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大典、少典、太昊和少昊是什么传承?

老农华丹


我是小七,一个喜欢妖魔鬼怪的四川姑娘,一个沉迷于扯淡的萌妹子,今天这篇稿子来自于我的好友知北游。

一、

关于这个问题,我认为本身都是有问题的,大典这个人可能由于我孤陋寡闻,确实没听过。

太昊是上古帝王,被称为东方青帝,是伏羲氏传人,也有认为认为少昊就是伏羲,对于这个说法我就不做多的解释了,有兴趣的自己去了解。

古人印象里青帝大概长这样


二、

而少昊则是上古五帝之一,也是著名绝地通天大人物颛顼的侄子,传说为鸟形,我认为估计是一个以鸟图腾为尊的部落,被称为青阳氏,又有说法他是黄帝长子,母亲为嫘祖。其子名蟜极,其孙为帝喾高辛氏。(我个人认为这个说法不怎么靠谱)


话说少昊的出生是我看古代神话里最浪漫的一段,传说中他是他母亲和太阳在穷桑上谈恋爱,在银河里荡舟看着星星生下的爱情结晶,真是美好的不行。

三、

而根据古书记载黄帝又是少典儿子,那么根据这个说法,我们姑且认为从人物关系上说少昊是少典孙子。

“少典”是古书记载的黄帝、炎帝的父亲,有很多人很好奇这位少典到底是位什么大神?他的身份是怎么样的?似乎非常神秘的样子,那我们重点说说少典。

韦昭认为古传中黄帝灭炎帝而代之,是说黄帝灭了炎帝的子孙,并不是炎帝(神农)本身。

所谓少典“生”黄帝、炎帝是说二帝都是出自少典氏。

不一定就是一个爸爸;既然不是一个爸爸,就不能是一个老妈,所以看看晋代皇甫谧写的《帝王世纪》,说少典的妃有蟜氏女登生了炎帝,少典娶有蟜氏女附宝生了黄帝(皇甫谧的说法当是本自谶纬之书),这已经和《国语》里的记载大相径庭了。

  • 人物关系图大概这样吧

四、

但是“少典”到底是怎么回事,还是没搞清楚。

在这个问题上,近代学者丁山先生给真相了,他在《中国古代宗教与神话考》中指出:

“少典,管见以为或自‘小腆’语根演来。《书·大诰》:‘越兹蠢殷小腆,诞敢纪其绪。’皮锡瑞《今文尚书考证》据王莽《大诰》以‘越兹蠢殷小腆’断句,甚是。‘小腆’者,《尚书正义》引郑玄注云:‘腆,谓小国也。’王肃注云:‘腆,主也,殷小主,谓禄父也。’”

\t他的这个看法无疑是很正确的,古文中“少”、“小”同字通用,南宋时期的罗泌好古,他在《路史》卷十四《后纪五·黄帝纪上》中就把“少典氏”写作“小典氏”,“小典”就是“小腆”,本义是“小国”或“小主”,说白了就是小国国君的意思。

但是,丁山先生又根据“腆”字的传抄古文从“日”另下了一个论断,认为:

“黄帝之父‘少典’,不是小主,也不是小国,宜即小的日主,与少昊的名义相近。换言之,少典生黄帝、炎帝的故事,正是说炎、黄二帝都是日神的子孙。”

五、

其实这是求之过深了,《大诰》里说“殷小腆”就是说王子禄父(武庚)不过是殷的小国君,和日主没什么关系。

\t那么可以知道,所谓“少典”就是“小腆”,也就是小国国君的意思,既不是国名,也不是人名,只是一个模糊笼统的说法。

《国语·晋语四》里司空季子说少典生了黄帝、炎帝,其实就是说古代某个小国国君娶了有蟜氏之女生了二帝,至于具体是哪国何人,他也搞不清楚,才用“少典”来代替;《秦本纪》里说“大业取少典之子曰女华”,也是搞不清大业娶的是哪国的女儿,只能笼统地说娶了个小国国君的女儿叫女华。


在黄帝的世系上,后来的编排更直接,直接编个蟜极当帝喾的爸爸,编个蟜牛当帝舜的爷爷,本来有蟜氏是姥姥家,却给弄成直系祖先了——可见古人的脑洞和编造能力一点不比今人差啊,弄不好就上他们的当了!

