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员工不会表达:管理者应避免沟通误区,做好7个方面的系统培训

做领导者和做你自己是同义词。就这这么简单,也是这么困难。 ——沃伦·本尼斯

在汇报工作时,领导一旦遇到嘴笨、逻辑思维混乱的下属,即便脾气再好,也难免会心烦意乱:“你到底在说什么?”“请你搞清楚了事情的状况再来汇报!”这些对下属全盘否定的话,不时会从领导的嘴巴里面蹦出来。

一旦领导发火,下属心里愈发紧张、失落,再也提不起精神继续汇报工作;即便再继续也只能说些皮毛,没法进行深度沟通,这种局面对双方都是有害而无益的。

作为管理者,最不明智的做法就是对任何事情都太过较真,这样全盘否定下属的努力。


员工不会表达:管理者应避免沟通误区,做好7个方面的系统培训

做一个情绪稳定的管理者。


一、如果下属汇报坏消息,请认真听完事情的来龙去脉。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常在职场混,难免会听到一些不尽如人意的消息。一件糟糕的事情能够传到管理者的耳朵中,说明这件事情在底层已经难以控制,所以管理者越早知道问题,对控制事态的发展越有利。

今年,杨毅主管的楼盘样板房装修所需要的软装采购出了一个大问题。他在跟供货商电话对接的过程中,对方有问有答,但是交货日期临近,对方才明确告诉他,有一部分货恐怕不能按期交付。

原来,对方采取的是在电话中报喜不报忧的策略,而杨毅因为工作上的事情太多,无暇抽出时间去现场验货,从而延误了整个工期。

杨毅思来想去也没能想到保证样板房如期交工的办法,他不得不把事情跟分管领导汇报。杨毅如实汇报后,领导勃然大怒道:“你还能不能干了?一点小事被你干成这样!”

分管领导是暴脾气,杨毅敲开他办公室门的时候,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可还是没料到他会大发雷霆。

杨毅心里有些懊恼,心想:如果听其他同事的话,不把这个坏消息告诉他,大不了发展到最后大家一起承担后果;我只是一个小小的办事员,能受多重的处罚呢?


员工不会表达:管理者应避免沟通误区,做好7个方面的系统培训

做一个善于倾听的管理者。


杨毅本来是寻求帮助的,他之所以把坏消息告诉领导,还不是希望领导能整合更多的资源来弥补这一损失。可是,领导发火显然只是在图自己一时之爽,一味地使用批评的语言打压杨毅,到最后甚至演变到侮辱他的人格。

杨毅再也没心思继续汇报,不管对方问什么,他都是随便应付,不做详细的解说,他已经做好了承担所有后果的准备。

试想一下,假如分管领导能够调换一下思路,压住自己的脾气,先给杨毅一个把问题讲述明白的机会;然后调用一切资源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待窟窿被补住再去追究相关责任。那么,这不仅避免了一场更大事故的发生,还收买了下属的心。

杨毅之所以选择将坏消息上报,是因为他已经意识到自己工作上的失误,心里产生了强烈的愧疚感;如果这时候领导不批评他反而给他一些安慰,这才是一个真正有同理心的领导。

所以,当下属向你汇报坏消息时,即便你内心火冒三丈,想将下属臭骂一顿,也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让对方把话说完,你才能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

而作为下属,也要牢牢记住飞索半导体公司首席执行官约翰·凯斯波特说的这句话:“如果你有坏消息,那么你最好一开始就告诉我,快说完。你最不想发生的事情,就是在你告诉我之前已经被我自己发现了。”

工作中出现错误不可怕,可怕的是掩盖错误,延误查缺补漏的好机会。把脾气发出去是本能,把脾气压下去是本事。生存带给人类最大的进步之一,是面对困难和危险时不再用本能对抗,而是去思考最有效的解决办法。


员工不会表达:管理者应避免沟通误区,做好7个方面的系统培训

把脾气发出去是本能,把脾气压下去是本事。


二、当下属的汇报不知所云,要心平气和地提醒下属说重点。

干得好不如说得好,能够跟领导头头是道地汇报工作,显然是一个重要的加分项。然而,很多人滔滔不绝地表达完来龙去脉后,让人不知所云。

马主任新官上任三把火,挨个找部门同事谈话。乐飞作为部门最资深的员工,他打算谈谈公司的待遇问题——物价涨了好多,他的工资3年没涨过,之前有很多员工都因此跳槽了。

只是,乐飞不是一个会说话的人,因为内心太过激动,说出的话语无伦次——从自己刚入职的情况说起,中间穿插了许多离职员工的故事,他还一直强调自己对公司的忠诚和爱。

马主任见乐飞激情昂扬,也多少明白这兴奋的背后肯定有让他不满的地方,所以耐心地听着他的讲述,中间暗示他“说话抓重点”,可他依然不得要领。

于是,马主任放弃拐弯抹角地进行暗示,直截了当地说:“乐飞,你有什么要求请直接说出来吧,我能帮一定帮;不能帮也会想办法把问题传达给上级领导,争取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

