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7 二胎,生還是不生?想清楚這些就不糾結了

上週,我有篇文章裡寫了末尾有個好消息要分享,結果嘩啦啦都是留言以為我有二胎了。從去年下半年開始,一直會源源不斷會收到大家的留言,大J,你什麼時候要二胎啊?你學了那麼多育兒知識,再來一個繼續實踐吧,哈哈。

要不要二胎,點播率那麼高的一個話題,那我今天就來說說我的想法吧。談到這個話題,我閨蜜算是個典型的搖擺派,之前已經決定不要二胎了,最近聽聽大家出的主意,每一條似乎都很在理,又開始糾結了,問我說,到底要不要呢?是不是要生還是趕緊生啊?據說兩個年齡相差太多也不好。

二胎政策開放了,一大批朋友的孩子估計也和小D差不多大了,估計現在很多一批人都和我閨蜜一樣,在左右搖擺,二胎到底要不要?

對我來說,這個決定的答案一直很簡單,我想要,我老公也想要,那就要。不是我們覺得應該要,或者別人覺得應該要。但難就難在,我們這一代大部分人從小都是活在“應該”的環境下。讀書時要成績好,畢業後要進入一個體面穩定的工作單位,28歲前要嫁人,30歲前要生孩子。於是,似乎順理成章的,生了第一個孩子,在他3歲前要再生一個。

二胎,生還是不生?想清楚這些就不糾結了

別把對人生的期待從“自己”轉嫁到“二胎”

我遇到過很多父母,就像我閨蜜一樣,本來已經打定主意不要二胎了,一聽其他長輩或者二胎父母說,“等你老了,兩個孩子輪流照顧,養老壓力沒那麼大”;“兩個孩子容易帶,就辛苦兩三年,之後他們就能自己玩自己了”,就開始搖擺了。

這就回到了到底為什麼要二胎的原點了,如果我們只是因為這些想法而動心,那我的建議就是先暫時不要。所謂“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當我們把“二胎”當作“救命稻草”來改善我們目前狀況,那很多時候我們都會失望的,因為沒有一個孩子會按照我們預期成長的。

如果你無法從自己身上找到生活的意義,你也無法從孩子身上找到。養育孩子是一份承諾,一定是需要父母狀態好的前提下做好準備進行的,企圖讓孩子來幫我們解決現狀的“麻煩”,這對孩子來說不公平,對我們來說也是不切實際的幻想,千萬別把對人生的期待從“自己”轉嫁給“二胎”。

二胎,生還是不生?想清楚這些就不糾結了

別把相關性當成因果性

另外一種說法也是很普遍的,“一個孩子太寂寞了,兩個以後可以有個伴;;一個孩子容易自私自我中心,兩個孩子性格更好”。目前為止,沒有任何研究是斬釘截鐵有這樣結論的。我們總是把相關性錯當成因果性:A性格自我,他是獨生子女,並不意味著獨生子女都是性格自我。

目前有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一個孩子的性格除了天生氣質外,其他都是和養育人有很大的聯繫,從小怎麼被對待,如何被教育,這些才是關鍵因素,和是否有兄弟姐妹並沒有太多直接聯繫。我見過獨生子女很懂事的,我也見過有兄弟姐妹但也很熊的,這個鍋“獨生子女“不背。

做了一張圖,幫助大家更好理解相關性和因果性的區別

二胎,生還是不生?想清楚這些就不糾結了

撇開這些外界干擾因素後,我們不妨再想想影響自己的因素。從我角度,我是從這幾個緯度來看待的,我們的生活狀態、我們的未來發展、我們的財務情況、我們的心。

我每次做很多重大決定時,都會去想象一下未來五年對我的影響,然後看看我是否可以接受?我是否還是發自內心的願意甘之若飴?

我們的生活狀態

孩子的出生對於一個家庭的生活狀態有著巨大的改變,首先需要保證父母的狀態調整好了,大寶的狀態也是穩定的,這是前提。同時,經歷過頭胎,每個媽媽應該都會深刻認識到,育兒道路上的支持系統太重要了。

我指的“支持體系”不一定非要像有些文章裡說的,必需有個給力的老人才能要二胎。每個人真正覺得被支持的點是不同的。比如我,當年決定要做全職媽媽之前,我想象過,儘管我再愛再愛我的女兒,我肯定無法做到24/7一直和她黏在一起。很多“老”朋友一定記得我曾經分享過,我當時和老公提過一個要求就是,全職媽媽也是一份工作,我會展現自己的職業素養,但同時我也需要一年兩次的年假,這是讓我覺得被支持的點。

心累比身體累更磨人,生二胎之前要考慮一下,你覺得被支持的點是什麼?你的丈夫或者家庭在頭胎時給予了嗎,之後還會繼續給予嗎?

