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0 中央民族大学曹立波教授:宋代良将曹彬后人饶阳遗踪查访录「下」

二、对曹玘墓和曹国舅墓的记载和访问

2017年7月17日,我们来到饶阳县的“美丽乡村”大曹庄,查访曹国舅的香火院和陵墓遗迹。在65岁的韩建章老乡的热心帮助下,我们找到曾经做过教师的刘柱生老人,刘老师今年83岁,他说在自己14岁的时候,约70年前,曾经进过那个像地宫的地方,此地与曹国舅有关。以下是访问刘金柱老人的录音整理:

这个我知道,那个地方我进去过,说是曹国舅的坟,其实不是坟,好像是地窖,不是坟墓。那一年雨大,塌了,地窖漏出来了。我走进去,像迷魂阵一样。先是一个四方的屋子,四面四个门。走进一个门,是一个四方的屋子;再进一个屋,又是四个门,每一个屋的四面都有四个门。老大一片呢。为什么会修建这个迷魂阵式的地窖呢?据说,曹国舅在朝为官,出了什么事,到此隐居藏身,建了这个地窖,进去谁也找不着。

老人告诉我们庙在乐乡,在窑的西边,西沿湾与大曹庄村临界处。出村西南,离养猪场比较近。这一带的乡亲对“乐”的发音是“洛”,乐乡也作洛乡。

2017年7月18日,我从小堤村乐乡超市符建府先生那里,看到了一部《饶阳民国志》(关于《饶阳民国志》的来源及基本情况下文将详述),其第二卷第六十四页有今人的说明,其中写道:

中央民族大学曹立波教授:宋代良将曹彬后人饶阳遗踪查访录「下」

作者实地考察

曹国舅墓:大曹庄西南,小堤南约三里,铁鼓寺址(农场)北约六百米,一九五八年挖大水池,挖通墓之西耳室。中室为方形,东西耳室为东西长方形,通中主室的门框与横框为石条,南北各有东西长方二室,与主室仅一壁之隔,未有出土物,墓砖大者拾九斤多,质量极佳。此墓曾记载于乾隆志,百年前曾塌陷,深饶二县官,检查后封闭。

符建府先生说,墓群建筑的形状像一个繁体的亚洲的“亜”子,与大曹庄刘金柱老人所言相似。

2017年7月17日下午18:45分,我们来到河北省饶阳县东里满乡大曹庄村民委员会。

韩建章老乡把我们寻根的事情向村委会讲了,村委会领导要和我们聊聊。于是我们来到大曹庄村委会开会的地方,实际上是村支书的家。大曹庄刘姓居多,已经没有姓曹的了。我见到了几位村领导,村委会书记叫刘冰洋、主任叫刘宝臣。

我问起大曹庄现在为何没有姓曹的问题,与父亲当年的调查结果是一样的。交流得知,这个村的刘姓达80%,据说以前是姓曹的,后来因遇难求救喊留命,就这样因姓刘而幸存了。

刘宝臣主任说,村民绝大部分都姓刘,据说是由曹姓改的,有人甚至说:“你们迟早会姓曹的。”

第二天小堤乐乡超市符建府先生提供了另外一个版本的故事:

宋朝的时候,传说曹国舅招兵买马,大曹庄的曹姓被追杀,刽子手遇到一个人问姓啥,说“我姓曹”,就砍头。有个人说:“我姓刘”(另说是喊:“留人”),砍头的刀就转过去不砍了。后来,在大曹庄居住的曹家人,都不敢说姓曹,而改姓刘了。

中央民族大学曹立波教授:宋代良将曹彬后人饶阳遗踪查访录「下」

曹国舅像

第三个版本的故事则是父亲2001年有关“曹国舅的后裔”的笔记:

曹佾晚年辞官从灵寿迁饶阳,县城西南约十五公里大曹庄,建庄园,修水渠,建寺院过起了隐士生活,并把父曹玘葬于饶阳,终了把自己也葬在这里。他的后裔在饶阳有多少?都干什么?据饶阳县志载,现大曹庄有2810人,耕地有5349亩,以农为主,该村有集市贸易,手工业较发达,2001年6月6日,我去该村考察,庄里80% 刘姓,20% 杂姓,就是没有曹姓,大曹庄是曹国舅始创的,为何没有留下后代?这里民间有一些传说:元朝初金兵南侵时,对宋朝官家后代大量杀之,对曹姓见到就杀,曹姓喊留命!金兵听到“留”字认为姓刘就不杀,“留”和“刘”,谐音。该村曹姓人都改刘姓了。

大曹庄为何没有姓曹的了?三种版本的注解,大同小异。我想,这也许可以解释,我们曹姓祖上为何居住在大曹庄附近的北官庄吧。

村委会的高秋景先生,带我们去看了大曹庄以西,与园子村交界处的曹家坟旧址。在一片玉米地当中,靠近公路。天色渐晚,我在这片玉米地留影的时间已是19:26了。

2017年7月18日,又在《饶阳民国志》上看到关于国老坟的记载,其第二卷第六十二页今人的说明写着:

五公附近,高冢垒垒。在大曹庄村北二里,有大塚一座,本村传为国老坟。可能与曹国舅有关,可能是曹氏墓。

国老坟:大曹庄村西北二里,有大塚,村人相传为国老坟,或可能是曹国舅之父曹玘从灵寿迁来葬此。

中央民族大学曹立波教授:宋代良将曹彬后人饶阳遗踪查访录「下」

县志书影

三、曹氏修道香火院不在大曹庄而在小堤村

2017年7月17日晚,我们住宿雄县,本想第二天回京。但是没有看到曹国舅修道的香火院,还是有些遗憾。当晚又翻阅了一下父亲积累的资料。看到《深州风土记》所载:百余年前犹有墓迹。小堤乐乡寺,即曹氏香火院。该寺碑文有宋朝曹氏云云。

2017年7月18日有心重返饶阳。早上,我给大曹庄的刘冰洋支书打电话,询问小堤乐乡寺庙的事情。告知:“小堤乐乡寺的小庙还在,以前有人上香,现在百姓上香都去南边的法尊寺了。小庙,距乐乡寺曹国舅墓南一两公里。修京九线时,丢了一尊佛像,后来从别处找来一尊佛像。”关于法尊寺,刘先生发短信补充道:“深县法尊寺,位于辰时乡南周堡村。”

于是,我们把考察的目标定位为小堤乐乡寺。

2017年7月18日上午10:30分从雄县开车,走大广高速,11:15分,再进饶阳县城,11:40分到达小堤村。11:48分,一家“乐乡超市”吸引了我们,“乐乡”二字是用繁体字写的,想必主人有古乐乡寺情结。旁边还有一块“乐乡艺苑”牌匾。

走进乐乡超市,一位长相秀气的年轻女店员问我是做什么的,因为她看到我拍摄店名了。我说明来意,告诉她想寻找乐乡寺和曹国舅的遗迹,询问她家人和邻居是否有知情人。凑巧的是,超市的店主63岁的符建府先生,一直关注此事。他拿来两套刊印不久的饶阳县志,装在两个函套里,一部是2013年排印的《饶阳民国志》,一部是2011年影印的《饶阳县万历志》(明万历二十九年创修)。书中有不少标记,都是与乐乡寺和曹国舅有关的记载。

中央民族大学曹立波教授:宋代良将曹彬后人饶阳遗踪查访录「下」

采访乐乡铁鼓寺符建府

符先生道:“乐乡寺原来叫铁鼓寺,曹国舅重修了,改为曹氏香火院。”还告知,乐乡一名的来历,古城叫乐乡,取自战国名将乐毅。也曾经叫洛乡。这一代的发音即将“乐”念成“洛”。他说:“乐乡寺有一千四五百年历史了。当然,曹国舅在这里的影响更大。”

《饶阳民国志》手稿由三部分构成:一是刘艳堂等三士绅编辑的县志手稿及刘玉杲先生整、补充、完善的部分;二是《深州风土记》关涉饶阳的部分;三是圣旨、墓志铭、碑刻等史料。出版说明的落款是“饶阳县国家档案馆 2013年9月18日”。

