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 生完寶寶,醫生報體重後,把娃臀部轉給產婦看了一眼,就抱走了

生過孩子,或者是有親戚朋友生孩子去醫院產房外等待的人都知道,生完孩子後一些醫生會告訴家屬,是男孩還是女孩有多少斤?

而瑩媽自己生瑩寶時是順轉剖,剖腹產後自己還在產房裡縫合,而孩子生出來沒多久就聽到醫生說幾點幾分出生,然後孩子8斤。沒一會就把孩子的屁股放到我的臉邊上,問我:看到了嗎?是男孩還是女孩。我睜開那上千度沒戴眼鏡的近視眼,朦朦朧朧中看到孩子不是帶把了就說:女孩 。

生完寶寶,醫生報體重後,把娃臀部轉給產婦看了一眼,就抱走了

之後醫生就把孩子抱出去了。說是孩子體重有點大,要到保溫箱裡觀察一會。而我就留著病床上縫合了。

而我們看電視劇也是這麼演的,孩子出生後有醫生告訴外面的家屬,生了生了,7.8兩是個大胖兒子,或者是公主等,當然一般醫生都是準備的說是男孩還是女孩。但有一個很重要的信息,身高,醫生卻是不報的,我們長大後這麼重要的身高(高富帥:身高都是排在第一位的)為什麼出生時醫生卻不告訴我們。

生完寶寶,醫生報體重後,把娃臀部轉給產婦看了一眼,就抱走了

孩子出生後醫生一般不會報新生兒的身高,為什麼?

1、新生兒身高的差別比較小

前段時間網上有一個媽媽問,為什麼每個孩子的身高都是50釐米啊?是不是這些醫生沒有量就直接寫上50了?而且在出生的時候也沒有告訴我們,只是說我們看出生證的時候才能看得到。

這個媽媽估計是看了自己周圍幾個孩子的身高之後得出的結論,也就是樣本量比較小,比如我們家的菁菁出生時就是52釐米,而菁媽有一個打籃球的朋友自己182釐米,而老公185釐米,兒子一出生也是長人一等足足有56釐米。

生完寶寶,醫生報體重後,把娃臀部轉給產婦看了一眼,就抱走了

一般來說足月出生兒身長大概是48到52釐米左右,因為48~52釐米只有5個區間,也就是隻有48釐米, 49釐米, 50釐米, 51釐米,52釐米,而在中間的50釐米的孩子相對來說多一點點也是正常的。

當然也有一些孩子可能會高一點點,比如菁媽打籃球朋友的兒子,還有一些早產兒可能只有45釐米,甚至有些出生才有42釐米。

2、身高受到媽媽宮高的影響,沒出生前區別比較小

我們看媽媽的身高可能會有一些區別,但是子宮的大小也不會有太大的區別,懷孕前,女性的子宮體積為7*4.5*3.5cm,像我們的掌頭大小;當胎兒在裡面生根長大,直到快臨產時,子宮就會被胎兒的羊水撐到大概是35*25*22cm,比懷孕前撐大20倍。

而我們懷孕時做B超有兩個主要的數據,一個是雙頂徑:就是胎兒頭最大的直徑,太大不好順產,一般臨產前是9.3釐米這樣。

另一個就是股骨長指的是孩子大腿骨的長度,通過這個和其他的數值來預估孩子的身長。

生完寶寶,醫生報體重後,把娃臀部轉給產婦看了一眼,就抱走了

胎兒在媽媽的子宮裡是站不起來的,都是縮成一團的,所以孩子的身高受到媽媽子宮大小的影響,有一定的範圍。也就是姚明的女兒和菁媽的女兒出生時的身高不會有太大的差別,拉長孩子身高的差距的時間不是有胎兒期而是在出生之後。

3、出生身高和孩子是不是健康關聯小,加上身高一般都會向上長

出生身高是48還是56釐米對於孩子的健康來說影響不是特別大,而且不同孩子之間的距離也是極小,所以一般這個數據不是最重要的,性別是很多家長非常想知道的,所以這個孩子一出生就要讓父母知道。讓父母發朋友圈時知道是招商銀行還是建議銀行。

生完寶寶,醫生報體重後,把娃臀部轉給產婦看了一眼,就抱走了

而體重對孩子的健康影響大,體重低於5斤一般要住到保溫箱裡。出生後拉了胎便孩子就會變輕,而變輕的範圍也是護士要關注的,如果輕得太多,可能是奶不足。


而孩子出生後為什麼要馬上給媽媽看性別?

