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7 執著的供養並沒有功德福德

上師班瑪春霖

執著的供養並沒有功德福德


如一些衣服,他們有些人會這樣說:

仁波切,請你不要把這件衣服再送人,

這是專門送你的。這不是很不公平嗎?

這東西你給了我,已經是我的了,

是我的私有物,我有權利處理它。

就算我今天穿了你送給我的東西,

你也不應感到特別高興,

為什麼你會高興呢?

因為你對你送的東西還有執著。

你送我一件東西,

如果我丟了你也不應感到難過,

因為那是我的,如果你會感到難過,

說明那東西還是你的,你並沒有送給我。

還有,當我們在供養一些東西的時候,

我們應該完全不希望任何的回報,

因為如果我們希望回報的話,

那就不是很優雅的供養。

~~~宗薩仁波切

執著的供養並沒有功德福德


看這段文字,

不知道大家會對三體輪空的佈施有沒有體會

因為自私狹隘的習氣

以至於執著自我的愚痴情緒

對我們所佈施送出去的財物,

和所佈施的對象很執著而不自知

還認為這才是正常人的思維

我們總渴望這個財物用在我們認為的地方

也渴望所佈施以及送出的對象高興

更渴望能對我們另眼相待、高看一眼,

也得意洋洋的認為有所付出了

然後自認為和別人不一樣,

也有所吹噓的資本了,

炫耀行為只為得到別人的認可

這也是陷入世間八風的讚譽之風而不自知了

而別人的不認可或許不在意因此起了煩惱

就無形中被射中了八風的八之箭:

利、衰、毀、譽、稱、譏、苦、樂

執著的供養並沒有功德福德


卻不知道這樣狹隘的心

也讓我們供養佈施的善業也因此打了很大的折扣

也會因為沒有達到預期的期望而生煩惱

這樣的話供給佈施也許因為煩惱

而變得毫無功德利益

我們還自以為是的認為是對方的錯誤

導致了我們的過失

絲毫察覺不到是我們愚痴的執著心導致

這就是顛倒迷亂的世間愚痴眾生

若是我們對於自己的財物沒有那麼執著

我們前期的仔細觀察了供給佈施的對象

是否是合格的福田和值得供給之處

然後再佈施多少的財物就不要再斤斤計較

要規定對方一定要怎麼用,

用在什麼地方了,

或者認為自己供養佈施積德行善了

就和別人不一樣了的傲慢心態

趾高氣揚到處炫耀看不起別人

若以這樣執著的方式和傲慢的心去供給佈施

我們哪怕供給佈施的再多

也是功德毫無,只是一點世間人天福報而已

執著的供養並沒有功德福德


這也就是梁武帝和達摩祖師的對話

我們想,梁武帝傾國傾城之力來供給佈施

建寺院自己出家還不斷的供僧齋

他的福報難道不大?

可是站在三體輪空的究竟圓滿智慧空性上

確實沒有福德功德,只有短暫的人天福報

因為他的所有善業與供樣佈施

都是為了今生來世更好的執著比較攀比之心

或者只是因為行持善業有福報而行善業的無計心

並不是為了出離輪迴煩惱的心,

為了成佛覺悟究竟圓滿智慧而去行善業

所以才被達摩祖師說無福德與功德

有人會不理解這樣的行持善業為什麼會沒有功德呢?

佛陀在《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裡

也這樣的告誡了我們:

“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佈施,

所謂不住色佈施,不住聲香味觸法佈施。

須菩提!菩薩應如是佈施,不住於相”

“菩薩所作福德,不應貪著,是故說不受福德。”

就是提示我們所做福德功德不該貪執

若是貪執黏

著與自己曾經做了什麼功德佈施

念念不忘過去所做的心就是執著

執著的供養並沒有功德福德


這樣的福德只是我們認為的福德

因為過去心不可得

若是我們貪執功德福報就是和梁武帝一樣的行徑

和他相比,我們佈施供養的能比他的大嗎?

比他的多嗎,還是比他的福報大呢?

以此相比我們有什麼值得傲慢自大的呢?

其實如同宗薩仁波切所講

我們東西供養佈施出去了就已經不是我們的了

為什麼還要執著與他的去處和使用呢

始終念念不忘呢

有些人就認為從自己的手裡出去的就會要貪著些

可是如同對於廁所的不淨物都會無比嫌棄

