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4 中國各地名雞 看看可有你家鄉的?


中國各地名雞 看看可有你家鄉的?


中國各地名雞 看看可有你家鄉的?


中國各地名雞 看看可有你家鄉的?


中國各地名雞 看看可有你家鄉的?


中國各地名雞 看看可有你家鄉的?


中國各地名雞 看看可有你家鄉的?


中國各地名雞 看看可有你家鄉的?


而從吃法上講,中國人對於雞肉的處理方法,花樣門類之豐冠絕寰宇,可謂南北皆不同、東西各相異,甚至千家萬戶,都能誕生獨特的風味。

中國做雞看廣東,廣東做雞看白切

從地圖上看,不管是位置還是形狀,廣東省都很像一隻大雞腿。

廣東人亦不曾辜負“雞腿省”之名,在吃雞這件事上講究頗多。

在他們手中,每隻雞都要經歷一番精緻“理療”,變得皮滑肉嫩,才能安心上桌。

可以說,死於廣東人之手,雞也算得到禮遇,可謂“極盡哀榮”了。

在廣東,幾乎每個市、每家粵菜餐廳都有自己的招牌雞。最為經典的吃法白切雞,是給雞做的傳統“水療”,最能體現廣東人對“雞有雞味”的追求。

要達成這一點,使用高品質的食材是先決條件。

嘴刁的廣東人做白切雞多用三黃雞,以肉質嫩滑、骨軟皮脆的湛江雞為上品,清遠人則更偏愛用本地的清遠麻雞。

特別是其中放養在田間地頭、廣東人稱之為“走地雞”的土雞,打小在外四處覓食,練出一身緊緻肌肉,口感更是絕佳。

廣東白切雞的蘸料,一般只用薑蓉和油簡單調製 / 圖蟲·創意

白切雞隻用清水煮,看似簡單,卻最講究時機和溫度。

雞肉處理乾淨後,在煮沸的清水裡整雞下鍋,入水“浸雞”要“三提三放”,裡外才受熱均勻;

再轉小火煮約一刻鐘,出鍋後立馬放入冰水裡“過冷河”,使外皮收緊,鎖住水分。

骨中略微帶血的白切雞,才算煮得好 / 圖蟲·創意

歷經“溫泉”和“冷水浴”洗禮後的雞,雞骨四周略顯桃色,骨髓裡猶帶著幾分血絲,而外皮金黃順滑,肉質柔嫩細膩,皮肉之間還夾著一層透明啫喱,看著就足夠誘人。蘸料則多用蔥、沙姜剁成蓉,加以油、鹽調製,入口時不會喧賓奪主,反而帶出了雞肉本身的鮮甜,回味無窮。

到了隔壁廣西,吃白切雞的時候,海邊人家會以自制的沙蟹汁作料,兼顧了海陸兩味,層次更豐;而在“濃油赤醬”的上海菜裡,白切雞要蘸著醬油、醋、麻油吃,還得放些糖。上海人多稱之“白斬雞”,又以“小紹興”白斬雞最為出名,吃的時候配上一碗店裡每日限量供應的雞粥,鮮得要掉眉毛。

“小紹興”白斬雞,最開始就是賣雞粥的 / 圖蟲·創意

惠州的鹽焗雞,則像是國外流行的“鹽浴”。

鹽得是疏鬆的大粒海鹽,取三分之一炒熱後,鍋中即飄出一股海洋的氣息,再用油紙包好醃製過的雞,入鍋用剩下的海鹽覆蓋過雞身。

雞肉在滾燙粗鹽的作用下,水分被充分吸收,香氣隨油脂析出,“海味”則慢慢滲入,細嫩的雞肉外裹著焦香的皮。

吃的時候直接上手,連皮帶肉撕著吃,才是真正的“老撕雞”。

跟人不太一樣,雞做“鹽浴”一般是屁股朝天 / 圖蟲·創意

順德的“桑拿雞”,則可以最大程度地保留雞肉的新嫩多汁。

將當地放養的雞剔骨取肉,切成便於蒸熟的薄皮,再以高溫水汽迅速燙熟。

正如人蒸完桑拿之後,皮膚往往變得水潤光滑,“桑拿雞”也以豐潤細膩的口感著稱,這道富有創意的美食,正是古老的烹飪方法“蒸”與新潮的理療思想,在順德人手中的巧妙結合。

