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不惧疫情汹汹“老广”有医保撑腰

医保

每有危难,愈见真情。2020年刚启幕,一场新冠肺炎疫情席卷而来,全民同心投入疫情抗击战中。

记者获悉,为全力支持广东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大局,省医保局制定了一系列疫情期间特殊医疗保障政策,哪怕疫情汹汹而来,个体、企业,只要是“老广”,就有医保撑腰!

文/何雪华

通讯员王宇丹

真实个案:22.9万元患者一文不用掏

67岁的广州陈强(化名)是医保参保人,疫情期间,他因为被确诊新冠肺炎住院治疗了,在定点收治医疗机构治疗,医疗总费用约22.9万元。

这么一笔钱怎么办?

别急!广州市医保局和医保中心接到了省医保局关于疫情期间特殊医保政策的有关文件,争分夺秒,拟定落实政策及操作办法的指引性文件,一再压缩政策落地的时间,一再精简医院结算的操作流程,让医疗保障在疫情救治全程开绿灯。

于是,医保统筹基金合计为陈强支付90%的治疗费用,约20.6万元。剩余部分由财政支付,问题解决了!

目前,陈强转至其他医院继续治疗,后续治疗的费用,也将按照疫情防控期间的特殊医保政策执行。

患者:多项保障政策让救治全程“零负担”

新冠肺炎如何纳入医疗保障?省医保局出台“三个率先、一个提高”等一系列特殊医疗保障政策,100%覆盖参保患者的医疗费用,让救治全程0负担。

第一个“率先”:广东在全国率先将确认疑似参保患者纳入特殊医疗保障范围。

这样一来,实现确认疑似和确诊的参保患者就医“全覆盖”。

第二个“率先”:广东在全国率先将新冠肺炎筛查对象纳入特殊医疗保障范围。

将新冠肺炎筛查对象在发热门诊发生的医疗费用纳入特殊医疗保障范围,实现新冠肺炎CT筛查“零自费”,大大推动“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

第三个“率先”:广东在全国率先做好疫情防控一线工作人员工伤认定前的医疗保障工作。

广东医保部门率先将工伤认定前支付疫情防控一线工作人员医疗费用,待其认定工伤后,再与工伤保险基金结算,消除广大疫情防控一线工作人员的后顾之忧,做到“早支付”。

“一个提高”:大幅提高筛查对象、确认疑似、确诊参保患者医疗保障水平。

一是将全部医疗费用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包括了目录外医疗费用,即不限医保目录;包括了治疗合并症、并发症的全部疾病治疗费用;包括了门急诊、留观、住院等全部治疗过程费用;包括定点或非定点救治医院、初诊或转诊医院等全部医疗机构费用;

二是对筛查对象、确认疑似和确诊参保患者,取消基本医保起付标准,按一级医疗机构住院报销比例支付,不设年度最高支付限额,最大限度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对异地就医参保患者先救治后结算,不降低异地报销比例;

三是发挥医疗救助资金的兜底保障作用,进一步减轻贫困人员负担。

企业:“减”“降”“延”最大限度减轻缴费负担

疫情未结束,工作与生活要继续,为全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广东医保部门念好“减”“降”“延”三字诀,打好减征、降费、延缴“组合拳”,最大限度减轻企业缴费负担。

一是“减”,对职工医保单位缴费部分减半征收。

2020年2月至6月,职工医保统筹基金累计结余可支付月数大于6个月的统筹地区,职工医保单位缴费部分可减半征收。减半征收政策执行期间,职工医保统筹基金累计结余可支付月数小于6个月的统筹地区,停止执行该政策。

此项举措,预计可为企业减负248亿元,有力促进企业减负、稳岗、扩就业。

二是“降”,继续实施职工医保阶段性降费政策。

2020年1月,2020年7月至2021年4月,职工医保统筹基金累计结余可支付月数大于9个月的统筹地区,可继续执行阶段性降费政策,职工医保单位缴费费率降低0.5个百分点。

此项举措,预计可为企业减负174亿元,持续减轻企业负担。

三是“延”,职工医保(含生育保险)费可延期缴纳。

对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无法按时缴纳职工医疗保险(含生育保险)费用的,及时做好医保信息系统调整,确保参保人享受当期待遇。缓缴政策可继续执行(缓缴期限原则上不超过6个月),缓缴期间,免收滞纳金。

请放心!“老广”医保待遇正常享受

上述对患者、对企业的利好措施,每一项都是“大手笔”,这样一来,会否影响正常参保人的医保待遇呢?省医保部门负责人回应称:“请放心,不会!”

据介绍,职工医保减征、降费、延缴期间,全省各级医疗保障经办机构及时做好医疗保险信息系统的调整,确保参保人享受当期的待遇,确保参保人个人的权益不受影响。

此外,通过“互联网+”支撑患者医疗保障需求。将门特病种参保人在经卫生健康管理部门批准开展互联网诊疗活动的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互联网复诊诊查费和药品费用,纳入医保统筹基金支付范围。同时,通过微信公众号、小程序等线上渠道,全省各地开展医疗保险参保登记、缴费等日常经办业务。凡可通过网上办理的事项,一律不要求到现场办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