哪怕是自己的排洩物也無比噁心

可其實也是經過自己的身體,

按照我們的觀念形態也是屬於自己的

可是我們為什麼不執著這些呢?

可笑的是其實這些排洩物也有人執著

就如俗話所說“肥水不流外人田”

小時候還真的聽說有人憋了屎尿幾個小時

就為了排洩到自家的自留田裡面

我們大部分人對於後者的行為都會覺得好笑

可是我們供養佈施完了

執著財物來去的狹隘心態行為

在智者眼裡和後者差不多一樣的愚痴和好笑

執著的供養並沒有功德福德


其實正確供養佈施的心態是

我們所行的一切善業都是為了出離煩惱輪迴

或者是為了一切如母有情獲得究竟圓滿智慧覺悟

以這樣的心態去行持供給佈施

這才是真正福德智慧功德的種子

才能夠生出出離輪迴解脫和成佛的果實

宗喀巴大師(1357–1419)《道次第攝義》有言

「大乘道命為發心,是菩薩行根本依,

能轉資糧如金汁,攝納眾善為福藏。」

所謂的菩提心,就是以慈心、悲心為基礎,

發起「為利眾生願成佛」之願心,

其發心的功德更無量無邊。

若是配合善業而回向則是更加的如虎添翼

《大寶積經》雲:「菩提心功德,若有色方分,

周遍虛空界,無能容受者。」

寂天菩薩(685–763)《入菩薩行論》也說:

「欲滅三有百般苦,及除有情眾不安,

欲享百種快樂者,恆常莫舍菩提心。

菩提心如劫末火,剎那能毀諸重罪;

智者彌勒諭善財:覺心利益無限量。」

正如宗喀巴大師所言:

「心善地道亦賢善,心惡地道亦惡劣,

一切倚仗於心故,當恆精勤於善心。」

《賢愚經》記載的貧女難陀,僅供一燈,

但因為發願滅除眾生垢暗,

眾多燈中唯獨其燈不滅,

更蒙釋尊授記將來成佛。

如此善惡利弊,

真正的修行人自當如理思維、如法行持。

執著的供養並沒有功德福德


這樣做的每一次行善與發心

都是一次發菩提心的播種

播種完了繼續的提供給他善業條件

自然可以結果

而我們斤斤計較的看著這一顆種子

那就會忽略了更多種子的播撒和提供他生長的條件

作為比較習慣於自私的我們

對於其他人撿芝麻丟西瓜的行徑肯定嗤之以鼻

可是我們卻一直樂此不疲的在做同樣的事情

還洋洋自得的認為自己做的才是最正確

要知道而物質錢財只是從我們手中經過而已

我們只有短暫使用權而無有永久擁有權

那個財物真正的能夠永遠屬於自己?

物質財物既然不是永遠屬於自己

供給佈施完了就不必執著

更不必因為供給佈施而生傲慢自大之心



因為福德智慧無形,也只是一個名稱而已

金剛經雲

“若福德有實,如來不說得福德多;

以福德無故,如來說得福德多”

所以我們執著的心態也是無形之物

若是依智慧心的去分析

才會發現我們的執著心態有多麼愚痴

有多麼狹隘和偏激自私

我們只抽出少許時間和金錢物質修持佈施或行善;

做的時候,善心又不特別強烈,

甚至沒有純粹的善心,

只為自心些許的小目的……如是行者,

我們自以為累積了許多善業,其實功德並不多。

假設就是我們的東西,

也已經給了別人我們還在執著,

我們到底是給了還是沒有給呢?

執著的供養並沒有功德福德


這就是宗薩仁波切所說的

你既然給了我,我就有使用所有權了

財物的留存使用就和你無關了

你在發心佈施的那一瞬間

你的福德功德的種子已經種下了

不會因為對方決定的留存使用而給你帶來多大的利益

當然了,得到多少的福德利益

就和你的發心大小有最大化關聯了

和物質錢財多少無關了

只隨善惡意差別,不隨善惡相大小。」

語出無畏洲尊者(吉美郎巴1729–1798)《功德藏》

供養佈施並回向完了對待已經給出的財物

就要如同自己排洩的不淨物一樣的

毫無留戀才是真正的佈施

這些心態你有嗎?

你是為了短暫的利益眼前的心態

還是為了久遠的自在和受用具足

得到究竟智慧解脫,以長遠目光心態而做的?

以同樣的佈施供養而得到不同利益的區別

我們明白其中的道理了嗎

修行人供養佈施之前至誠祈願不為人天福報

只為眾生解脫安置與究竟安樂之地而作

完了至誠迴向覺悟究竟圓滿智慧即可

執著的供養並沒有功德福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