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1 河北援鄂医疗队队长说:选择医学就要选择笑着迎风而动,逆风而行

58 岁、160cm 的身高、106 斤的娇小身材,每天早晨 7 点刚过就出现在办公室;一件白大衣加一副听诊器,走起路来永远都是步履生风;一副金丝边眼镜下一双严谨坚定又不失温柔笑意的双眼,随时,敏锐地洞察着患者的病情变化,同时,又在温暖抚平每一张焦虑、期待的面孔。这,就是河北省首批援鄂抗疫医疗队队长,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大内科主任、内科教研室主任、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二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袁雅冬。

抗击疫情 | 河北援鄂医疗队队长说:选择医学就要选择笑着迎风而动,逆风而行
抗击疫情 | 河北援鄂医疗队队长说:选择医学就要选择笑着迎风而动,逆风而行
抗击疫情 | 河北援鄂医疗队队长说:选择医学就要选择笑着迎风而动,逆风而行

生命线上的逆行者

近花甲之年的袁雅冬,自 1984 年毕业后,一直在教学医院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 选择了医学也就选择了奉献,要学会笑着迎风而动,逆风而行,并且把笑容留给患者和家属。" 从第一次踏进医学专业的门槛,她就把这句话当做自己的座右铭,也无时不刻身体力行践行着这句承诺,以真诚的医者仁心,做着生命线上的逆行者。

36 年来,她始终以严谨、求精、真诚、奉献的工作作风,承载着医生的使命、责任和担当。作为呼吸专家,长期工作在第一线,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高的学术造诣,疑难危重症的诊治水平已获业内人士广泛认可,是我省呼吸病学术带头人之一;她潜心科学研究,在肺血管疾病、慢性气道炎症如支气管哮喘和慢阻肺、肺部感染等方面探索研究;作为负责人承担省部级课题 4 项。发表论文百余篇,主编、参编专著 10 余部,参加卫生部关于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哮喘、肺炎等疾病诊断标准的制定工作。

无论是 2003 年 SARS 病毒、2007 年 " 肉毒毒素中毒 " 事件、还是 2009 年 "H1N1 甲流 " 肆虐,从组建病房、到一线救治、指导会诊等工作,袁雅冬都冲锋在前,任劳任怨。2020 年新年伊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出现,按照国家卫健委要求,袁雅冬教授、杨红申教授作为专家组成员,到江苏等地指导防控工作。

抗击疫情 | 河北援鄂医疗队队长说:选择医学就要选择笑着迎风而动,逆风而行

听到患者的一句谢谢,什么都值了

大年初二,就在大家都沉浸在节日的喜庆中时,根据省卫健委统一部署,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院紧急抽调 14 人组建援助湖北医疗队,袁雅冬闻讯后再次报名,作为首批队员与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二科护士长、主管护师李岩,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一科护师夏鹏举,重症医学科护师刘烨星 4 人迅速集结,并担任我省援鄂医疗队队长出征驰援武汉。医院党委决定成立省二院院援鄂医疗队临时党支部,袁雅冬任党支部书记。

勇士逆行,党员带头。27 日,大年初三,医疗队抵达武汉,入驻武汉市第七医院。袁雅冬与当地医疗队与国家卫健委工作人员接洽沟通后,快速部署我省医疗队的各项工作,进驻病房、协助诊疗、核对病人情况 …… 大家克服旅途劳顿、环境差异、语言不畅、工作习惯不同等条件,迅速融入到防治最前沿。而她本人不仅承担着一个病区的医疗工作,还负责着整个团队的医疗、护理协调工作。

" 我们河北省医疗队的医务工作者无问年龄,不论性别,从抵达后就开始进入病房工作,毫无怨言。有些还是很年轻的孩子们,没有经历过这样的疫情,但是他们也都积极主动要求冲在第一线,党员占了很大的一部分,并且这些党员所到之处都能起到先锋带头作用。比如像我们护士长李岩,作为一名老党员从早上八点进入病区,连续十几个小时进行救治、协调工作,义无反顾,我作为我们医院院援鄂医疗队的临时党支部书记,真的很感动。" 当记者向袁雅冬询问她的个人工作时,她对自己只字不提,而是把时间用在了医疗队其他成员的工作展示上。" 听到患者的一句谢谢,谢谢我们河北医疗队,看到他们的眼神儿,渴望生命的眼神儿,什么都值了!武汉加油!我们一定能战胜疫情,笑到最后!" 袁雅冬坚定地说。

" 全国第七届中国呼吸医师奖 "、 " 全国住院医师心中好老师 "、" 河北省卫生应急先进个人 "…… 袁雅冬以卓越的成绩获得了行业的认可和患者的尊重,也用她始终践行的座右铭感动着我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