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危機來臨時,中國憑什麼渡過難關?

2008年3月,4個月前資產規模近4000億美元的華爾街第五大投資銀行貝爾斯登,被摩根大通以2.4億美元低價收購,次貸危機首次震動華爾街。9月,雷曼兄弟銀行破產,金融危機席捲全球。


08年全球金融危機背景下,2009年世界各國的GDP陷入負增長,只有中國和極少數國家維持了GDP的增長,並且中國的GDP保持在8%以上的水平。


危機來臨時,中國憑什麼渡過難關?


中國到底是如何做到的?


危機來臨時,中國憑什麼渡過難關?


金融危機,這是多大的一個爛攤子


2008年9月,風雲突變,全球金融危機之下,中國經濟狠狠地捱了一悶棍。


金融危機造成國際消費市場的萎縮,直接傳導到出口加工型企業,外需型經濟的中國直接遭遇滑鐵盧。外需大幅收縮導致貿易出口額負增長,最嚴重的月份最高下跌29%。


2007年中國進出口總額達到21738億美元,佔32508億美元GDP的比重為66.8%。


危機來臨時,中國憑什麼渡過難關?


外貿萎縮,直接導致經濟增長放緩,GDP增速快速回落。GDP增速在第三季度跌破10%,09年第四季度更是跌至6.2%,GDP增速在1年間跌了4.4個百分點。


危機來臨時,中國憑什麼渡過難關?


受經濟影響,在M2大量發行的情況,依然在2009年出現通縮,CPI出現幾乎長達一年時間的負增長。


危機來臨時,中國憑什麼渡過難關?

危機來臨時,中國憑什麼渡過難關?


這個爛攤子,中國是收拾的?

危機來臨時,中國憑什麼渡過難關?

調控:原來調控也可以像女人的心一樣變得那麼快

——從“雙防”到“一保一控”再到“保增長”


2007年底,上頭還自信滿滿地宣告:明年我要防止經濟過熱,防止全面通脹。這時候還無限自信地追求確保經濟可持續發展,結果半年後啪啪打臉。


2008年中,目睹全球面臨的次貸危機壓力,中國將下半年的經濟任務改成保持經濟較快發展,控制物價過快上漲,要求瞬間降了一個層次。


10月,眼睜睜看著已經爆發出來的金融危機,還談什麼物價上漲,只剩下了一個任務:經濟保增長。中國宏觀經濟政策首次採用了“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來進行描述。


2007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了2008年的宏觀調控任務:防止經濟增長由偏快轉為過熱、防止價格由結構性上漲演變為明顯的通貨膨脹。


2008年7月,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了下半年經濟工作的任務: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控制物價過快上漲作為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


10月17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採取靈活審慎的宏觀經濟政策,儘快出臺有針對性的財稅、信貸、外貿等政策措施,繼續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

危機來臨時,中國憑什麼渡過難關?

財政:外面的世界不好混,只好自給自足

——發展內需,刺激消費


財政政策有多積極?積極到你想不到。在積極的財政政策指導思想下,及時果斷推出各種刺激政策,主要分為投資、稅收、補貼三大類。


投資:消費不夠,投資來湊,華麗麗的4萬億登場


根據凱恩斯理論,政府投資是刺激經濟增長的重要手段,可以直接形成有效需求和購買力。一方面政府投資以乘數級效應增加國民生產總值,另一方面通過轉移支付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從而增加他們的投資需求和消費需求。


11月,傳說流傳至今的“四萬億計劃”出臺,意圖通過擴大政府投資帶動投資需求保持較快增長。


2008年11月推出了進一步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十項措施,到2010年底約需投資4萬億元。


4萬億的投資影響有多大?來看看高鐵。2008年中國高鐵營業里程只有672公里,2009年直接翻兩番變成2699公里。


危機來臨時,中國憑什麼渡過難關?


4萬億計劃,不僅刺激了經濟,也從此開啟了中國的高鐵狂魔之路。至2019年底中國高鐵運營里程破3.5萬公里,佔全球七成。中國在高鐵界的地鐵,和中國在乒乓球界的地位是一樣的,一個詞來形容:獨孤求敗。


稅收:朋友,買房買車不?


各種減稅免稅涉及方方面面,包括但不僅限於:


汽車:減半徵收小排量汽車購置稅,


住房:暫免徵收印花稅和土地增值稅;首次購買90平米以下普通住房的,契稅稅率下調至1%;個人銷售2年以上的普通住宅免徵營業稅。


證券:交易印花稅由雙邊徵收改為對出讓方單邊徵收,稅率1‰


出口:半年內三次提高出口退稅率,覆蓋紡織品、服裝、玩具等勞動密集型產品,每次調整都有一兩個點的退稅優惠。


危機來臨時,中國憑什麼渡過難關?


