,以謀款則斬帥,縱敵長驅,頓兵不戰,援兵四集,盡行遣散,及兵薄城下,又潛攜喇嘛,堅請入城。後面幾條可以看做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崇禎殺袁崇煥,主要是“付託不效,專恃欺隱,以市米則資盜,以謀款則斬帥”這幾條。所以從這也可以看出來,崇禎主導的議和徹底破裂,而崇禎是不會有任何錯誤的,有錯的只能是代表崇禎去議和的袁崇煥。而且議和是這兩個寶貝瞞著大家乾的,屬於髒活,怎麼可能和崇禎發生關係。所以,議和破裂,崇禎只能宰了袁崇煥當替罪羊,而且為了徹底撇清關係,所以必須要把袁崇煥描繪成一個十惡不赦的王八蛋。所以,崇禎給袁崇煥按的這些罪名就可以理解了。

結合之前袁崇煥與皇太極議和的文件往來,再加上袁崇煥和皇太極互相釋放的誠意,這個議和可謂是非常成功,袁崇煥都馬上要向崇禎報喜了,但是為什麼會議和破裂。

實際上有兩個原因,一個是皇太極方面,一個是袁崇煥方面。對於袁崇煥來說,想要議和成功,就必須要表達足夠的誠意,雙方的國書來往格式,明朝每年上貢的歲幣,已經皇太極每年回贈的物品都商量好了。而對於皇太極來說,如果明朝想保持誠意,就應該整個遼東歸他,並把毛文龍這個游擊隊隊長給撤走,當然袁崇煥不傻,他不會放棄給皇太極埋的釘子,但是毛文龍孤懸海外已經儼然如獨立王國,也可藉著議和除掉毛文龍,維持軍令政令能夠貫徹執行。

但是毛文龍一死,皇太極後方威脅雖說沒有完全消除,但也是大大降低,對於皇太極來說,他要的不是明朝的歲幣,而是要把明朝變成自己的疆土,達到他君臨天下的目的。所以,議和自然破裂。崇禎為了撇清關係,自然要卸磨殺驢,所以,袁崇煥的死法就是聰明反被聰明誤,換句話說就是自找的。

也算是他倒黴,攤上了崇禎這種沒有擔當的主子,也是無可奈何。


北洋海軍炮手


因為袁崇煥還沒有來得及打開山海關,就被英明睿智的崇禎皇帝及時看出了苗頭,進而果斷採取措施,解除了袁崇煥的兵權,並將袁崇煥打入大牢,避免了一場明朝的亡國悲劇!

而為了起到震懾一部分不法分子的效果,崇禎皇帝特批將袁崇煥凌遲處死,以儆效尤!

在這場鬥爭中,充分體現了崇禎皇帝的英明神武和袁崇煥“偷雞不成蝕把米”的卑劣行徑,具有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意義。

好了,編不下去了。

題中提出這樣的問題,充分說明了其不辨是非的粗淺認知!袁崇煥如果真的是漢奸,那麼明朝不會撐到1644年!

接下來我們看為什麼袁崇煥不是漢奸,“靜夜史”的觀點是:

1、袁崇煥沒有當漢奸的理由

袁崇煥雖然科舉考試成績不佳,但是這絲毫不妨礙他深受儒家孝悌之義的感染。

在袁崇煥心中,忠君報國始終是他的奮鬥目標,這和范文程這樣只能考個舉人的認知是完全不同的。

所以說,高等教育還是很有好處的!

我們看一下袁崇煥的時代,明朝和後金的情況是怎樣的呢?

明朝這邊,崇禎上臺,面對日益糜爛的遼東形勢,想到了之前取得寧遠大捷的袁崇煥,所以在家賦閒的袁崇煥即刻被起用。

在遼東日益嚴重的情況下,崇禎沒有時間慢慢考察袁崇煥,所以袁崇煥一路飆升,幾個月時間就成了遼東軍區總司令,成為遼東地區的一把手。

因為遼東地區的後勤供應,需要山東登萊地區負責,因此在袁崇煥的要求下,崇禎撤掉了好幾個地方巡撫,權力全部集中在袁崇煥的手中。

此時的袁崇煥要錢有錢,要人有人,上有皇帝支持,下有軍隊擁護,成為明朝地方最有實力的人。

然而這樣的一個封疆大吏,不想著利用手中的資源建功立業,卻想著低三下四向敵人求和當漢奸!

他腦子進水了嗎?

雖然此時的皇太極已經建立了自己的政權後金,但是後金無論在人口還是面積上都和明朝差了好幾個朝鮮,他們提高生產力的方式,就是不斷從明朝手中奪取資源。

這樣一個還未開化的遊牧民族,真的值得袁崇煥去投靠?皇太極是讓你去當老大還是咋的?

所以,袁崇煥絕對沒有造反的理由!在忠君思想的影響下,加上自己渴望建功立業的心,他想消滅皇太極要甚於投靠皇太極。

2、為什麼袁崇煥的爭議如此地多?

