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为什么有的班主任喜欢问学生父母做什么的?

莫小易


通常情况下,作为班主任需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家庭背景,以便在工作中的放矢,针对性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本人作为教师,也是一名学生家长,班主任问学生父母什么职业,就跟学生开学时填基本情况调查表一样,通常我们不需要做过多的解读。

作为老师,本人为什么会问学生家庭情况?

想起来本人已经有好几年不做班主任的,之前做班主任的时候每学期开学特别是新生班级,学校方面都会组织学生填写一张基本情况登记表,这当中就包括有孩子父母的玲玲,家庭住址,职业,联系方式等等。

平时在跟学生聊天时,有时候也会问起学生父母是做什么的,那么老师为什么会关注学生父母做什么职业呢?

首先,可以大致了解孩子的家庭背景和家庭教育情况。

举例来说,可以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 如果孩子的父母双方文化水平比较高,在文化教育部门工作,这样的父母通常比较在乎孩子的教育问题。
  • 学生家庭文化层次高,通常孩子的文化素养会相对好一些。
  • 如果孩子的父母从事工商业活动,通常父母都会比较忙,没有过多的时间关注孩子的学习,但对孩子的学习,一般都非常在意。

其次,可以增进老师跟学生之间的了解和感情

很多时候我们跟孩子交流时,毕竟长幼,师生身份有别,学生和老师之间会有一定的距离感,如果跟孩子打听一下他们父母的情况,学生通常会把自己放在一个孩子的角度来跟老师交流,这样就更加容易沟通一些。

第三,有利于班级工作的展开

学生的父母来自各行各业,班级开展一些活动,需要家长出面帮忙的时候,如果家长方面,因为职业的关系有一定的资源的话,某项活动开展起来就变得轻松自如了。

比如我家孩子在每年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经常有家长提供吃的用的,以及各种活动方案活动场所等等。这样不光省钱,而且省心省力,学生、老师和家长们都很开心,何乐而不为呢?

第四,有利于协调家长与家长之间的关系

几十个学生在一起朝夕相处,而且都是尚未成年的,人他们之间难免会发生一些摩擦矛盾和冲突。而孩子因为年纪小,自身缺乏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遇到一些事件,通常都会波及到各自的父母。

如果老师班主任在平时学习生活中能够及时了解孩子的父母的职业等情况,对协调家长关系起到有益帮助作用。

小结

作为教师,平时学习生活中,有意无意的了解一下学生的父母职业情况,家庭结构等信息,大多是为了跟学生增进了解,加强感情,也为了更好的开展教育工作打好基础。

当然也不排除个别老师师德水平较低,戴着有色眼镜看人,希望通过了解学生父母职业情况,对“有用”的学生格外照顾,对普通的孩子冷眼相看。如果是这种情况,想必家长也判断得出。只要我们对老师无“超限”所求,尽管不理会他好了。

欢迎关注本人账号,西乔教育观带给你不同的教育观点


西乔教育观


孩子如今已经上了大学,这么些年我也经历了孩子无数个的班主任。由于儿子从小就是班级里的班长,所以我和他的班主任们走的就比较近一些。

班主任喜欢问学生父母是做什么的?主要是想了解一下孩子的成长背景、家庭环境、甚至能够了解父母对孩子的学习是一个什么样的态度。

至于说什么老师有利可图,可能会有这样的老师,但是大多数老师还是本着对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去了解学生的父母是做什么的。其实现在入学档案里都写得非常详细,即使班主任不问也都能知道自己学生的家长是做什么的。

如果遇到一个家长认可的班主任,班主任有困难了,只要家长们知道都会不约而同的去帮助班主任解决困难的。如果不被家长认可的班主任,有困难即使知道家长是做什么的,很多家长也是非常不情愿的给予帮助的。太过分的老师甚至还会被家长曝光,他们也知道失了面子丢了工作是得不偿失的。

我们是一个最普通不过的家庭,班主任也知道我们家的生活条件,但是班主任从来没有因为这些而不管不顾我的孩子。从小学到高中孩子成绩一直都在班级里是前几名。虽然现在是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但是作为班主任也好,讲课老师也好,他们还是非常在乎成绩好的学生的。

有的班主任喜欢问学生的父母是做什么的?作为家长要理性对待。要给予老师一定的理解和支持。甚至不要过分的纠结这个问题,有纠结这个问题的时间,不如拿出坦诚的态度与老师好好交流。因为配合老师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你才是最大的赢家。

