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2 【清明節】風景清明後,雲山睥睨前

DATE

04-05

風景清明後 雲山睥睨前

1

【清明节】风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
【清明节】风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

清明節由來

下個周即將迎來我國的傳統節日清明節,現在就跟團團一起來了解一下跟清明有關的那些事吧!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重要日子。

清明演變成紀念祖先的節日與寒食節有關,漢代稱寒食節為禁菸節,因為這天百姓人家不得舉火,到了晚上才由宮中點燃燭火,並將火種傳至貴戚重臣家中。後來,清明節還吸收了另外一個較早出現的節日——上巳節的內容。上巳節古時在農曆三月初三日舉行,主要風俗是踏青、祓禊(臨河洗浴,以祈福消災)。

2

【清明节】风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
【清明节】风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

清明節習俗與發展

清明節這天,家家蒸清明粿互贈,不僅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活動。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鍊身體。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的悲思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傳統節日。

清明節融匯了寒食節與上巳節的精華,在宋元時期形成一個以祭祖掃墓為中心,將寒食風俗與上巳踏青等活動相融合的傳統節日。明清大體承接前代舊制,清明節仍然堅持並發展著其在春季生活中一個必不可少的大節的地位。民國時期,清明節這天,除了原有的掃墓、踏青等習俗,植樹也被確定為常規項目,這實際上不過是對民間長期延續的植樹風俗的一個官方認定。

3

【清明节】风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清明节】风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

清明節食品

自古清明就有飲茶吃青團的習俗。例如尚秉和先生曾寫道:“寒食在漢末初起,一月寒食;自魏武令觀之,則自冬至起,至清明皆寒食,變本加厲。寒食節在漢末最為苦境也。” ,許次紓在《茶疏》中寫道:“清明穀雨,摘茶之候也。清明太早,立夏太遲,穀雨前後,其時適中。若肯再遲一二日期,待其氣力完足,香烈尤倍,易於收藏。”

【清明节】风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

關於清明的詩句

清明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寒食

春城無處不飛花,

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

輕煙散入五侯家。

清明夜

好風朧月清明夜,

碧砌紅軒刺史家。

獨繞回廊行復歇,

遙聽絃管暗看花。

【清明节】风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

圖文素材 | 網絡

實習編輯 | 青年之聲貴州大學工作室 韋雲龍

審校 | 劉豔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