雞片橫陳在“桑拿房”裡 / 圖蟲·創意

而豬肚包雞又是另一種巧妙思路,用滋潤的豬肚給雞做了一次“全身面膜”。

這道菜的成敗,首先在豬肚這張“面膜”有沒有制好——在反覆幾道沖洗間,內外依次用麵粉、油以至白醋去味(不同廚師手法略有差異),最後入酒浸泡。

待豬肚腥味散盡,將焯過水的整雞塞入囊中封口,放胡椒等材料燉煮。

一鍋之間,彙集了豬肚的香氣與雞湯的濃郁,雞肉則在密閉空間中保持了原味,切開後恍若新生般細嫩,無怪乎廣東人又稱之為“鳳凰投胎”。

大多數時候,吃的是豬肚雞火鍋而非“豬肚包雞”,不會把雞包進去,而是兩者切塊一同下鍋煮 / 視覺中國

至於“推拿按摩”的手法,在粵菜廚房中更為常見,無論是潮汕地區以普寧豆醬醃製的豆醬雞,還是尋常人家都會做的豉油雞,在塗抹醬料的時候做個“馬殺雞”,總會使得肉質更柔軟可口。

廣式燒臘店裡的白切雞、燒雞和燒鵝 / 視覺中國

行走在廣東,每個地區都有好吃的雞,每個飯店的師傅都有幾道拿手雞料理,可以說不會做雞的飯店,也絕對不是好飯店

廣東人對雞的烹飪方法可謂是五花八門,大家也都知道,粵菜的三大菜系中( 廣府菜 、 客家菜 、 潮州菜 )每一種菜系都有做雞的方法,然而,小編一直有一個疑問:為什麼中國十大名雞裡面沒有廣東的雞呢?

中國十大名雞:

1、河南的道口燒雞

2、山東的德州扒雞

3、安徽的符離集燒雞

4、遼寧的溝幫子燻雞

5、海南的文昌雞

6、雲南曲靖的汽鍋雞

7、江蘇常熟的叫花雞

8、四川成都錦江的口水雞

9、浙江紹興的白斬雞

10、臺灣台北的鹽酥雞

中國哪裡的雞最和你心意?

新疆丨椒麻雞

椒麻雞,一種聽著就讓新疆人骨酥的食物。

椒麻雞來自四川手撕雞。但新疆人不滿意,用上紅花椒,把熬製的椒麻油把雞肉麻的屬性點滿。在椒麻油加持下,別說是雞肉,就連配料也會變得油光可鑑。大蔥、皮牙子、青椒一筷子再浸一浸湯汁,舌尖酥麻也讓人肝兒顫。

一把肉串、一瓶烏蘇,但願長醉不願醒。

西安丨葫蘆雞

葫蘆雞,是被稱作長安第一味的傳奇存在。

從唐代傳承至今,滷、煮、蒸、輕炸一堆功夫下來做雞費盡心機。端上桌的雞,表面要起一層半透明金黃酥皮,內裡還要掛滿豐盈汁水。有人把它的口感比作「燉雞天婦羅」,畢竟是盛唐時的官府菜,總歸比北方其他的雞高貴了許多。

徐州丨地鍋雞

徐州,往北往南五百里,都找不到口味比它更重的城市。

一口大鐵鍋,不分青紅皂白地燉著辣椒、雞塊。吃了熱辣的雞塊嚐了鮮味,還有浸了雞湯慢慢熬熟的鍋貼餅子給這一頓畫上圓滿結尾。

香氣與熱辣氣氤氳,在地鍋雞面前上了頭的徐州人,順理成章地把感情寄託在一句句彪悍的徐州話裡。

北京丨美式炸雞

來北京您可不得嚐嚐咱老北京美式炸雞?

