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6 精神疾病手術術後即“停藥”是錯誤的觀點

一旦確診了精神疾病,患者就要開始服用抗精神病藥物了。服藥,對於精神疾病患者來說似乎太難了。

部分病人服藥時斷時續、病情不斷反覆;少部分人因缺乏自知力,不承認自己有病、拒絕服藥;嚴重者,需要強制住院,被迫服藥;大量常年服藥的患者,陸續出現了肥胖、肝臟、腎臟藥物性損傷等問題,也有人出現了錐體外系反應,例如震顫、呆板、斜頸、眨眼、反覆徘徊等症狀;進入衰退期患者,服藥效果減低,症狀變得複雜且難以控制。

患者的精神病史越長,其“服藥效果越差且藥物副作用越大”,但“停藥病情又復發”,這種藥物治療的兩難窘境,讓監護人或家屬不知所措,亟待尋找新的治療策略。

臨床大量實踐證實,“精神外科”手術是藥物治療的重要補充手段,也是臨床治癒手段之一。手術可以讓頑固性精神症狀消除,也可以使抗精神病藥量減少。這兩者的平衡點,讓家屬們找到了“臨床治癒”的希望。

但是,提及到“手術”治療,一部分未選擇手術的家屬疑慮重重,擔心手術的各種風險;另一部分選擇手術的家屬,則以 “搏一搏”或“賭一賭”的心態去面對手術。這些認識上的偏差,讓精神疾病的治療變得更加錯綜複雜。

研究發現,人腦是世界上最複雜的器官,目前的臨床醫學對其認識不足十分之一。精神疾病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儘管有標準化的專科診療體系,但對難治性精神疾病仍顯得無能為力。

儘管“外科手術”可以解決“藥物難治性的頑固精神症狀”。但是該病病因不明,臨床表現多樣,又存在遺傳突變的影響,臨床中有諸多涉及“基因”疾病,均無法通過治療達到“治癒”或“根治”,只能是通過更先進的技術進一步治療達到“臨床治癒”的目的,即“通過治療後症狀消失”這使其精神疾病不可能“根治”。微創手術,目的是調控大腦邊緣系統的神經核團的神經遞質功能(杏仁核、扣帶回、內囊前肢、中央隔區、伏隔核、尾核下束、眶束、額束等),用以去除和控制精神症狀。手術與藥物的協同治療,可以讓精神病人的臨床表現逐漸正常化,幫助其迴歸家庭和社會。

部分家屬對手術和藥物治療存在認識誤區。他們認為:“既然手術去除了頑固性的精神症狀,就沒必要服藥了;腦部手術太危險,手術後一定有後遺症”。

科技在發展,時代在進步。當前,腦立體定向技術已經進入了精準導航、機器人輔助的微創時代。手術前行MRI-3D(圖1)序列薄層掃描與MRI-DTI掃描(圖2),根據患者的核心症狀選擇手術靶點,將MRI、DTI及CT掃描數據,輸入計算機手術定位計劃系統,進行CT、MRI及DTI等圖像融合(圖3),然後根據核心症狀,鎖定手術靶點,獲取三維座標,計算最佳手術路徑,避開重要神經血管,大大提高手術安全性,從而較好地規避了手術風險。

精神疾病手術術後即“停藥”是錯誤的觀點

圖1 MRI-3D序列薄層掃描系統

精神疾病手術術後即“停藥”是錯誤的觀點

圖2 MRI-DTI掃描

精神疾病手術術後即“停藥”是錯誤的觀點

圖3 計算機手術定位計劃系統多圖像融合手術路徑規劃

功能神經科專家認為,精神疾病的微創定位手術,手術操作不在腦的智能區、運動區和語言區域,術後不會出現呆傻、偏癱、失語等現象,具有較高的安全性。手術僅僅是調控了幾個關鍵的神經核團,控制了頑固性藥物難治的精神症狀;不可能控制所有症狀,對於某些精神症狀,藥物治療即可以發揮很好的治療作用。手術和藥物的協同治療,是精神疾病全程的關鍵選擇。

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南院)功能神經科專家提示,藥物與手術治療,可以獲得以下療效:

1) 手術有效控制和消除絕大部分頑固性精神症狀;

2) 手術使患者恢復自知力、承認有病、自願接受治療;

3) 手術提高了服藥依從性和敏感性,即主動服藥,服藥減量且有效;

4) 術後患者,經過服藥調整,患者更容易恢復學習、生活、工作和社交等功能並逐漸迴歸社會。

總之,精神疾病儘管複雜難治,但是隻要監護人客觀地選擇正確的治療方法和途徑,加強監管和健康輔導,患者就一定會獲得較好的治療效果。手術治療精神疾病,家屬切勿走入“術後即停藥”的誤區。

致頭條讀者:

您若有疑問可以發表文章評論,若您想諮詢或更深層次的交流可以通過本平臺“私信”功能進行對話,我會盡力幫助大家,解決疑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