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腎病綜合徵有哪些併發症?如何防治?

腎病綜合徵( nephrotic syndrome,NS )是由一組具有類似臨床表現,不同病因及病理改變的腎小球疾病構成的臨床綜合徵。常表現為大量蛋白尿、高度水腫、高脂血症及低蛋白血癥等典型症狀,可引起腎功能損害、細菌感染、蛋白質及代謝紊亂等。

腎病綜合徵有哪些併發症?如何防治?

慢性腎臟病是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常見疾病,影響世界上約11%的人口,腎病綜合徵是臨床診斷的常見類型,佔腎活檢病例的40%左右,我國這一比例為20.36%。

近年來,老年、糖尿病、腫瘤患者及妊娠女性中腎病綜合徵的發病率呈增長趨勢。從兒童到中老年人均可發病,好發人群包括免疫力低下者,不規範用藥患者,以及患有"三高" (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和肥胖的人群。

腎病綜合徵併發症種類較多,且較為常見,亟需引起我們的注意,以提高預後,減少致殘率及死亡率。

1、感染

通常在激素治療時無需應用抗生素預防感染,否則不但達不到預防目的,反而可能誘發真菌雙重感染。免疫增強劑(如胸腺肽、轉移因子及左旋咪唑等)能否預防感染尚不完全肯定。一旦發現感染,應及時選用對致病菌敏感、強效且無腎毒性的抗生素積極治療,有明確感染灶者應儘快去除。嚴重感染難控制時應考慮減少或停用激素,但需視患者具體情況決定。

腎病綜合徵有哪些併發症?如何防治?

2、血栓及栓塞併發症

一般認為,當血漿白蛋白低於20g/L時,提示存在高凝狀態,即應開始預防性抗凝治療。可給予肝素鈉皮下注射;也可服用華法林,維持凝血酶原時間國際標準化比值(INR)於1.5-2.5,抗凝同時可輔以抗血小板藥,如雙嘧達莫300-400mg/d,分3-4次服,或阿司匹林40-300mg/d口服。對已發生血栓、栓塞者應儘早(6小時內效果最佳,但3日內仍可望有效)給予尿激酶或鏈激酶全身或局部溶栓,同時配合抗凝治療,抗凝藥一般應持續應用半年以上。抗凝及溶栓治療時均應避免藥物過量導致出血。

3、急性腎衰竭

NS併發急性腎衰竭如處理不當可危及生命,若及時給予正確處理,大多數患者可望恢復。可採取以下措施:①利尿劑,對利尿劑仍有效者應予以較大劑量,以沖刷阻塞的腎小管管型;②血液透析,利尿無效,並已達到透析指徵者,應給血液透析以維持生命,並在補充血漿製品後適當脫水,以減輕腎間質水腫;③原發病治療,因其病理類型多為微小病變性腎病,應予以積極治療;④鹼化尿液,可口服碳酸氫鈉鹼化尿液,以減少管型形成。

腎病綜合徵有哪些併發症?如何防治?

4、蛋白質及脂肪代謝紊亂

在NS緩解前常難以完全糾正代謝紊亂,但應調整飲食中蛋白和脂肪的量和結構,力爭將代謝紊亂的影響減少到最低限度。目前,不少藥物可用於治療蛋白質及脂肪代謝紊亂。如:ACEI及血管緊張素1受體拮抗藥均可減少尿蛋白;有研究提示,中藥黃芪(30~60g/d煎服)可促進肝白蛋白合成,並可能兼有減輕高脂血症的作用。降脂藥物可選擇降膽固醇為主的羥甲戊二酸單酰輔酶A還原酶抑制劑,如洛伐他汀等他訂類藥物;或降三酰甘油為主的氯貝丁酯類,如非諾貝特等。NS緩解後高脂血症可自然緩解,則無需再繼續藥物治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