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最新研究表明:新冠病毒已产生变异,传播性存在明显差异

值得警惕!

刚刚,所有人都担心的一件事情被科研机构证实了!


众所周知,病毒在传播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基因突变,而突变后病毒的属性和对人类的损伤也会随之改变。


自新冠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新冠病毒的突变也一直是科学界研究的焦点之一。


而就在刚刚,权威机构终于就新冠病毒是否会突变一事在研究上取得了重大的成果!


是的,新冠病毒已经发生了突变,不仅如此,他突变的种类还不止一种!


刚刚,来自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信息中心的研究院陆剑和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的研究员崔杰就在中国科学院主办的《国家科学评论》发表了论文称:新冠病毒单在近期就已经产生了149个突变点,并演化出了两个亚型,分别是L亚型和S亚型!


最新研究表明:新冠病毒已产生变异,传播性存在明显差异

那么,不同突变类型的新冠病毒又将在防控上带来什么样的改变呢?


根据该论文中的论述认为不同突变后的新冠病毒在传播性、致病严重程度上都存在很大的差异。也就是说,如果新冠病毒发生突变后,有可能会比原来的新冠病毒产生更大的传播可能性。


但结果也并不局限于此,也有可能随着病毒的突变,他的传播能力和致病性也会随之减弱。


最新研究表明:新冠病毒已产生变异,传播性存在明显差异

那么,这次研究成果中新冠病毒的突变到底是属于哪一种呢?我们接下来一起看看论文中是怎么说的。


在论文中称,这次在这次实验中,实验者共采取了103个新冠病毒的毒株作为实验样本。通过对这103个毒株的基因组分的进化分析发现,其中149个发生了突变的行为。


其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点在于,这些突变的病毒都是在最近才开始发生突变!


正如前文所述,这些突变后的病毒目前研究员将他们分为了两类,第一类是L型,第二类则是S亚型。


但奇怪的是这两种突变的分类在样本病毒中并不平均,其中L亚型的突变率高达70%,而S型的突变率仅有30%!


根据对这两种亚型突变病毒的进一步分析以后,研究员又有了新发现。通过与其他新冠病毒比较后,研究员发现,这种相对占比比较多的S亚型新冠病毒与蝙蝠来源的冠状病毒在进化树上更为接近。


因此,研究员也得出了一种结论,那就是S亚型的病毒相对来说更为古老一些!


最新研究表明:新冠病毒已产生变异,传播性存在明显差异

那么。问题又来了!现在很多因新冠病毒致病的患者,究竟感染的是哪一种类型的新冠病毒呢?


接下来,我们接着看研究员的研究成果!


根据论文中的论述,研究员认为新冠病毒在早期爆发的时候,L亚型的感染者是更为普遍的。


但要注意的是,这里说的是新冠病毒发生的早期,也就是1月份以前。研究员认为,在1月份以后因L亚型新冠病毒感染的患者开始明显的下降。


那么,这其中究竟是为什么呢?


对此,研究人员认为,这和人为的干预有关。随着,新冠病毒的防控和医护救治给新冠病毒的进化发生了改变,而这种人为的干预也 对L亚型施加了更大的选择压力。


对此,研究员还表示,如果人为的干预不是那么及时的化,那么L亚型的传播性和扩散力甚至还会进一步的加大。因此,实际上对新冠病毒的早发现杜绝了这种类型病毒的快速传播,否则将会有更多的人在早期被传染,至今就很难控制了!


最新研究表明:新冠病毒已产生变异,传播性存在明显差异

所以,后期出现的很多感染者都是被S型病毒感染的。因为这种S型病毒选择压力相对较弱,所以它在进化上不仅较老,且传染性也大大降低了,远不及L型病毒的传播性。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根据目前的研究表明,很多感染者都只是感染S型和L型新冠病毒中的一种。


但让研究员感到意外的是,一位美国的患者目前居然同时感染了两种类型的病毒。对此,研究员目前尚不能做出解释,但研究员也表明这种情况的出现不排除新冠病毒的变异还有其他的可能性存在。目前,尚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病例来证实这一结果。


最后,大家需要了解的一点是,病毒的突变是病毒生命周期的自然部分,且符合正常流行病学的规律。


因此,虽然目前研究人员表明新冠病毒已经产生了突变,但人们并不应该因此引发恐慌。


在很多科幻电影中,“病毒突变”往往意味着很多重大的转变,将会使得病毒的传播力和杀伤力更强。但是在现实世界中科学证明了,病毒都会产生突变,但不会因为突变而产生超能力,因此病毒突变很少会对疫情产生直接影响。


目前,不得不说的是在14亿中国人的团结努力下,我们已经迎来了第一阶段的胜利。


无论是在疫情的防控、、临床治疗、科研的进展等方面都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因此,我们也相信,胜利就在前方,“春天”不会太远了!


加油,中国!


加油,武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