北京本土的炸雞大概和KFC進入中國同時代興起。名字很洋氣,做法很土氣。還是分了部位,用上花椒八角桂皮豆蔻之類香料,多不見怪,醃透再裹麵粉炸。

高熱量誰不愛?30多年小吃界風雲變幻,老北京美式炸雞依然在菜場裡堅挺。

海南丨海南雞飯

吃著榕樹籽散著步,聽著海風聲的文昌雞,怎麼也想不到自己竟然能成新加坡的國菜。

不過好的食物是有根的。最正宗的海南雞飯一定要在中國吃。以海南文昌當地的白切雞為食材,配以雞油和浸雞水烹煮的米飯,南國只有海南文昌雞能與廣東雞一爭高下。

東北丨小雞燉蘑菇

「大金鍊子小手錶,一天三頓吃燒烤」,那確實是東北狠人的真實寫照。而每個迷途知返的鐵子到了該養生的年紀,總會愛上東北一鍋出的代表作——小雞燉蘑菇。

用上東北嚴寒山區生長的榛蘑,在抓一隻黑土地上咋喂都肥的笨雞先炒再燉,還得記得是在農家的大土灶上,這一頓冬天該有多暖心!

江西丨三杯雞

在辣椒重度愛好者江西人的食譜裡,三杯雞是獨特的存在。

所謂三杯,就是烹製只用一杯米酒、一杯醬油、一杯豬油。把農家三黃雞剁成塊,盛在瓦缽內密封,小火煨燉,三種調料加上雞的原味,產生奇妙的化學反應,醇香四溢。

重慶丨口水雞

白砍雞是巴蜀地區的硬通貨,演化出了椒麻雞、水八塊、棒棒雞等名菜。但重慶人做的口水雞才最終在一眾白砍雞裡脫穎而出。

雞肉倒不見得多出色,但天使般的重慶廚子能用豐富多變的調味賦予雞肉新生。白生生的肉塊,紅殷殷的油辣子海椒……口味一如巴蜀人民一樣生猛自在,熱辣過癮。

順德丨桑拿雞

桑拿雞實在是順德人腦洞大開的烹飪方法。為了求鮮,順德人把鍋搬到食客面前,用「桑拿」這個形象的動詞重新演繹了古老的烹飪技法「蒸」。

蒸鍋上層放微苦的荷葉或桑葉,鋪一層切薄片、混入蟲草花、陳皮等的拆骨走地雞肉,讓食客最快享受由生轉熟的絕妙瞬間,生猛!

惠州丨鹽焗雞

惠州產鹽,宋代鹽場就有三個;更不缺雞,漫山遍野都是當地上好的三黃雞。

喜好「肥、鹹、熟、香」的當地客家人很自然把這兩種食材結合在一起,而且是用最熱切的方式。把三黃雞用油紙包好埋進滾燙的粗鹽中「焗」熟,油紙吸附油脂,粗鹽逼出鮮香,雞皮焦香脆,雞肉嫩滑爽。

雲南丨汽鍋雞

建水的紫陶砂鍋、武定的閹雞、昭通的天麻再加上文山的三七,統統加進「汽鍋」,切忌放水,蒸汽循環,鍋里美味自然醞釀。

一開鍋,就是肉耙骨離,鮮嫩無比。

安徽丨符離集燒雞

宿州符離集,一個燒雞比當地還有名氣的地方。燒雞隨火車而興,也隨鐵路時代落幕而被人們遺忘。

作為宿州人的陳曉卿,反而對這種家鄉食物不是很感冒:「每次在火車經過這裡,乘客爭相叫雞,我都會仇視社會……」用汪曾祺的話來說,好像我們那窮地方就出燒雞似的!

河南丨道口燒雞

在鐵路四大雞裡,道口燒雞是最有身份的那一隻。

它的創始人是從清宮御廚那裡求來的配方,一句話「要想燒雞香,八料加老湯」。說白了,還是北方愛用的滷製那一套。後來藉著鐵路當上了網紅雞的事,早就隨著火車上難以抵擋的雞香刻在北方老一輩的記憶裡了。

遼寧丨溝幫子燻雞

溝幫子位於中國燒烤重鎮錦州。

在這座城市還沒興起燒烤之前,燻雞是它的代名詞。和德州扒雞一樣,溝幫子燻雞的興起要感謝京奉鐵路,燻雞色澤棗紅明亮,肉質細嫩,爛而連絲,是無數闖關東人民的心頭好。

袁枚說:「雞功最巨,諸菜賴之。如善人積陰德而人不知。」善哉,如果一隻雞進了口中,踏踏實實地變成了解饞的蛋白質,而非脂肪和碳水,那也算是雞祖上積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