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心若琉璃,內外明徹

心若琉璃,內外明徹

心若琉璃,內外明徹

​《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身如琉璃,內外明徹,淨無瑕穢。” 琉璃為佛教七寶之一,可得祛病、堅韌和靈感三種福緣,兼具和諧之美,捨得之意。在某種意義上,琉璃是人格、精神、境界的象徵。

心若琉璃,內外明徹

中國琉璃藝術歷史悠久,自古,琉璃就被譽為中國五大名器之首(金銀、玉翠、琉璃、陶瓷、青銅)。最早在商周就有記載,最動人的莫過於“西施淚”的傳說:西施身負使命,入吳前淚別范蠡,情淚滴於胸前的信物“蠡”上, “流蠡”之稱,由此而來。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心若琉璃,內外明徹

《史記》中有對琉璃有“居家則致千金、居官則致卿相”的說法,而民間傳說財神陶朱公的聚寶盆,就是琉璃所制。唐朝韋應物《詠琉璃》中描寫“有色同寒冰,無物隔纖塵”就已經傳達出琉璃燦爛奪目的誘人風采。

心若琉璃,內外明徹

中國古代最初製作琉璃的材料,是從青銅器鑄造時產生的副產品中獲得的,經過提煉加工然後製成琉璃。由於顏色多樣,古人也叫它“五色石”,並把琉璃看成比玉器還要珍貴。古法琉璃的製作工藝相當複雜,不僅純手工,還要火裡來、水裡去,幾十道工序、十數天才能完成。一著不慎,滿盤皆輸。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心若琉璃,內外明徹

所以,最早只有真正的王族才能使用琉璃製品,其製造工藝也為王室工匠所掌控。在明代,琉璃稱為藥玉。《明制》載:皇帝頒賜給狀元的佩飾就是藥玉,四品以上才有配有。

心若琉璃,內外明徹

古代的琉璃是用琉璃石加入琉璃母燒製而成的,琉璃石是一種有色水晶材料,主要成份應該以二氧化硅為主,琉璃母則是一種採自天然又經人工煉製後的古法配方,可以改變水晶的結構與物理特性,在造型、色彩與通透度上有明顯的不同。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心若琉璃,內外明徹

而琉璃的等級,實際上取決於琉璃母的原料與配製方法。世間沒有兩件完全一樣的琉璃,所謂“天工自成”說的就是琉璃產品的單一性,仔細品味不同琉璃的色彩流動,會發現不同的意境。

心若琉璃,內外明徹

琉璃中有所謂絞胎者,是將兩種以上不同顏色的原料揉和、相絞、拉坯,製作成形,澆一層透明釉,燒製而成。由於絞揉方式不同,紋理變化亦無窮。木紋、鳥羽紋、雲紋、流水紋,如老樹盤根,若層巒疊嶂,構思奇巧,變化萬千,體現了中國琉璃流光溢彩、變幻瑰麗的獨特氣質。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心若琉璃,內外明徹

大美無言 風月無邊 物來而應 關注是金

美品大賞:民國古法琉璃鵝一對


心若琉璃,內外明徹

比起古老的琉璃珠串和勒子,這對琉璃鵝更符合現代人的審美。

心若琉璃,內外明徹

作品用絞胎琉璃製作,兩隻大鵝,相依相伴,栩栩如生。造型優美,紋飾流暢,體態富貴,寓意吉祥。

心若琉璃,內外明徹

作品完美的體現了東方人的精緻、細膩、含蓄的審美,是思想情感與藝術創作的融會。

心若琉璃,內外明徹

作品寬5.5釐米,高約6.5釐米,重238克,包漿醇厚,品相一流。鵝是忠貞愛情的象徵,以此純潔之物,作為琉璃一篇的結束,倒也相得益彰。

心若琉璃,內外明徹

身如琉璃,清淨喜舍。心若琉璃,內外明澈。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心若琉璃,內外明徹

大美無言 風月無邊 物來而應 關注是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