乐飞羞得面红耳赤,弱弱地道出了自己的心思:“我已经3年没涨工资了……”

对于一个情商不高的员工来说,最大的优势是直接说出内心的需求,保持自己行为的透明度,这是在职场上制胜的重要法宝。



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当你想要描述一件事情的时候,不需要做过多的铺垫,最好在聊天开头的5分钟之内说清楚。管理者遇到不知所云的下属,不要对他们进行全盘否定,一个不善言辞的人极有可能是一个实干家。在谈话中心平气和地引导对方说重点,也体现了对他的包容。

擅长做汇报的人,一般都能熟练使用“5W2H原则”。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美国陆军兵器修理部首创的,简单、方便、易于理解。如今它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管理当中,对于决策和执行性的活动方案制订非常有帮助,有利于全盘考虑问题。

Why——要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原因是什么?

What——做什么?做这件事情要达到什么目的?需要做什么工作?

Where——在哪里做?从哪里开始入手比较好?

When——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提交?什么时候是最好的时机?

Who——谁来完成?谁来配合?谁来承担责任?

How——怎么做?具体的实施步骤是什么?怎样才能提高工作效率?

How much——做到什么程度?需要产生多少费用?质量如何?

作为管理者,不妨系统地对下属进行培训,让他们按照这一方法来做汇报,如此就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废话。


员工不会表达:管理者应避免沟通误区,做好7个方面的系统培训

做一个善于整理、分析、总结语言碎片的管理者。


三、当下属的汇报文不对题,领导要通过总结性用语串联关键词,整理谈话内容。

如果在工作中不能与下属顺畅地交流,除了埋怨对方的不配合,同时也要检讨一下是不是自己交流的方式不对。比如,提问的方式不能很好地从零散的信息中提炼自己所需要的内容,做交流过程的主导者。

周三上午,张文到老板办公室送资料,却被临时抓住谈话,主要是围绕办公室风气问题展开。老板问:“最近办公室的风气怎么样?大家的状态如何?”

没有丝毫准备的张文一下子慌了,支支吾吾地说:“我不知道,我不清楚,我说不出来……”

公然拒绝回答上司的问题,不管你有多么冠冕堂皇的理由,都是不敬业的表现。好在老板并没有上纲上线,而是循循善诱地引导:“这么一连串地拒绝了我,也就是说有一些问题你害怕跟我说,对不对?”

张文心跳加快,低着头说:“不是。我感觉我们都挺好的,每天早早来到办公室,埋头干活,没人讲话……吃饭的时间吃饭、午休的时间午休,节奏踩得都很准;下班后值班的同事留守,其他同事有时候加班,有时候也能准点下班……”


员工不会表达:管理者应避免沟通误区,做好7个方面的系统培训

做一个善于高效沟通的管理者。


老板问:“让我们来确认一下,你的意思是大家都能按部就班地开展工作?”

张文说:“是的,每个人都知道自己做什么,大多数情况下是这样的。不过,我也不了解他们的工作,因为交流得也不多。不过,前几天听说前台接到过一个投诉电话,说办公室一屋子的人都在,却没人主动接电话。”

老板呵呵一笑,说:“听了你的这些回答,我感觉行政中心的年轻人太死气沉沉了,对不对?”

张文默默地点了点头。

就这样,老板通过总结和把握谈话中的关键词,套出了公司的很多真实情况,这是他从老到的下属口中绝对听不到的信息,也给他的决策判断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依据。

遇到答非所问的下属,老板确实苦不堪言。如果能在谈话过程中使用“也就是说”这类总结性的用语,对下属进行引导;他们就能够意识到本来的目的,让谈话朝着既定的方向发展。

上下级做到有效沟通,领导才能获得下级的尊重,了解公司内部运营的真实情况。

在日常交流中,不管下属的表现有多糟糕,领导都不要轻易地全盘否定他们。他们现在仍不够强大,但是最起码他们曾经为了梦想而日日夜夜努力过。领导需要想方设法地对下属加以引导和教育,这样才能帮助他们更上一层楼,为公司的发展添砖加瓦。

作者:杨祖如 《不懂心理操控,你怎么带团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