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没有中国茶,工业革命也许就不会发生

新冠肺炎的疫情还在发展中,对于如何预防新冠肺炎人们是最为关注的。

日前,浙江省疾控中心官方微信发布的一篇题为《茶水可杀灭并有效抑制细胞内新型冠状病毒复制》文章中的实验数据显示,以茶多酚(包括儿茶素)为主体的茶水,在体外培养细胞中,对新型冠状病毒具有良好的细胞外杀灭与细胞内增殖抑制作用。虽然这只是研究人员的一组研究数据,但作为我国上千年来一直使用的健康饮料,茶水确实具有防病、治病与养生的功效。

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油盐酱醋茶”。虽然茶已成为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元素,但你是否知道生长在原始森林中的茶树是如何与人类真正相遇的?它又如何改变了世界?在《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四川科技出版社)一书中就对茶的前世今生进行了非常细致地解读。文中提到,尽管茶叶并非工业革命的诱因,但它在英国广受欢迎,而随着新式茶叶的出现,购茶变得越来越方便,这也大大推动了英国的工业化进程。

没有中国茶,工业革命也许就不会发生

◆漫长的孕育

森林养育了众多树木,有这样一片森林,因为孕育了一种树木而被人们铭记。这种树在密林中看似普通,它开白色小花,四季常绿。它没有甘甜的果实,却牵动全球60多个国家的经济,影响着30多亿人的生活,它的名字是茶树。

茶树与人类可能有无数次擦肩而过,而第一次的真正相遇,或许与森林里的哺乳动物有关。有一种猜测认为,人类曾看见猴子采食这种树叶,于是模仿着以这种叶子为食。

我们已经无法回到千万年前的那次相遇,但是仍然能从一些古老民族的生活中得到启发。云南西双版纳的基诺族,被称为“吃茶的民族”,这里也是茶树起源的中心地带,沿袭着一种“凉拌茶”的饮食习惯。

在劳作休息间隙,基诺族人利用茶园周围的可用食材,为自己补充能量,能振奋精神的茶叶自然成了食材的一种。基诺族人是采集植物的高手,能找到的食材达到四五十种。他们将这些食材放在竹筒中舂碎,在其他香料的辅佐下,茶叶变得美味可口。这是人类在探索茶叶的使用方法时做出的尝试之一。

传说,神农尝百草发掘了茶叶的药性,自此茶叶也被作为药物广泛使用。食材之外又是一味药材,需求的增加促使驯化随之而来。

没有中国茶,工业革命也许就不会发生

在云南省凤庆县的香竹箐生长着一棵茶树,树冠庞大锦簇,被当地人们称作“锦绣茶祖”。它是早期人工栽培型茶树的代表。“锦绣茶祖”仍然保持着乔木树形,高逾10米,长年享有充沛的阳光使其叶片能充分生长而变得硕大。但相比野生型,“锦绣茶祖”已显现出人为矮化的痕迹。

最初,茶树传播区域在热带森林不远的地方,当气候向温带过渡,热量和水分减少,乔木茶树难以适应而被淘汰,只有那些小型乔木能够适应新的环境而生存下来。

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进一步扩大,可以将茶籽带到几千里之外的区域。清朝年间编纂的《四川通志》里有人工种植茶树的最早文字记载,西汉吴理真在四川蒙顶山手植7棵茶树,后世称其为“蒙顶茶祖”。但是此时,茶树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高不盈尺,叶片细长,这与森林中的野生大茶树相去甚远。

这是茶树为了适应温带环境,出土就开始分枝,丢弃主干变成不足1米的低矮灌木。它缩小叶片,并在最脆弱的顶芽上生出白毫,这些白毫具有一定的抗寒作用,可以保护顶芽免受冻害。而加厚蜡质层,让灌木茶树的叶片比大茶树的叶子更加坚硬,足以抵抗漫长的寒冬。灌木茶树是家族中身材最矮小的一种,生命力却最顽强。