二胎,生還是不生?想清楚這些就不糾結了

我們的未來發展

這又是一個老話重提了,任何的決定都不該有“犧牲”的感覺。

我見過很多家庭之前老大是長輩帶,但因為有了老二後,老人家太累了。而很現實的,老二出生必定多了很多花費,很多家庭不能有自由可以多找一個保姆,於是很多媽媽就選擇做全職媽媽了。

每個人的成就感來源是不同的,而一個人的幸福感直接受影響的就是每天早晨醒來的第一個感覺。有的人會因為自己被孩子需要而動力滿滿,但也有很多人就是雙休日都盼著去上班。這沒有對錯,是每個人的不同。但我們在計劃二胎時,需要把自己這一點考慮進去。

閉上眼睛想一想,如果未來三年,真的萬不得已,你需要不工作,每天在家和一個小生命混屎尿屁,你的感覺如何?

二胎,生還是不生?想清楚這些就不糾結了

我們的心

財務這塊我就不展開說了,儘管我也同意所謂“富養”一定不僅僅是靠錢養,但經濟一定是上層建築的保障,養孩子一定是費錢的。這是每個家庭不得不考慮的因素。

“我們的心”這一點是我最想談的。二胎到底要不要,其實真的想的都已經生了或者在備孕了;真的不想的,也完全不會打開這篇文章看。之所以有那麼一批總在猶豫糾結的人,其實心裡就是有個結,讓我們不敢輕易作出這個“Yes or No”的決定。

但很多時候,心結都是因為我們被太多外界因素所束縛了,而忘記怎麼去了解內心真正所想。如果上面這些所說的都無法幫助你做決定的話,不妨問問自己,“如果不考慮那麼多現實因素,我們真的想要老二嗎?”

我問過我自己,也和老公討論過,目前階段我們不想要了。以後呢?我們不確定,但唯一確定的是,當我們想要的時候,我們一定是準備好的。

即使你們告訴我,那時我是高齡產婦了,那時兩個孩子年齡相差太大,但沒有什麼比“我們想要,我們準備好”更重要的。

只要有這點,什麼時候要二胎,都不是問題,因為準備好,我們就有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的底氣,就像我們帶一胎時的承諾一樣。

二胎,生還是不生?想清楚這些就不糾結了

我曾經分享過學齡前的孩子最重要養育重點之一就是對自己負責(學齡前完成這三件事,遠比認識多少字,會多少算數重要!),很多孩子因為從小不被賦予自己做選擇的權利,也就學不會負責。

將自己想做的事,一一實現;對自己不想做的事,堅定說不。選擇自己愛的事情,同時也能愛自己所選擇的決定,這樣才能擔得起“負責”兩字。這點對孩子重要,對我們同樣也重要。

學會離這個世界遠一點,我們才能離自己的心近一點。

P.S. 如果哪天我真的決定二胎了,一定會單獨寫一篇文章分享給大家的,絕對不會是文末有好消息這樣的(吐舌頭~~)

點擊標題直接閱讀

1、一些養育問題的選擇題怎麼做決定

  • 人生的每一個分岔路,如何做出最好的選擇?

  • 早教值得去嗎?去不去上早教差的真不是錢

  • 教育孩子,在管和不管之間,還有一個選擇

  • 孩子,我是那麼愛你,所以才選擇殘忍

2、對於外界評論的自我修煉

  • 想培養與眾不同的孩子,請先教會孩子接納不同

  • 擋不住別人說你的嘴,但可以在心裡織一張有力量的網

  • 當媽媽這幾年,你可曾有過羞恥感?


大J,座標紐約,曾經知名外企經理,現全職媽媽,分享在美國學到的育兒知識,沒有理論翻譯,只有在兒醫指導下的實踐心得和運用企業帶人智慧的聰明育兒方法。暢銷書《跟美國兒科醫生學育兒》、《跟美國幼兒園老師學早教》的作者,微信公眾號:大J小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