1、男孩還是女孩是很多家長最最關心的事情

孩子只有兩種性別,不是男孩子就是女孩子,但是懷孕時這是一個讓媽媽最喜歡八卦的問題,比如看肚子就知道是男寶還是女寶,吐得多就是男寶,愛吃肉就是男寶,走路先出左腳就是男寶,總之就是五花八門的說法,媽媽們之所以這麼樂此不彼也是對孩子的性別很好奇。

當然也是一些是內心的願意,比如希望是男的,希望是女的。

生完寶寶,醫生報體重後,把娃臀部轉給產婦看了一眼,就抱走了

懷胎十月猜了十個月,最後一刻開盤了,當然想希望到底開了什麼。

2、看性別防止抱錯

孩子出生後在臉上看不出是男孩還是女孩甚至看不出是你的娃還是我的娃,所以臉上的標誌少,所以醫生就讓媽媽看寶寶的屁股,讓媽媽來確認自己生的是男寶還是女寶。

特別是一些可能是讓別人算過是男寶的,結果生了女寶,就一定要讓媽媽先看性別。

醫生在孩子出生後就報體重的原因是什麼?體重對新生兒來說很重要

1、稱體重是接生婆就延續下來的傳統,對新生兒存活率影響大

在80年代之前一般農村的人生孩子都是在家裡生的,根說我也是在家裡生的,接生婆都有一把稱孩子的秤。孩子一出生擦乾淨就稱一稱。

如果體重太輕,比如沒到5斤,接生婆就會告訴產婦:這個孩子可能不好養。而如果體重太大,比如8斤多,接生婆會說:這麼重怪不得不好生。

生完寶寶,醫生報體重後,把娃臀部轉給產婦看了一眼,就抱走了

體重對於新生兒的存活率影響是極大的。現代醫院定了一個新生兒體重的標準:5斤到8斤。小於5斤的可能是早產兒也可能是足月低出生體重兒,再結合阿氏評分,如果評分不達標(小於7分)就要馬上住保溫箱去了。

如果是超過8斤那麼媽媽可以順產生下來的機率就會大大降低。而孩子出生後醫院還會觀察孩子會不會有其他一些健康問題。

生完寶寶,醫生報體重後,把娃臀部轉給產婦看了一眼,就抱走了

新生兒阿氏評分

2、體重比臉更能體現孩子的區別

比如同一個產房的孩子看臉可能看不出哪個是哪個的孩子,但是一出生稱的體重是不太一樣的,所以通過體重來認娃比通過臉來認娃更準,也就是不容易抱錯。

稱了體重之後還會給孩子弄個小手環,上面寫著媽媽地名字,某某某之子或者某某之女,再加上印上一個腳印,幾重保護之外孩子就不會抱錯了。

生完寶寶,醫生報體重後,把娃臀部轉給產婦看了一眼,就抱走了

3、體重變化大,出生後有個生理性體重下降,之後猛漲

孩子出生後胃只有7釐米,一次也就是喝幾口奶,特別是喝母乳的孩子,那幾口奶的能量可能就只夠讓孩子使盡吃奶力喝那幾口奶了。吃進去的東西少,卻拉出來不少,把胎兒期的存貨(大便)都在出生後三天這樣全拉乾淨,那一坨屎又黑又綠比大人有還多。

又屎又尿的所以孩子出生後幾天會出現一個生理性的體重下降,降多少是正常?這就需要和出生體重做對照了。一般來說出生後生理性體重下降會在出生體重的3%-9%之內。比如說出生體重是6斤,而出生後5天體重是5.6斤,少了4兩相對於出生體重的6%那就是正常的,不用過於擔心。

生完寶寶,醫生報體重後,把娃臀部轉給產婦看了一眼,就抱走了

而體重下降後就慢慢回升,以一天一兩的速度在長,一般出生到滿月孩子會長兩斤的體重,有些甚至三斤,少了也有一斤二兩以上。

所以孩子體重的變化比較大 。

瑩媽寄語:關於新生兒只看性別,報體重,不講身高的原因你瞭解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