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1 弘一法師把他與“齊白石”比肩,他的作品還被國家“限制出境”

弘一法師把他與“齊白石”比肩,他的作品還被國家“限制出境”

大家都聽過齊白石吧?可是李耕聽說過嗎?估計有很多人不知道,可弘一法師卻將他的佛道人物畫和齊白石的花鳥畫相提並論,“南李北齊”是弘一法師定評的。那為什麼好像不出名呢?有人說是因為在世俗界,齊白石知名度很大,而在專業領域的國畫界,李耕無人不知。他們兩個卻有著相似的成長背景和經歷,一起走進莆田空前絕後的大畫家,李耕的一生。

一、概述:一生的成就

弘一法師把他與“齊白石”比肩,他的作品還被國家“限制出境”

李耕是文人畫家、職業畫家和民間畫家三位一體的傑出代表。其詩、書、畫、印、雕、塑等學養修為十分全面,人物、山水、花鳥、界面、蟲魚、走獸樣樣擅長,面面皆佳。就像明代肖像畫首屈一指、畫風影響日本的閩中莆田大畫家曾鯨開創以個人名字命名“波臣畫派”一樣,李耕也開宗立派,創建“李耕畫派”,成為又一位以自己名字命名畫派的一位大畫家。

為了培養挖掘人才,傳承之需,國家首開以李耕個人名字成立的國畫研究機構——仙遊李耕國畫研究所。

李耕(1885-1964),字硯農,原名李實堅,號一琴道人、大帽山人等,堂號菜根精舍。出生於清代興化府仙遊縣度尾鎮中嶽鳳池村一個貧寒的民間繪畫世家。幼年隨從父親學習中國畫,繪畫丹青繡像、寺廟壁畫,擅長古典人物、山水花鳥畫,兼通書法、詩文、金石、雕塑、絃琴等。他的畫作氣勢雄健,揮灑自如。畫壇將李耕與大畫家齊白石相提並論,譽稱為“南李北齊”。

二、自小貧困,卻從鄉野自然中吸取智慧

弘一法師把他與“齊白石”比肩,他的作品還被國家“限制出境”

在新中國成立之前,李耕祖孫三代過著貧困潦倒的生活。祖父李泰系是一位民間畫師,父親李墀繼承家業,畫藝精湛。李耕跟隨父親學畫,學詩經,學論語。七歲時就能用木炭畫出莆仙戲裡的舞臺人物。童年李耕

與父親奔波于山林村野,為寺廟作壁畫。當地秀才邱明奎、張立夫賞識李耕年少才華出眾,就精心教授他古典文學、詩詞和書法。李耕聰慧好學,師承家傳,博覽佛門群書及歷史名人傳記、名家名作。

在啟蒙老師邱明奎、張立夫的啟發、引領下,李耕有意識地融入鄉村生活,因與當地百姓情感融洽,李耕得以近距離地觀察鄉村生活,體驗鄉村風情,從民間藝人那裡吸取智慧,從鄉野歷史、自然萬物中尋找靈感,使得自己繪畫的視野得到極大的開拓。

弘一法師把他與“齊白石”比肩,他的作品還被國家“限制出境”

在這個階段李耕的畫藝研修,主要是師法上官周、黃慎、鄭板橋等諸位大家,又遠溯顧愷之、吳道子、仇英、吳彬、曾鯨、黃慎等歷代書畫大師,鍥而不捨地追求傳統國畫技法,主張“效先賢、嚴法度、堅基礎、師造化、脫窠臼、創新意”,力求融會貫通,形成自己勁拔奇拙、造型灑脫、豪放不拘的風格。

李耕擅長古典人物,尤精仙佛與高士兼及山水、花鳥,對詩詞、書法、音律、雕刻有很深的造詣。藉助題寫詩文,提升文雅畫品,集中國傳統藝術之大成,被譽為“詩、書、畫”三絕。

三、畫品上乘、人品也好,徐悲鴻、弘一法師都對他贊善有加

弘一法師把他與“齊白石”比肩,他的作品還被國家“限制出境”