最后声明一下,我只是一个学生的家长。





幸福的橙子


班主任问学生家长什么岗位和什么学历,就知道了这个学生家生活环境,也不是说老师找家长开后门,我儿子在读研究生时,导师就问了家庭收入和父母亲职业,安排好学生研究生是否硕博连读。所以我说老师或班主任,问学生这方面问题决大多数人了解,个别的老师找家长开后门的人很少,我上辈老父亲就是老师,喜欢问学生家长职业。


木然111770581


题主比较含蓄,但我还是读出了言外之意。我的观点:班主任喜欢问学生的父母是做什么的?那是工作的需要。工作、工作、工作,重要的事说三遍。有人会认为我唱高调,那请您耐心看下去,看看我的理由

01

表扬表扬我自己

那年冬天我当班主任,早读时发现一个叫佳佳的孩子没到校。不对呀,佳佳可乖了,从来没有迟到过!打父母的电话怎么也打不通,微信留言没人回,急中生智,就去找了她上初中的表姐,给她祖父母了打电话。

她祖父母急忙去了佳佳家,大事不好,原来他们家烤火炉没封闭好,一家人煤气中毒了。多亏发现及时,要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要是我当时不知道佳佳有个表姐在初中,那就束手无策了。所以班主任多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关键时候就能用上。

我们常常戏称班主任为“闲事主任”。尤其是我们小学班主任,挣的钱不多,管的事不少。不仅仅要问孩子父母的工作,而且连孩子的祖父母、在同一学校的表姐妹、表兄弟,甚至学生的邻居情况都了解一些。

班主任 就是学校的“百事通”,想了解学生的情况找班主任准没错。



02

班主任工作的需要

事实上,班主任仅仅知道学生父母做什么的?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小学班主任,除过知道父母的工作,连父母上下班时间也掌握的清清楚楚,还要知道学生的家庭住址,甚至连学生在一个学校的表姐妹,表兄弟,隔壁邻居,都能知道一二。

每学期开学初报名时,学生要注册,要填写出生年月日、籍贯、户口所在地、家庭住址,父母姓名,父母工作等等,一个是为了给学生建档用,另一个就是为了班主任及科任老师了解学生基本情况。

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很大,为了更好的教育孩子,特别是对一些孩子提供帮助,班主任必须了解孩子的基本家庭情况。

根据我们当地的具体情况,我经常把学生划分为五类:

1.父母文化程度高,有正式工作,家庭条件好,重视孩子的教育,也能给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

2.家庭经济条件好,但父亲需常年在外工作,只有母亲陪伴孩子。如我们附近的地质勘探大队。

3.父母双方都没工作,但头脑灵活,做一些生意,孩子的物质生活不错,但顾不上教育孩子,或对孩子的教育不精心。

4.留守儿童,一年和父母最多见两面,平时由祖父母管,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中严重缺失,孩子得不到父母的爱。

5.父母失能或失智,这类家庭经济条件很差,孩子往往很自卑,是重点关注对象。

了解学生的方方面面,才能对症下药,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



03

不否认有老师利用工作之便谋私利

我们学校一位老师,在二胎没开放之前,抱养了一个女孩,按当时政策报不上户口,就利用工作之便,找在计生办工作的家长报上了户口。其实,人算不如天算,他要是耐心等一等,问题也解决了。

还是他,找家长给儿子安排了工作,但也费了很大力气。学校老师也没人羡慕,当初他要好好管管孩子,还用求人吗?


重申我的观点

对题主说的,有的班主任喜欢问学生家长是做什么的问题,我认为大部分老师都是出于工作需要。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必须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才能根据学生不同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教育方式,才能得心应手的解决工作中遇到的一个个实际问题。



快活大妈说教育


如果班主任连这个学生的家长背景都懒得了解,那这个班主任和学生都凉凉了。我以前在农村读小学初中,各村各寨分散得很,但学校坚持每学期都组织教师集体行动,一条村一条村上门家访,非常尽责,家长非常满意。我现在家在广州,小孩上幼儿园时,班里三位老师也集体上门家访。可惜小学中学都没有老师家访,好在小孩发展挺好。


