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7 《史記-秦本紀》記載秦人三遷天水-關中的合理性探析

《秦史旁通》第一期。

(不定期發表,敬請期待)

《史記-秦本紀》記載秦人三遷天水-關中的合理性探析

天水政區圖

秦王朝二世而亡,原因至今是大眾討論的熱點。但是歸因於商鞅變法或者是那個時期的解釋為多。這種看似是正確的觀點其實是錯誤的。因為我們只是看到了秦國因商鞅變法帶來的變化,而忽視了商鞅變法的歷史前提帶給秦國及後來的秦王朝的歷史繼承性的一面。換言之,我們是因為司馬遷史筆而將秦人的歷史割裂了。可是有意思的是這是我們後代人的看法,特別是漢代腐儒們對於秦國滅亡的原因。而司馬遷本人倒是對秦人從一開始就寫起來的。司馬遷是強調了秦人歷史的連續性的。

歷史是人類不斷的活動的結果。所以,連續性,必然是歷史的基本特徵。對於秦王朝的滅亡的基本原因,我們也只能去秦人早期的源頭去尋找,才能找到。

當然我也反對將早期秦史和後來商鞅變法之後的秦史對立的看法,認為二者沒有關係的觀點也是錯誤的。無論早期的歷史多末玄妙,其中的蛛絲馬跡,仍然讓我們看到了歷史變遷的那些關鍵節點的合理性、科學性。

當然,由於秦人早期的落腳點是今天天水地區,所以先簡單介紹天水的自然地理情況:

天水,甘肅省下轄地級市,位於甘肅省東南部,毗鄰關中平原,是關中平原城市群重要節點城市、關中——天水經濟區次核心城市。天水曾名上邽、成紀、秦州。是秦人、秦早期文化的發祥地。有3000多年的文字記載史和2700多年的建城史,公元前688年秦國在此設立了邽縣和冀縣,是中國歷史上建城設縣最早的地方。天水市下轄2區5縣,總面積1.4325萬平方千米,總人口382.9萬,其中常住人口335.49萬(2018年)。

《史記-秦本紀》記載秦人三遷天水-關中的合理性探析

天水城區地形圖

《史記-秦本紀》記載秦人三遷天水-關中的合理性探析

天水城區衛星圖

《史記-秦本紀》記載秦人三遷天水-關中的合理性探析

天水衛星圖

天水境內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海拔在1000-2100米之間,天水北部為黃土梁峁溝壑區。渭河及其支流橫貫其中,形成寬谷與峽谷相間的盆地與河谷階地。土壤在河流和溝谷區為衝擊、洪積物形成的淤澱土、草甸土,經過開墾耕種熟化而形成以黃綿土、黑壚土為主的耕作土壤。土層深厚,山塬開闊,是糧、油、菜、果主要生產區。

天水市屬溫帶季風氣候,城區附近屬溫帶半溼潤氣候,蘇城—立遠一線以南屬於北亞熱帶,年平均氣溫為11℃。無霜期185天。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為22.8℃;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為-2.0℃。每年9月至11月,是天水市全年最佳旅遊季節。 年平均降水量491.7毫米,自東南向西北逐漸減少。南部亞熱帶林區年降水量為800—900毫米,中東部山區雨量在600毫米以上,渭河北部不及500毫米。年均日照2100小時,渭北略高於關山山區和渭河谷地,日照百分率在46—50%,春、夏兩季分別佔全年日照的26.6%和30.6%,冬季佔22.6%。

天水市境內渭河流長約280千米,沿河接納流域面積1000平方千米的支流有榜沙河、散渡河、葫蘆河、耤(藉)河、穎川河、東柯河、牛頭河。還有嘉陵江支流白家河、花廟河、紅崖河等。長江流域的西漢水縱貫天水西部。

考古挖掘證明在殷商和西周交界的時代我國北部的氣候是非常的溼潤的。也就是說比現在氣溫應該還高,而且溼潤。在西北內陸地區有亞熱帶氣候,足見天水地域之好。秦人遷徙到此處是經過了慎重考察之後的決定。自然也是正確的合理的。氣候和土壤、眾多的河流帶來的豐沛水源,都極為有益利用農業耕種。

《史記-秦本紀》記載秦人三遷天水-關中的合理性探析

東北部綠色很多。

當代我國關於秦國人的來源,由於地下考古的證據,越來越傾向於東來說,即秦國的公族,也就是秦人的核心貴族階層是來自於東方的,今天山東的某個地方。

《史記-秦本紀》記載秦人三遷天水-關中的合理性探析

(早期秦墓發現的地方)

雖然不能完全確定,但是依據,司馬遷《史記》中充滿神話色彩的記錄,秦人西遷可能至少經歷了三次大規模的行動。

第一次乃是在殷商時期,是在西周滅紂之前,《史記秦本紀》:

中潏,在西戎,保西垂。生蜚廉。蜚廉生惡來。惡來有力,蜚廉善走,父子俱以材力事殷紂。周武王之伐紂,並殺惡來。

這個記載很有意思,說的是蜚廉善走,類似當代的劉翔這樣的人。其實這裡的信息就是他們還不會駕馭馬匹,否則何以拿善走來吹牛?人再能走,也快不過馬啊!可見,雖然是有神話色彩,但是這個善走而不善騎馬的記載卻是很有價值的。足以讓我們認可秦人極可能在武王伐紂之前秦人已經來此了。司馬遷的這個記錄是非常具有慧眼的。如果對比之後的造父會趕車,而非子懂養馬,就知道此時的善走,那是一個時代的特點。

從善走作為要點記載看,說明當時這支東方的秦人內部還沒有大牲畜,這就意味著內部的階級差別也極小,分明是早期的原始部落,原始共產主義時代。這點與當代在天水挖掘的秦人早期墓葬所體現的階級差別極小是吻合的。

另外,西周能夠滅商當然是早就聚集了力量的,不可能驟然就將商滅了。而在這之前,周和商當然要有矛盾,殷商又怎麼能不制約防範周人?而防範的方法之一就是在周人的勢力範圍內安置自己的勢力進行監督。其實就是殖民。同時這些殖民還要起到軍事監管的作用。這個做法是後代我們常見的。比如始皇帝就往南方五靈地區、齊國琅玡地區遷徙人口,都有對當地進行軍事佔領的意思。後來的漢武帝在北方沿著長城沿線大規模移民,這些移民當然也有軍事防禦的功能。後來前秦苻堅在肥水之戰前為了控制今天的河北地區——這裡是慕容前燕的勢力範圍。可以說這種理由調動秦人從山東遷徙到今天關中地區,是非常有可能的。特別是在天水地區這個地方。從我們後代看,天水也一直是西北地區的重要戰略節點,是關中西上甘肅、四川、青藏高原的重要路口。比如,西漢時期,李廣等都出自這裡。東漢的隗囂長期盤踞在這裡威脅東漢政權。諸葛亮收姜維不也是在說明此地非常關鍵嗎?這麼重要的地方,當然得派自己最放心而且是最有戰鬥力的部隊來駐紮!這也是惡來兄弟和商紂王好,為什麼反倒被派到這裡來的原因。此外,這裡也是周人早期的發祥地。秦人佔據了周人早期的發祥地,這對今天人來看幾乎是一種侮辱性的行為,絕對是一種高壓態勢下才可能出現的情況。如滿清入關後東三省就成了禁區,其實是一樣的道理。也就是說作為周人的早期發祥地,你一個東方來的異族再次佔據,分明是欺人太甚!但是,這與晚清日俄在東北肆意橫行一樣,秦人仗著殷商的支持就可以這麼作,因為他就是來監督防範你的!所以,為什麼秦人祖先到天水?我想作為殷商的派駐的對關中大發展的周人的軍事監督是最為合理的說明。

從武王伐紂卻殺惡來的細節看,既然要東征今天的安陽地區,那麼,作為關中長安地區的周武王首先要拔掉背後的釘子,所以,我想殺惡來其實就是這樣的戰略作用。否則,武王何以能安心東征呢?

因此,秦人來天水不是偶然的,是必然的。反過來看秦人在西周立國前就來到了今天的天水地區也是合理的,甚至是必然的。

之後,第二波次,我們當然無理由反駁就是由於西周打敗殷商,建立周朝的封建天下,要搶佔原先殷商舊族勢力的地盤。特別是要把商王的親近勢力遷走。這也就是為什麼會必然有秦人再次西遷的邏輯。

接下來我們看:

蜚廉復有子曰季勝。季勝生孟增。孟增幸於周成王,是為宅皋狼。

這個記錄,如果聯繫到苻堅幸慕容衝其實就理解了。所謂的孟增幸周成王,這分明是說這個孟增是以被戰敗的奴隸的身份——雖然自身可能是秦人部落王子——為周成王所幸!這是秦人歸順投降周人的標誌!漢武帝為什麼幸韓嫣?韓嫣是當年的戰敗的韓王信的後代啊!所以,孟增不過是慕容衝、韓嫣之流!

而在這之前,蜚廉還帶軍隊為紂王去討伐不臣之族,可是歸來的時候,紂王已經被武王殺了。但是這個人還來在霍泰山這個地方向紂王的鬼魂彙報工作。這當然是在說明,蜚廉家族和這個地方有某種聯繫。霍泰山就是山西南部的太嶽山脈,其主峰為霍山。