李耕先生畫品上乘,人品清高,為人淳厚質樸,秉性耿直,愛憎分明,極富正義感。1925年,他的十八筆寫意《彌勒佛》獲中國東南五省畫展第一名;1928年,他創作的《東坡笠履圖》《秋風歸帆》《無量壽佛》等11幅作品在福州舉行的中法繪畫聯展中再獲首獎。中國畫大師徐悲鴻1928年7月到福建訪問交流,應邀參加“中法繪畫聯展”。在展覽中,徐悲鴻看到李耕創作的《東坡笠屐圖》《秋雨歸帆》等作品,被深深吸引,連聲讚歎:“畫得好!佩服,很佩服!”他還特地拍攝了李耕的展品,並在《申報》撰文盛讚李耕的畫藝:“有奇拙勝者,首推李耕君,揮毫恣肆,可以追癭瓢,其才則中原所無。”

弘一法師推崇當代藝壇傑出人物,他駐錫泉州銅佛寺時,緘口不論世人,一貫謹言慎行;但有一次與信士周希賢談論佛像時,提起閩中李耕,欣然神往,褒其繪畫藝術成就可與齊白石比肩,譽稱“北齊(白石)南李(耕)”。著名書法家于右任看到李耕的《觀音》等佛像人物作品後,亦欣然抄錄《心經》“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並款署“硯農先生正”,嘉贊李耕所繪仙釋佛像藝術的精湛。

這個階段,李耕的代表作有《十八學士》、《開科取士》、《十八羅漢》、《銅雀臺》等,最大特點是構圖大膽,運筆雄奇,形、神、韻兼備,享譽畫壇,風靡海內外。

四、人民的苦難,激發李耕繪畫作詩

弘一法師把他與“齊白石”比肩,他的作品還被國家“限制出境”

李耕當時所處的年代正是

中華民族災難深重的年代,人民的苦難激發他揮毫繪畫作詩,傾吐了愛國憂民的熾熱心聲!以蒲松齡寫《聊齋》的手法,創作了許多寓意深刻的社會諷刺圖,配上辛辣的詩予以淋漓盡致的痛斥。如《鍾馗圖》畫上是:“兩峰粉本黑風生,入妙魔王一筆成,豹目虎鬚君莫厭,予今人面更猙獰”。把獨裁統治者的醜惡嘴臉刻畫的入木三分。

有一回,仙遊一位國民黨旅長向他買畫,李耕畫了一幅大腹便便、齒露譏笑的彌勒佛,身邊六位兒童在玩銅板,一個在錢眼裡翻跟斗,上面題詩曰:“皆大歡喜總是錢,莫將錢眼打鞦韆;此心已解金錢劫,一笑婆娑自在天。”辛辣的筆觸如鋒利的匕首直指吞噬民脂民膏的國民黨達官顯貴。與此相反,在李耕詩詞的字裡行間,卻蘊含著對祖國的無限摯愛,對勞動人民疾苦的親切同情,對戰爭給民族帶來深重災難的憤恨和控訴,憤然寫下:“蒼天難以食為天,風浪起非獨海邊,雖得濃煙迷有路,休憑清氣永無愆。荒城昨夜人呼號,糙米於今鬥十千。避亂欲從何處去,時難不涕淚漣漣。”

1930年,他與享譽海內外的畫家李霞、陳子奮、郭梁等在福州創辦閩派首個藝術社團《龍珠畫苑》,為振興福建美術嘔心瀝血。1937年,李耕目睹日寇蹂躪中華,難民流落街頭的淒涼情景,即作《難民圖》並附詩:“偶寫秋山楓葉丹,中原風景不摧殘,渡頭多少樵秦客,莫作流浪一倒看。”這期間,他也創作《鄭成功》、《花木蘭》、《戚繼光掃倭寇》等不少愛國題材的作品,振奮中華民族抗戰救國的士氣。1949年,他深信五更寒後的曙光將帶來溫暖的春天,欣喜地吟詩讚道:“漫雲蜀道險嵯峨,世道於今更坎坷,深處武陵誰覓見,佇看隴上舞秧歌。”

五、享譽畫壇,風靡海內外,培養一大批人才

弘一法師把他與“齊白石”比肩,他的作品還被國家“限制出境”

