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9 一边睡觉,一边祛脾胃虚寒湿,用南师的妙招

南师的万病方治万病吗?

一边睡觉,一边祛脾胃虚寒湿,用南师的妙招


南师在《我说参同契》里说了一个道家的灸脐法,就是现在如雷贯耳的「万病方」。

南怀瑾老先生说这是一个道家的方法,能让水火交感。可以调理胃肠病,补益心脾、养血安神、散寒止痛、杀虫燥湿。

此方对失眠、痛经、手足冰凉、风寒感冒也有疗效。

——南怀瑾《我说参同契》

南师没有说它能治万病,从其组方看,它能缓解脾胃虚寒。大家称之为「万病方」,是因为脾胃虚寒能引起不适已经很多了。

脾胃虚寒是泡在西瓜池、冰淇林(淋)、空调房里的现代人的通病。所以,肚脐贴火起来也是时势造英雄。

吃不香、睡不好、手脚冰冰凉

脾胃虚寒,首先表现为你的食欲差、茶饭不香、消化吸收差,身体越来越瘦削。

内里寒凉,津液不足,身体保脏腑舍四肢,故易出现手脚冰凉(四肢厥逆)、冒虚汗冷汗、吃水果(受凉)会便溏或冷泻(水谷不化)、小便清长等。

一边睡觉,一边祛脾胃虚寒湿,用南师的妙招

人体正常的秩序是火在下,水在上。现代人脾胃变寒凉,又熬夜用脑多,把人体搞成了火在上,水在下,容易出现嗓子干、口苦、冒虚火、失眠等。

《黄帝内经》: 虚则寒,寒则湿,湿则凝,凝则瘀。虚生寒湿,淤堵身体,就会出现湿气重、舌头胖大有齿痕、舌苔白厚腻、肚腹肥胖、便秘、女性痛经(遇热缓解)。

你可以逐条对号入座,看看自己是否脾胃虚寒,我猜很多人对中招。

神奇的肚脐

肚脐,中医里叫神阙。妈妈腹中胎儿,通过神阙来吸收脐带送过来的营养,故又名「命蒂」。

神阙位于腹部中央,上是中焦脾胃,人体气机运转的枢纽;下是下焦丹田、胞宫,冲任督均起于胞宫。

一边睡觉,一边祛脾胃虚寒湿,用南师的妙招

南师在《我说参同契》里讲:不要小看肚脐,它很会吸收的。身体需要的就会吸收,不需要就不吸。

不用想,早在《黄帝内经》时代,古人就发掘了这个承上启下的绿色通道的妙用——脐疗,在肚脐处熏、蒸、灸、敷,不可刺。

一边睡觉,一边祛脾胃虚寒湿,用南师的妙招

在此处灸敷,对中下焦虚冷的改善速度甚至能和汤药匹敌。

正安中医的刘金铜大夫常将南怀瑾肚脐贴推荐给脾胃虚寒的病人使用,反应快的当天就会肠鸣,拉肚子(排病反应),手脚发热,慢的一周见效。

一边睡觉,一边祛脾胃虚寒湿,用南师的妙招

同理,中下焦虚寒引起的心肾不交的失眠、腹泻、瘦弱、怕冷怕风、月事不调、痛经、虚胖等,也能有一定的改善。

寒则温之

受寒或是中下焦虚寒,自然是要用温热的药来暖和它。

一边睡觉,一边祛脾胃虚寒湿,用南师的妙招

【桂圆】《雷公炮制药性解》:甘温之品,脾家所悦。《神农本草经》说主五脏邪气,安志厌食。久服,强魂聪明,轻身,不老,通神明。

【花椒】

色红,麻辣。《神农本草经》:温中,逐骨节皮肤死肌,寒湿痹痛。李时珍说,能通三焦,补右肾命门。

【艾绒】《本草从新》:艾草,通经络,理气血,逐寒湿,是纯阳之物。《本草汇言》:开关窍,醒一切沉涸伏匿内闭诸疾。

这三味药揉搓起来的小丸子,暖和胞宫,温补命门,甜养脾胃,辛活气血。

这个方子很简单,有时间,你可以亲手做些来用。南师并没有说比例,按照常规经验是2:1:1。


关于排病反应

1、贴上后,见效有人快,有人慢。

2、一般在2周到一个月,就会感觉脾胃没那么凉,不那么怕水果,手脚也热了,大便逐渐成形顺畅和规律,睡眠也会改善。

3、本来肚子没啥反应,贴了后反而拉肚子、肠鸣、打嗝、放屁、排寒气等情况,如果精神反而是越来越清爽平和,手脚暖和,不烦躁,那这些反应都是排病反应,不用担心。

4、如果使用时感觉燥热、失眠,就停用,吃点酸的食物平静下。特别不舒服,精神也不好就不要继续用。

5、只是贴胶布的地方红痒,且贴上一会儿就开始不适,这是胶布过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