振振绳绳


很高兴问答这个问题。自己也是在幼儿园工作,虽然不是老师,但是是幼儿园保健医。我觉得老师问孩子父母职业最大的可能性是想多了解一下孩子,其实现在网络的原因把老师和家长的关系恶化了,导致了很多家长对老师的不信任。我也是一名宝妈也是一名家委会成员,其实真的作为老师大多数都是很认真负责任的。在幼儿园不小心孩子摔着了老师真的很自责,他们更希望孩子健康快乐再学校里面。包括在学校他们真的除了父母更希望孩子能健康成长。但是现在不得不说现在家长都是年轻化,教育理念有了很大改观,他们对老师要求的有些过了。一天给老师发n条微信让老师提醒孩子脱衣服穿衣服,要一天两次发教室温度湿度。洗手必须用温水,然后要求孩子不容许别的小朋友伤到他。其实孩子大了真的可以放手了,让他学会自己融入群体生活,这样才能锻炼孩子的独立自信。老师真的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势力,只要孩子表现好老师会看到的。不排除有的老师比较势力,但是99%真的很用心。最起码我们家孩子从上学到现在遇到的老师都很认真负责,现在是很多老师不是不管是真的不敢管。我们也是普通工薪家庭,没有给老师送礼过,但是我们家孩子各个任课老师都很喜欢,所以一定要教会孩子善良诚实做好自己,有时间可以多帮帮老师干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多参加班级学校举行的活动,按照老师要求学习。这对于孩子以后成长都是很有益处的。



君妈辰宝


笔者曾经做过15年的高中班主任、2年的初中班主任、和1年的小学班主任,几乎对所有学生都会去刻意了解其家长的具体职业;大家不要妄加揣度班主任老师的居心,其实目的说白了就是只有一个:便于更好地了解学生!那么通过了解学生父母做什么,班主任究竟想要知道什么呢?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简要分析:


首先、了解学生家庭背景,判断学生的家庭教育状况。父母职业状况是学生家庭背景的重要内容,通过了解学生父母做什么,班主任老师可以初步判定学生家庭教育的基本情况,以便于做到心中有数,对该学生做出有针对性的教育和管理策略:对于家庭教育良好的学生,班主任可以放手管理、放心批评教育,这样的孩子一般都是心理和思想特别健康的,不会存在什么偏激行为;对于家庭教育缺失或者不当的孩子,班主任需要谨慎教育和管理,该特殊对待的就必须特殊照顾,否则很容易出事,这是班主任无法承受之重!例如学生父母都是长期在外打工的,孩子一般都是跟着家里老人长大成长,不可避免的会养成各种坏习惯,班主任老师就需要多费些心思,综合考量该怎样对孩子加强具体引导和约束,不至于让孩子太任性和偏激。


其次、弄清楚学生家长职业,考虑家校共建沟通交流方式。学生的教育不仅仅是学校单方面的事,而是家校共建、甚至包括社会共建的大事情;班主任老师通过了解学生家长的具体职业,可以充分考量如何与家长建立更加适合的家校沟通交流方式,既能够方便家长的工作与生活,又能够较好地处理家校共建中的具体事宜,不至于耽误了孩子的正常有效教育!例如有的学生家长实在工作太繁忙,根本无法顾及孩子的教育成长过程,这个时候班主任老师可以创造性的进行工作,通过约谈、家访、微信私聊等方式,实现与家长的有效沟通交流,让家长及时把握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便于其与孩子沟通交流时,不至于说不到点子上去,而影响了家庭教育的效果。实际上,班主任详细了解学生父母做什么,绝大多数都是处于公心和好意,真没有网友妄加揣测的那么势利和不堪!


再者、搞明白学生家庭基本情况,为筹建家委会作充分准备。班级建设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一环,比如建立班级家长微信群、筹建班级家委会、筹办家长会等,都是为了让家长能够更好、更便捷地参与家校共建。班主任通过了解学生父母做什么,可以高效地作出安排,让班级微信群能够正常运转(让特别有责任心和空闲的家长帮助打理),让家委会有的放矢(找到一些比较热心而又能力突出的家长组建家委会,提升工作效率和效果),考虑家长会上家长发言更为典型和突出等。班主任如果不了解家长的基本情况,随便乱安排,必然容易导致工作效率低下,甚至闹出很大的笑话来,不但起不到家校共建的良好效果,反而还会适得其反,让家长和学生都感觉尴尬,直接影响到班级建设;所以,班主任去耐心细致地去了解学生父母做什么,是出于多重考虑,没有什么私心杂念,就是为了更好地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为什么有的班主任喜欢问学生父母做什么的”,并不是怀有别的不可告人的目的,而确实是特殊工作的具体需要;作为一名班主任老师责任重大,事无巨细都需要全面负责和担当,不了解清楚情况,怎么才能顺利地开展工作呢?希望大家多多理解和支持,而不是胡乱猜忌、胡说八道!