是啊,既然他不是漢奸,為什麼歷史上對於袁崇煥的爭議這麼多呢?

在“靜夜史”看來,這純粹就是清朝的統治者在搞鬼。

1630年,袁崇煥被凌遲處死,百姓爭相食其肉。僅僅過了14年,大明王朝覆滅,袁崇煥沒有等到自己被平反的那一天!

可能,袁崇煥註定要被遺忘!

但是,清朝主動扛起了這杆道德的大旗,在清朝取得全國的統治後,乾隆皇帝開始了轟轟烈烈地人物評價運動。

在這場運動中,洪承疇等並定為貳臣,享受世代唾罵,而袁崇煥作為明朝的忠臣,則終於被洗清了冤屈!

泉下有知的袁崇煥,看到敵人為自己平反,是該高興還是悲傷?

正因為是平反者的身份,才讓本來沒有爭議的袁崇煥再次被推上風口浪尖。就像你的仇人突然對你大肆吹捧一樣,裡面多半有著不可告人的目的。

清朝時期的人們,也是這麼想的!

所以本來就被打入反面人物的袁崇煥,再次被拿出來評頭論足一番,特別是袁崇煥殺掉毛文龍,被很多人認為是自毀長城。不同的觀點相互交織,讓袁崇煥的真實面目越來越模糊,最後的結果就是,袁崇煥的爭議越來越大!

不過“靜夜史”還是堅信袁崇煥不是漢奸,因為當漢奸很容易,當英雄很難!人就是再無恥,也不想遺臭萬年!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一枚酷愛歷史的妹紙,期待關注!


靜夜史


袁崇煥是廣東省東莞市人。明末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抗清名將。他於萬曆四十七年中進士,官至兵部尚書。在守衛山海關及遼東期間,曾取得寧遠大捷,寧錦大捷,京城保衛戰等勝利。並構建了清軍難以逾越的關寧錦防線。後來在己巳之變中,皇太極實施反間計,明崇禎帝中計,袁崇煥以通敵謀反的罪名被凌遲處死。天下共曉其冤。所以崇禎死後不久,南明永樂皇帝即為其平反正名,至清朝乾隆年間,清政府又再次為其平反正名。

在明朝末期抗擊後金(滿清)的整個歷史中,無數將士獻出了生命,其中,袁崇煥最堅決,功績最大,也最悲壯。

一,他是自己請纓去抗清前線的。在他之前,抗清屢敗,山海關外重鎮盡失,已有十四位總兵官戰死。他就是在這樣的形勢下,請纓赴敵的。

二,寧遠大捷。天啟六年(1626)正月,努爾哈赤親率三十萬大軍(號稱),攻打寧遠城,結果大敗而歸。努爾哈赤本人也負重傷,於當年九月死去。他說,"我二十五歲起兵以來,戰無不捷,攻無不克,惟寧遠一城未下袁崇煥。"

三,寧錦大捷。天啟七年(1627),皇太極率數萬軍隊,進攻寧遠,錦州,激戰一月,終未攻克,也鎩羽而歸。從此,袁崇煥之名,威震遼東,令敵膽寒。而山海關一線,已成清軍不可逾越的鋼鐵長城。

四,京城保衛戰。1629年10月,皇太極率十萬清兵,繞境蒙古,由喜峰口攻陷隆化,直撲京城。在此之前,袁崇煥曾二次上疏,要崇禎帝警惕薊州方面的防務,增加兵力防守,沒有引起崇禎帝的重視,致有此變。袁崇煥得知此`訊後,立即做了全面防守安排,並親自率領九千關錦鐵騎,和最得力的三員戰將,馳赴京城。他本打算在薊州或至少在通州阻擊清軍,但皇太極知道袁崇煥厲害,不肯與之決戰,而是一再繞開,直撲北京。最終在德勝門和廣渠門外展開了決戰。袁崇煥身先士卒,拼死力戰,身中數箭,因甲厚而未透。關寧鐵騎,奮勇拼殺。清軍終被擊敗。

由以上三次大戰,足以證明,袁崇煥是真正的民族英雄。而根本與“漢奷"無緣。

當然,袁崇煥也犯有一些錯誤,但總的來說,他是一心為國家民族幹事的,他的錯誤只是白玉之微瑕。

歡迎點評。


夕陽晚霞


也不知道何時起這種論調這麼多,有些人為了自己出名無限去侮辱以前的歷史名人還美其名曰還原歷史呵呵可恨導致還有些人信了,袁崇煥不可能是漢奸,首先要真是為什麼在關外堅持了那麼久甚至一炮把努爾哈赤都打的gg了,試問這是漢奸舉動麼,袁崇煥在關外擁有明最能打的關寧鐵騎,完全可以隨時進攻京城吃飽了撐的和努爾哈赤皇太極打那麼久麼,至於議和我感覺崇禎應該是知道的就像當初的陳新甲一樣,第二當初皇太極兵臨京城時候袁崇煥完全可以和後面吳三桂一樣走一步停三步為什麼還急行軍趕到北京城下,以上種種證明袁崇煥並非什麼漢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