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4 警惕!這3個原因,能誘發子宮癌變

子宮腺肌症是因為子宮腔手術操作(包括人流、剖腹產、宮腔鏡手術)、雌激素刺激以及遺傳等因素,子宮內膜異位種植在了子宮肌肉層,因異位的內膜隨月經期生長脫落卻無法排出而形成子宮腺肌症。無法排出的經血在子宮肌肉層會集聚,形成子宮腺肌瘤。

警惕!這3個原因,能誘發子宮癌變

子宮腺肌症一般發生在已經生育過的女性身上,潛伏期較長,一般為生育後5~10年,才發現病情。主要表現為痛經,剛開頭幾年痛經較輕,之後幾年逐漸加重,痛經女性佔70%左右。一般在發病4~5年後月經量突然增大,長期以往容易導致貧血。因病灶位置的不同,也有一部分女性會出現性生活疼痛。子宮腺肌症,通俗點說,好比胎兒住的房子質量不好了,所以子宮腺肌症會引起不孕,即使懷孕,自然流產的風險也比較大。

警惕!這3個原因,能誘發子宮癌變

子宮腺肌症被醫學界稱為“不死的癌症”,也就是說,子宮內膜就像癌細胞一樣在子宮肌肉層生長,給女性帶來痛苦,與癌症不同的是,它是良性的增生。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子宮腺肌症是絕對良性不變的。也有極少數患者會出現癌變可能。醫生推測可能是以下原因出現癌變:

1、有子宮腺肌症、子宮增大及腹痛症狀的患者,疼痛時間不侷限在經期,表現為非經期也有無規律性的下腹痛,疼痛的程度也較以前加重。如果有痛經性質發生變化,尤其是有非月經期無規律性下腹痛的患者,應給予以高度重視,警惕有惡性病變發生的可能;

2、有研究認為23%的子宮腺肌症惡變患者表現為腹痛、宮腔內佔位,另外還有極少數患者無任何臨床症狀,僅表現為宮頸塗片的異常,可無內膜增厚表現,早期發生轉移不易發現,但等到明確診斷時往往已經是疾病晚期,復發風險高,預後差。因此,對於絕經後不明原因下腹痛,不能掉以輕心。絕經後子宮沒有萎縮的患者,不能以單純的子宮腺肌症來解釋,要警惕另外一些疾病,比如漿液性乳頭狀子宮內膜癌或子宮肉瘤等,不要盲目用藥物保守治療;

3、子宮腺肌症惡變極為少見,大多是個案報道。據國外資料報道,累計發生子宮腺肌症異位內膜的腺癌約為40例,其中子宮內膜樣腺癌33例,低分化腺癌和透明細胞癌各2例,漿液性乳頭狀癌、含甲狀腺腺體成分的乳頭狀腺癌和腺鱗癌各1例。子宮腺肌症惡變病例不多,早期病例的症狀及體徵與子宮腺肌症相近,因此常延誤診斷。因此,對於子宮腺肌症患者,如子宮在短期內迅速增大,或痛經的性質發生改變,應警惕惡變的可能。

警惕!這3個原因,能誘發子宮癌變

綜上所述,對於子宮腺肌症患者,尤其是40歲以上的婦女,如有痛經性質發生變化,或絕經後婦女不明原因下腹痛,即使無不規則陰道出血或絕經後出血,也要警惕合併在位或異位子宮內膜惡變的可能,同時要注意各種特殊類型內膜癌的特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