自在人生wub


有的班主任老师喜欢问学生父母是干什么,其实也不尽然向广大网友想象的那样不堪,其真实一面也有好的。

说其班主任老师喜欢问学生父母是干什么的,很多人的第一直觉就是这个老师太势力,想要根据学生父母不同的职业针对学生采取不同的态度,其实,真实情况也不尽然,其实还是有其他的目的的:

第一,根据学生父母的职业,找到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原因。比如,有的父母比较忙,孩子完全由奶奶带,孩子成绩自然而言不理想,班主任问学生父母职业,也会有针对性的对孩子父母进行谈话。

第二,根据学生父母的职业,找到更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如果父母有着大量的时间,那么班主任就会根据孩子的学习成绩,让孩子培养更多地兴趣爱好或者更好地开拓视野;如果父母缺乏时间,便会适当的压缩孩子们在家被辅导的时间。

第三,根据学生父母的职业,制定更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教育方法。比如,学校组织开展某项活动,组织开展的费用各不相同,班主任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父母职业情况,推断出收入如何,不会因为收入的过分差距,导致某些孩子心理出现偏差。

当然,我们不排除某些班主任老师问孩子父母职业是出于私人原因,或者看人下菜碟,但是我们不能因此一叶蔽目,将所有老师都归于此类,从整体而言,多数老师还是本着教育出发的,况且,现在很多学生入学时,在父母职业一栏已经有所填写,班主任老师再问的话,也只不过是省了某些翻找档案的时间而已。

总之,我们不能对教师的某些职业有所偏见,更多的应该是实事求是。


迷途远望


我只是做班主任的关于这个问题我真的想为广大的班主任澄清一下:

一:问家长是做什么的,绝对不是我们班主任的意图

首先我来说一下,其实班级统计校长的职业住址以及各种信息受教育程度,这都是学校的意思,和我们班主任没有任何的关系,我们做班主任的巴不得学校不统计这些乱七八糟的信息来减少我们的工作量。

你不当班主任,不知道统计这些信息有多么的繁琐和复杂,有的时候备课都备不好,经常要楼上楼下的跑,送各种表格,填各种信息。

二:即使问了也不是想要从家长那里得到些什么

其实学校或者老师要了这些信息,并不是想利用这些信息为一些家长从家长那里得到些什么,或者看到有哪些家长能够有值得利用的地方,就让家长来出钱出力。

这只是一个单纯的信息统计,我至今也不知道为什么要统计这些东西,但是我觉得这些东西,可能在关键的时刻或者是必要的时候,能够起到一些作用。

三:我们是绝对不会利用家长的个人信息去违法犯罪的

各位家长也请放心,我们学校是不会利用家长的个人信息或者去贩卖家长的个人信息,也不会去泄露家长的个人信息,对于各位家长的信息一定会严格的保密。

请相信我们学校或者是我们班主任有这样的职业操守,有这样的道德素质,作为教书育人的场所,是不会做那些违法乱纪的事情了

四:家长的职业有利于我们分析学生身上的各种问题

及时统计一下各位家长的个人信息,包括工作教育程度,生活环境等等,也有利于分析学生身上的问题。

同时在和家长交流的时候,因为知道家长所处的环境以及工作状态,有一些不必要的误会和语言冲突也是能够避免的,对于一些有特殊困难的家庭或者有特殊条件的家长,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和方法去对待,避免很多人心里受到伤害。

这也是我们的教育人性化的一部分,不仅要对学生人性化各样,对学生的家庭学生的家长给予人性化的对待。


宇宙最好老师


这样做有问题吗?提这问题的用意是什么?没那么简单吧?干嘛有些人总是喜欢用歪脑子去度量老师?难道老师知道父母做什么就居心不良?不见得吧?相反在工作中会更加有针对性和小心翼翼。

我多年担任班主任工作。因工作需要,对一些孩子的家庭背景也会去详细了解,这对孩子教育的开展是利多害少?因为家庭背景对孩子的影响深刻而深远?例如:很多的留守儿童,父母不在身边,由公婆看管。由于溺爱多管教少,无原则的爱,导致这类孩子出现的问题比较多。还有一类孩子的父母只顾自己的吃喝玩乐,对孩子的成长漠不关心。老师对他们的教育是否应该从根源入手?或有针对性地开展劝说和诱导?

有些人对老师得到学生家长礼节性关爱总是有些不舒服?我认为这很不正常。我也有孩子,我对老师在自己孩子身上的付出也会心存感激,甚至还会有所表示。应该很正常吧?知恩图报,礼尚往来人之常情。不必刻意针对某些群体?更不必别有用心或无限上纲上线。

老师是孩子王、穷书生,是弱势群体?懂得尊重知识的人,才会尊重老师。多数老师德才兼备,是合格的老师。若有遇见个别班主任明目张胆伸手向家长索取好处,大家要及时向校领导或上级相关部门举报。因为家长们的怯懦只会助长歪风邪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