从《饶阳民国志》上,查到不少关于关于铁鼓寺的诗文。其中邑人周秉钧《乐乡铁鼓寺》一诗下刘玉杲注曰:“乐乡铁鼓寺,宋时曹休国舅所建,相传王郎追刘秀时,刘到此铁鼓自鸣,实无稽之谈。”(见《饶阳民国志》第二卷第七十五页)

乐乡铁鼓寺为饶阳八景之一。《饶阳民国志》“饶阳八景”条下注曰:“乐乡铁鼓:是小堤南四里,有铁鼓寺,内有铁鼓,宋代国舅曹休【景休】建。”(见《饶阳民国志》第二卷第七十二页)

中央民族大学曹立波教授:宋代良将曹彬后人饶阳遗踪查访录「下」

碑记

我问到寺庙和曹国舅墓的位置时,符先生说得很清楚。于是,在我的请求下,符先生和我们一起冒着雨,开了几分钟的车,穿过一片果树园,就到了目的地。

古旧瓦砾,石头雕塑的莲花宝座还散落在遗迹周围。符先生带我走进了乐乡农场废旧的院子里,看到两块残破的石碑,上面依稀可见刻写的字迹。问起乐乡农场石碑的来历,发现的时间,符建府先生说:

今年春节放假那几天,农场的人都去过年了。有人趁机来到铁鼓寺,也就是曹氏修道香火院这里来挖宝。用挖掘机挖出了这块石碑,挖断了,就扔在院子里了。当时刚出土的时候还是湿乎乎的,有很多字。清明节的时候安徽来了两个和尚,其中一位叫弘一大师的,来看过石碑,当时还念出那些字。他们在呼吁建庙的事情,听说手续还没批下来。可是,一到夏天太阳一晒,石碑表面的字就爆裂了,能看清的字越来越少了。呼吁文物部门能尽早考察,并妥善保护。这地下应该还有东西,十八罗汉还埋在农场的猪圈里。

现在农场旁边有座很小的庙,一面墙上有一块醒目的碑记《乐乡铁鼓寺遗迹修建记》。碑文中关于乐乡铁鼓寺的叙述与《饶阳民国志》同,落款题为“公元一九九五年六月饶阳县文化馆深州人士刘玉杲撰文以书壁”。

中央民族大学曹立波教授:宋代良将曹彬后人饶阳遗踪查访录「下」

作者父亲(图左)当年采访照片

看到“刘玉杲”的名字,我有些惊喜,告诉符先生,我父亲2001年来到饶阳寻根问祖时,接待他的人中有刘玉杲。父亲曾写道:“饶阳县文化馆有位退休老人叫刘玉杲,年70,身体健康,他自编一部《饶阳史话二集》。上面记载,曹国舅晚年迁于饶阳城南十五公里,建庄园,修河渠,是大曹庄村的始祖,相传乐乡寺北五百米处,为曹佾墓。”而从符先生处得知,刘玉杲已经去世了。是呀,2001年刘玉杲先生70岁,在世的话已经86岁了。想到父亲的仙逝,我内心徒增一种沧桑感和责任感。上一辈人的努力,记录了乐乡铁鼓寺的遗迹,这个著名古寺的重修,期待能在我们这一代完成。(续完)

中央民族大学曹立波教授:宋代良将曹彬后人饶阳遗踪查访录「下」

作者

作者简介:曹立波,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导,北京师范大学古代文学专业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明清文学,中国红楼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徐霞客学会副会长。学术著作有《红楼梦东观阁本研究》《红楼梦版本与文本》等,主编《一百二十回本〈红楼梦〉版本研究和数字化》专集。曾在《文学遗产》《红楼梦学刊》《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70余篇。《红楼梦》讲座在CCTV百家讲坛、文明之旅、国宝档案等栏目播出,《红楼十二钗评讲》为2012年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获得教育部宝钢优秀教师奖、北京市教育创新标兵、首届北京市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冠军队指导教师等荣誉。曾在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成都金沙讲坛、广州中山讲堂等地,以及京内外多所高校和中学举办红楼讲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