我是小七,一个沉迷于研究山海经与妖魔鬼怪的四川姑娘,喜欢可以关注我,有不同意见也欢迎指正。


【参考文献】

(汉)贾谊:《新书》

(汉)戴德:《大戴礼记》

(汉)司马迁著,(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史记三家注》

(清)崔述:《考信录》

徐宗元:《帝王世纪辑校》,中华书局1964年。

丁山:《中国古代宗教与神话考》,龙门联合书局1961年


山海经解密小七


大典氏、少(小)典氏:

伏羲时代创立了天道观测系统,并逐渐形成了一个掌握、传播这个系统的人群,即巫觋集团。巫觋的任务是观测、记录、历算、天人交通,她(他)们官职为柱下史,她(他)们工作的结果形成文献,就有了典籍,就成了典籍史官;她(他)们脱离生产,是氏族的贵族,并世代相袭;女为巫,为有蟜氏;男为觋,为有典氏,两族世代联姻。有典氏,后来分为大典氏和少(小)典氏。

第一个辅佐伏羲管理天道观象台的柱史,是共工,“典”的本字来源于共工。



大典氏、少典氏所从事的工作,是继承共工氏的天道观测记录系统,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专业化氏族群体,也成就了大典氏少典氏男觋集团。

“昊”字甲骨文、陶文与“皇、皋”为同一字

第一帝伏羲,出生于甘肃仇池,长于秦安大地湾,受业于弇兹、华胥、盘瓠(古),得《河图》《洛书》后作八卦,精通大山绳表纪历,公元前7724年于甘肃榆中称帝,继天道木德而王,为天下诸氏族景仰依托。伏羲在方山重建天齐表木,即大风雨表观象台,以木星为观测星,以织女星为北极星,以北斗九星斗柄梗河一与大角、摄提、角宿为春季之始,以日表八索为定表游表确立周天历度为360度,每月36日,一年10个月。期间,因天气恶劣造成大风雨表倒塌,帝后女娲杀观象台主管共工氏康回虺,女娲在公元前7715年于焦村原西华之西,另设西章天象台,实测推算发现日月失序,360日为年天不足数,以岁余5日补天而足,这就是传说中所谓的“女娲补天”。

伏羲二世三世,皆听命于女娲,由女娲执政。

太昊,这个称呼作为人名,他是第四代伏羲(职位名);其后代承袭这个称呼的,就是职位或称号。帝太昊,生于山东泰安,公元前7569年于汶上称帝,帝后为第五代女娲,主要生活在山东半岛的东部山地一带。东夷自称为“人”,太昊成为东夷人的至上君长,被称为“人皇”,又称“泰皇”。

女娲造人:从“人”字的甲骨文、金文上,明显可看出一个俯首、弯腰、顺从的形态。恰恰说明了正是太昊帝后(第五代女娲),给追随自己的氏族群体命名为“人”,又称“人夷”。随着久远的时光渐渐普及了这个称谓,作为第一个创出这个称号的女娲,也有了莫大之功,后人传说“女娲造人”毫不为过!

少昊,第一代少昊,于公元前7573年出生于山东曲阜,父亲为金星氏白帝之子,曾发明了金星历,少昊给予完善,故又称金天氏;母亲皇娥主管相风扶木“重”相风仪,表立在桑丘,少昊又称“穷桑氏”,或称“金穷氏”;娶羲和、常羲入赘于伏羲氏族,成为第六代伏羲。少昊又名帝俊,与羲和、常羲共建少昊之国,后裔世代绵延,历神农、炎帝、黄帝时代,皆承袭“少昊”这个称号。

蚩尤时期,少昊氏族与蚩尤氏族、夸父氏族联军,跟黄帝氏族集团作战,失败后被黄帝分化。少昊氏族的一部分白虎部迁徙到西方陕、甘、青一带,被屏除在中原王族政权中心之外;另外一部以鸟名官的由少昊清统领,以管辖东夷诸部。从此,少昊氏被分裂为东西两部:西部为少昊金天氏,东部为少昊清阳氏。后来,东部少昊氏称帝,西部少昊氏族才逐渐回归了故土。


过去理它作甚


伏羲,风姓,与女娲同出一部落(至于是不是兄妹就不知道了,不过我认为不是),又号宓羲、庖牺、包牺、伏戏,亦称牺皇、皇羲,后世称世为太昊伏羲氐。

其生于母系主导,父系萌芽的时代。

少典,传说中的炎黄之父,有熊氏族的首领。

少典生于父系初步主导,但母系仍保持大量权力和较高地位的时代。

而少典所在的有熊氏族,可能是当地男性土著,结合女娲、伏羲氏族女子的产物。

少昊,嬴姓,名挚,又称少皞、少皓、少颢,史称青阳氏、金天氏、穷桑氏、云阳氏、朱宣氏,五帝之一。

乃少典之孙,黄帝长子(目螺祖),橋极之父,高喾之祖,尧、夏、商、周、楚、秦、陈、赵等王朝诸侯的先祖,伊祁、姒、子、姬、嬴、季、熊、芈、景、昭、屈、李、赵、费、张、端木、司马等姓氏的始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