太嶽山,主脈呈近南北方向展布,北起介休,南至洪洞,延伸約80公里,與大地構造上的霍山背斜相吻合。山體走向近於南北,北段主峰和主峰附近山勢最為挺拔高峻,海拔2300-2500米,南段次之,中段較為低緩,海拔1500米左右。另外,其北接平遙、太谷東南部的山地,方向雖折轉北東,然可連為一體,東北和與太行山脈相接;向南以低緩山地斷續延伸至沁水縣北部,與中條山相接,皆應屬太嶽山餘支,《禹貢》所謂雷首(中條山)至於太嶽即指此也。另外,向東並列於漳河西岸、分佈於長治市西部的的大部山峰一般也歸入太嶽山系的範圍。山脈總長南北200餘公里。在行政區劃上,隸屬於山西省晉中市南部、臨汾市東部、長治市西部,跨平遙、介休、沁源、安澤、古縣、霍縣、洪洞、浮山等縣。在地形上,太嶽山脈縱貫山西省中部呂梁山、太行山間,組成太原盆地與臨汾盆地東部屏障。其實最為核心的是跨過太嶽山脈,西部進入晉西南,只要過了黃河就是關中了。在戰略上當然是阻擋和近攻今天關中的戰略要地。

可見,此山覆蓋的範圍正是殷都安陽所在地區,其實就是商王的核心區。既然殷紂王已經死了,那麼,只有在這裡,來回報工作,他才可能聽到。因為這霍泰山是當地的主山峰,所以自然是接近上帝最好的位置。因此,古來這裡被稱為“鎮山”。後來的的祭祀五嶽的歷代竄逃其實就是這麼來的。

之所以寫這些就是說隨著秦人的宗主——商王的失敗,秦人當然也失敗了,只能另換主人。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從山東地區再遷徙一批人去關中天水,這是板上釘釘的事情——新興的周王朝要將殷王朝的死黨的勢力遷徙到邊疆地區去,留下好的地方給自己人。後代元朝清朝初年都搞過大規模的圈地養馬一類的事情,其實就是例子。原先的農民只能背景離鄉了。

皋狼生衡父,衡父生造父。造父以善御幸於周繆王,繆王以趙城封造父,造父族由此為趙氏。自蜚廉生季勝已下五世至造父,別居趙。趙衰其後也。惡來革者,蜚廉子也,蚤死。有子曰女防。女防生旁皋,旁皋生太幾,太幾生大駱,大駱生非子。以造父之寵,皆蒙趙城,姓趙氏。有非子居犬丘。(《史記秦本紀》)

可見,這裡幾乎等於說蜚廉成了秦人的始祖。此處居犬丘極可能是第三次遷徙。

但是這次遷徙,留下的問題就是秦趙一家。其實這點,我覺得很難被認可,因為春秋時代,還是女方才有姓,男子是沒有姓的。而司馬遷的史記最大的問題就是創建了一個父系的傳承歷史。另外,我覺得秦趙一家既可能是與秦始皇本人母親出自趙國有關。真正的秦趙一家在秦始皇這裡是最為合理的解釋。而歷史上,用後來的結果來解釋之前的情況其實是個非常普遍的方法。這個方法還很科學。如果秦國人據此為始皇帝而修改或者從新編輯歷史,為司馬遷所用,那麼,秦趙一家是很可以得到合理解釋的,即為什麼秦趙這對戰國宿敵卻是一家子?

當然這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到了周穆王時期這個家族開始善於駕馭馬車,而後其家族的一支,也就是非子這一支遷居到犬丘,並且很會養馬了。這就意味著,從西周之前的善走完全轉型到了會養馬和駕車的民族了。其實既然會駕車而養馬,那麼頗為具有遊牧民族的生活習氣,此時如果再有遷徙的事情,那麼也就更自然了。遊牧的生活本來就是需要遷徙的。而這點的最為科學的背景是當時自西周中後期我國北方出現了一個很長時間的寒冷乾旱期,對北方的農作物和經濟結構必然要有影響。所以到此,本來是以種粟為生的秦人就轉型到了遊牧民族,或者說是二者的交叉生活方式、生產方式。在文化上有了新的特徵。從這個自然背景講,穆王之後,如果繼續有秦人西遷,也很正常,不一定非要和秦趙一家這樣的父系語境下的故事編織在一起。

而我們現在大體都認非子為秦人之祖,雖然沒有考古的證據這個人真的存在,可是其會養馬帶來的根本的生產方式和文化轉型則是非常具有標誌性的,而且也吻合當今的自然調查結果。

由種專家的部族轉移到以畜牧為重要的內容的部族,——必然依然包含農業,絕不會放棄農業的,只是開始了農牧二元的產業政策了——這種新的經濟結構,必然使社會出現新的面貌,體現出新階段的特徵來。這個時候讓非子作為秦人的真正的始祖的證據就非常的充分了。而秦人畜牧和農業兩類產業一起發展的特色也就成為秦人的基本特徵。畜牧業使其強健直撲剛猛,充滿了戰鬥的精神,而農業則使其文明趨向於周文明的先進的禮樂文化。

這點與晚唐時期的沙陀李克用的小王朝極為相似。居於代北,馬匹不缺,糧食也有。當後唐遷徙到洛陽,戰馬就缺乏起來。之後的遼國其實也是如此的。邊塞的農牧二元的經濟結構使秦王朝的先祖秦人充滿了強大的發展空間。

如果看看阿保機,就該理解非子養馬而為秦人之祖是多麼的合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