補貼:回收冰箱、彩電、洗衣機、空調、摩托車


為了拉動內需、促進消費,國家可謂無所不用其極。


不僅有全國性的財政補貼——家電汽車摩托車下鄉、汽車家電以舊換新等政策,一些省、市政府還推出了消費券、培訓券、旅遊消費券,以此來“誘惑”消費。


譬如南京通過搖號的方式向市民發放旅遊消費券,可在指定的消費點抵用同等額度的消費費用。


這些補貼手段雖然感覺有點莫名其妙,彷彿商家促銷一樣,但覆蓋了居民耐用消費品的主要品種,惠及全體城鄉居民,廣泛地促進到消費。


危機來臨時,中國憑什麼渡過難關?


危機來臨時,中國憑什麼渡過難關?


危機來臨時,中國憑什麼渡過難關?

貨幣政策:發錢了,發錢了

——降準降息放信貸


為了增加市場貨幣供應量,擴大投資與消費,

五次下調金融機構存貸款基準利率,四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還有一系列的信貸投放。


2008年9月-12月連續進行下調操作,4個月,存款準備金下調2.5個點,到年末準備金率下降到15%;1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下調2.16個百分點,由7.47%下降到5.31%。


危機來臨時,中國憑什麼渡過難關?

另一方面配合4萬億元投資計劃,擴大信貸投放,2009年全年新增貸款9.6萬億元,增長近1倍。


其中對老百姓影響最大的,就是加大自住型和改善型住房的信貸支持。對開發商,房地產項目最低資本金比例由35%下調到20%。對於購房者,自住型住房貸款利率七折優惠,最低首付款比例由30%降至20%。


那時候幾乎是只要你是個人,你都買得起房。如果你沒買房,對不起……


危機來臨時,中國憑什麼渡過難關?

其它:民生與產業調整


為了保持社會經濟發展環境的穩定,除了加強公共財政社會保障、醫療等方面的支出外,還推出十大重點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以及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


鋼鐵、汽車、船舶、石化、紡織、輕工、有色金屬、裝備製造、電子信息以及物流業,這十個行業佔全部工業增加值的比重接近80%,佔GDP的比重達到1/3,規模以上企業上繳稅金約佔中國稅收收入的40%,直接從業人員約佔全國城鎮單位就業人數的30%。


但大多數的產品都處於國際產業分工體系的低端,大而不強,產能過剩矛盾突出、規模化和集中程度低、創新能力薄弱,

即使沒有金融危機,這種粗放型發展方式也難以為繼。


這些結構性政策,著眼於影響我國經濟長期發展中的薄弱環節,大力推動產業結構的整體調整,為經濟的長期穩定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基礎。民生工程、農村基礎設施、重大基礎設施,醫療衛生與文化教育、生態保護以及自主創新與結構調整成為投資的主要方向。


危機來臨時,中國憑什麼渡過難關?


危機來臨時,中國憑什麼渡過難關?


積極擴張的宏觀政策在危機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發達經濟體經濟復甦乏力的時候,我國GDP增速在2009年第一季度觸底後持續回升。


危機來臨時,中國憑什麼渡過難關?


但是,貨幣的過度擴張,也造成了後期巨大的通脹壓力。此外,基建不斷,還有一些奇奇怪怪的比如XX下鄉、旅遊券之類的促進消費政策,帶來了產能過剩的後果,這讓寬鬆貨幣政策下的資金無法流入實業市場,只能流入金融市場,比如股市房市等等,加劇了通貨膨脹,最關鍵的是,

我買不起房了。


2015年提到的“三去一降一補”,就提到了去產能、去庫存,產能和庫存的過剩,金融危機的這波刺激得背上一個鍋。


2010年,CPI極速上升,中央隨即明確了宏觀調控由“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轉向“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把穩定物價總水平放在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


危機來臨時,中國憑什麼渡過難關?


上個月的LPR降息,出乎很多人的意料,5年期LPR只下降了5個基點,或許就是吸取教訓,避免用力過度,小幅度降息,用溫和的手段文火慢煮。


危機來臨時,中國憑什麼渡過難關?


中國在08年的應對措施中,財政政策佔了主導地位,通過刺激投資,從而恢復市場經濟的穩定。當然,上頭及時的調控,是能取得預期調控效果的最重要保障。


雖然並非沒有後遺症留下,但如果政府不調控,任由金融風暴肆虐,後果只會更加嚴重。


危機之下,先度過難關,傷口可以留待以後慢慢去痊癒。我們都知道有些措施長期來看未必是好手段,但畢竟要先過了今年再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