茶树每跨出新的一步,人类都在观察,低矮的茶树更能适应新的环境,并且更容易采摘,于是人类更倾向于栽培灌木茶树。

人类成为茶树有史以来最有力的传播者,扩大适应性的茶树追随最初发现它的中华民族,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四处延伸。早在唐朝时期,它就到达了北边的秦岭,东边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几乎占据了中国的半壁江山。而如油茶、茶花等280多种同为山茶属的亲戚们,却无法复制茶树的这种成功。是什么让茶脱颖而出?科研工作者借助现代科技手段,破解了茶的全基因组图谱,从中找到了关键所在。

茶树在它的进化历史上,发生过两次全基因组复制事件,同时还有很多的基因发生了串联复制,导致了茶树叶片当中合成风味化合物的关键酶基因的数量较其他植物明显增加,然而油茶的叶片里面,合成这些关键物质的基因物质的表达量明显要低于茶树的叶片,因此,油茶积累滋味物质含量是非常少的,不适合做成像茶这样的饮料。

基因复制是茶树为抵御自然灾害做出的改变。在这个复杂的过程中,伴随一些酶基因的增加,3种独特的物质也随之在茶树的叶片上增多了。

这3种物质,彻底改变了茶树的命运。

没有中国茶,工业革命也许就不会发生

△英格兰多塞特郡坦克博物馆内退役坦克,茶水给残酷战争中的英国士兵们带来家的温暖。

◆来自中国的一杯茶

茶叶在中国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日益成熟。

1610年,一种红褐色的茶叶被荷兰商人从中国带到了欧洲。它有一个独特的名字:Bohea Tea, Bohea是武夷的谐音,这种红褐色的茶叶是来自福建武夷山的红茶。神秘的东方与神奇树叶的组合,让红茶在西方引起关注,特别是征服了当时如日中天的大英帝国。

茶叶进入英国之初,因为稀少,只被王公贵族享用,他们在红茶中加入牛奶和糖,搭配甜点,举行下午茶聚会,饮茶在贵族间逐成风气,茶叶一度击败了来自阿拉伯的咖啡,价格高到“掷银三块,饮茶一盅”的地步。在一个特殊的时期,茶成为一个庞大群体的生活必需品。借助这个契机,茶最终落到了普通人的茶杯中。

这个特殊的契机是19世纪工业革命,工厂的诞生促使工人阶层开始形成,工人的工作时间比农业社会大大延长,并且需要时刻保持注意力,循环的流水线容不得一点差错。是茶帮助他们补充能量,给予他们抚慰,英国政府迫切地进口大量茶叶,以支撑这次不仅对于他们,甚至将整个世界带入一个新阶段的工业革命。

今天,英国街头矗立着一些绿色小茶店,看起来并不高档,却是某些街区的社交中心,司机、警察、清洁工、急救人员、社区工作者、学生等喜欢聚集于此。更多时候,他们来这里仅仅为了喝一杯茶。这里的茶用最便宜的塑料杯包装,一杯只需要7块钱,是卖得最好的饮料。这种被称为“green shelter”的小房子,原来是工业时期工人们的“庇护所”,而给他们安慰的正是装在杯中的茶。茶中咖啡因的提神作用、牛奶和糖提供的能量,让工人们能够获得动力重新回到生产线上。政府看到了茶的好处,积极扶持绿房子这样的茶所,茶使绿房子得以存在,给予工人支撑,这些工人又最终推动工业革命取得成功。

英国从工业革命中获取了力量,一跃成为世界发展最快的强国。它在世界各地发动战争,试图扩大自己的版图。硝烟弥漫的战争也无法让英国人放下茶叶,他们甚至为茶设置了一套专门的设备。在英格兰西南英吉利海峡沿岸的多塞特郡坦克博物馆内,这些坦克内部构造复杂拥挤,但是英国人还是想方设法塞进了一个四四方方的铁盒,用来盛放泡茶的热水。

打开茶包,放入马克杯中,按下蒸煮器的水龙头,热水源源不断地流出,水是已经烧开的,可以直接冲泡茶包,糖和牛奶在配给包中也有,不必下车,在车上就可以安心享用一杯热茶。这种传统一直延续至今,现在英国士兵的配给中仍然保留了茶叶。

在残酷的战争中,来自家乡的一杯热茶,带给他们温暖,也给他们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