1950年,他和學生張英在福州舉辦“李耕·張英國畫聯展”,李耕的藝術更是佳作頻頻,精美絕倫。李耕盼望半個多世紀的夢終於圓了,國家給予李耕極高的榮譽,推舉他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福建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省文史館館員、省政協委員、仙遊縣政協副主席等。他不禁激動題詩:“一座園林集老成,漫天如雪也爭鳴,元和佳話垂今日,甘雨和風頌政聲。”在“雙百”方針指引下,李耕老驥伏櫪,奮筆如飛,不僅繪畫歷史人物,而且涉及現代題材,謳歌社會主義和人民群眾叱吒風雲,改造大自然的宏偉事業,如《東圳水庫》、《大禹治水》、《夸父追日》等。

李耕也廣收門徒,熱心培養一大批後起之秀,為國畫藝術的發展作出較大貢獻。為弘揚仙遊畫派藝術,1959年,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仙遊李耕國畫研究所”,李耕親自擔任導師,研究仙遊畫派創作技法,培養出一大批國畫人才,其入門弟子有蔣金讀、陳毓和、孫仁英、李樸、周秀廷等。1960年,李耕先生與陳子奮、李碩卿在北京舉辦福建省著名畫家聯展,深受好評。同年為人民大會堂國賓廳繪製堆漆巨屏《松青鶴白東方紅》、《松鶴延齡》和《梅蘭菊竹》四條屏。作品大氣磅礴,深受政要人物和藝術行家的青睞。同年,又與陳子奮、李碩卿在京舉辦“福建三畫家作品展”。

1963年,李耕漫遊大江南北,遊覽北京、上海、杭州等地名勝古蹟,沿途與潘天壽、沈柔堅及全國美協領導蔡若虹、華君武、蔣兆和、葉淺予等大畫家交流畫藝;在中央美術學院、浙江美術學院國畫系師生舉行座談會,現場作畫示範。

六十年代,以文名與商譽並稱於海內外的著名企業家周穎南先生在印尼曾舉辦自己收藏的李耕國畫精品展覽,印尼總統蘇加諾光臨參觀,將一幅《達摩圖》贈予收藏。萬隆會議期間,蘇加諾曾會晤

周恩來總理,大加讚賞李耕畫藝。

六、被國家列為“精品限制出境”的著名畫家

弘一法師把他與“齊白石”比肩,他的作品還被國家“限制出境”

李耕在中國美術史上佔有崇高地位,中國美協前主席蔡若虹評述:“李耕是我國畫壇首屈一指的大師

,畫技獨特,自成一派”。他堅持“活到老,學到老,畫到老”,一生守望硯田,執著丹青,把自己長期珍藏的320幅作品獻給國家。《春夜宴桃李園》《達摩》為中國美術館和故宮博物院收藏,入選“中國畫百年展”。

1989年,中央文史館和故宮博物院舉辦“全國文史研究館館員書畫作品聯展”,李耕人物畫《東方朔》與齊白石的《紅菊》分別作為南、北畫家的代表作參展。2001年,李耕作品《春夜宴桃李園》入選百年中國畫展,並選登《百年中國畫集·優秀人物畫作品選二十幅》,被中國美術館收藏。同年,李耕《達摩圖》被故宮博物院收藏。2002年,國家文物局將李耕列為“精品限制出境”的著名畫家。

李耕部分畫作欣賞

弘一法師把他與“齊白石”比肩,他的作品還被國家“限制出境”

八仙醉酒,92X35cm,1911年

弘一法師把他與“齊白石”比肩,他的作品還被國家“限制出境”

飽德緣皤腹,65.5X43cm,建國之後

弘一法師把他與“齊白石”比肩,他的作品還被國家“限制出境”

十殿圖之三,45X80cm,創作年代不詳

弘一法師把他與“齊白石”比肩,他的作品還被國家“限制出境”

弘一法師把他與“齊白石”比肩,他的作品還被國家“限制出境”

弘一法師把他與“齊白石”比肩,他的作品還被國家“限制出境”

弘一法師把他與“齊白石”比肩,他的作品還被國家“限制出境”

弘一法師把他與“齊白石”比肩,他的作品還被國家“限制出境”

弘一法師把他與“齊白石”比肩,他的作品還被國家“限制出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