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0 從2020年度色,到中國畫裡的“色”相觀:淺析中國畫用色4特點

新的一年,用什麼顏色裝點自己,你知道了嗎?在熬過了原諒綠、吐槽紫和橘貓橘,

全球權威的色彩研究機構Pantone正式公佈了2020年度代表色:經典藍(19-4052 Classic Blue),這是潘通連續第21年宣佈年度色。

從2020年度色,到中國畫裡的“色”相觀:淺析中國畫用色4特點

潘通2020年度色:經典藍

事實上,在中國畫的用色裡,也有約定俗成的“流行色”。色彩作為繪畫的表現語言,代表著一幅作品的情感訴求、體現著畫家的思想境界、創作理念與主觀感受。接下來,我們一起跟隨著中國畫裡兩種核心“色相觀”,走進國畫兩千多年的“流行色”。

中國文人獨特的色彩觀

中國人對於色彩美學的思考,可以大致分為兩類:“錯彩鏤金”之美和“芙蓉出水”之美。這兩種美感,在不同的歷史階段代表著中國文人不同時期的哲思發展階段。

簡單來說,“錯彩鏤金”的呈現方式,是中國畫裡的青山綠水、亭臺樓閣和華麗人物圖;而“芙蓉出水”則代表的是以黑彩色彩為主的水墨畫。隨著中國文人哲學思想和對繪畫意境的追求,後者的美學地位遠高於前者,也更能代表中國畫的意蘊精髓。

從2020年度色,到中國畫裡的“色”相觀:淺析中國畫用色4特點

清·鄭板橋《竹石圖》

中國畫的用色和文化發展有著密切關聯。《周禮·冬官·考工記》記載:“畫績之事,雜五色。東方謂之赤......”中國古代的文人,將色彩與五行關聯起來,發展出一種超越顏色“色相”的內涵。中國十大名畫之一的《千里江山圖》,在設色和筆法上繼承了隋唐以來的“青綠山水”畫法,以石青、石綠等礦物顏料為主,設色極具裝飾性,而礦物、植物顏色融合使用,將中國畫色彩的表現力發揮到極致。

從2020年度色,到中國畫裡的“色”相觀:淺析中國畫用色4特點

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圖》局部

錯彩鏤金:五彩絢麗的重彩

中國畫也叫“丹青”,“丹”即硃砂、“青”即石青、石綠,這二者都是重彩常用的顏料,曾經“重彩”代表著中國畫的“全部”;所以說,重彩在中國繪畫歷史上有著重要地位。

唐代畫家閻立本所繪《步攆圖》,便是“丹”的藝術。畫面中大量的“硃砂”色彩,豐富而柔和。左側使者較大面積的“丹”色衣裳,與右側仕女身上的“紅色”條紋,相互呼應,構成均勢。而儀仗中“青”的介入,打破了畫面的沉悶,產生了極強的視覺張力。

從2020年度色,到中國畫裡的“色”相觀:淺析中國畫用色4特點

唐·閻立本《步攆圖》

而重彩美學的另一個集中體現,是著名的“敦煌壁畫”。敦煌作為世界最大的美術博物館,壁畫全部採用純天然顏料,產生了絢麗斑斕的藝術效果,彰顯著東方文明的審美情趣。特別到了唐時期,在唐高宗對佛教的大力推行之下,大量的壁畫作品誕生在這一時期,中國古代的工筆重彩藝術也達到了整個封建社會的頂峰。

從2020年度色,到中國畫裡的“色”相觀:淺析中國畫用色4特點

敦煌壁畫

出水芙蓉:淡雅的水墨淺絳

中國畫的設色分為淡彩、重彩和潑彩三類。淡彩是指在畫好的水墨畫基礎上略施顏色,而僅以淡花青和赭石的畫作被稱為“淺絳”。如五代董源的《瀟湘圖》、趙孟頫的《鵲華秋色圖》、王蒙的《葛稚川移居圖》、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黃公望的《天池石壁圖》《丹崖玉樹圖》等。

從2020年度色,到中國畫裡的“色”相觀:淺析中國畫用色4特點

元·趙孟頫《鵲華秋色圖》

經過了絢爛的唐,來到了宋元。這一時期的中國文化受傳統哲學到家、禪宗的影響,講究“絢爛之極歸平淡”,中國文人不再追求“絢爛華麗”的設色,轉而以“水墨的黑白”來表現繽紛的顏色。“運墨而五色具”成為時代主流,“隨類賦彩”地位失落“流落民間”。

隨之誕生的,是“墨法體系”的極大完善。墨分五色,受到了中國文人畫家們的寵愛,當時的中國畫壇認為“繪畫中的最高表現形式是黑與白”。墨的濃淡、乾溼、燥潤等多種層次與畫面中白的分佈交相呼應,“墨的五彩”在很大程度去上取代了傳統意義上顏色的作用。

從2020年度色,到中國畫裡的“色”相觀:淺析中國畫用色4特點

元·倪瓚《蒼林茅屋圖》

中國畫用色美學的4個特點

1.隨類賦彩 從本色出發

中國畫講究“隨類賦彩”,最早由南朝畫家謝赫在《古畫品錄》中提出。它歸類了不同物體部位的不同顏色標準,是一種評畫標準,奠定了中國畫用色的基本原則。

而一向“唯心”的中國畫家們,在堅守這些標準的同時,還“意外”得十分重視空間環境對物象的影響:當時間、空間變化時,物象的色彩也會隨之發生變化。宋代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概括了季節變化對水和天色的影響:“水色:春綠、夏碧、秋青、冬黑;天色:春晃、夏蒼、秋淨、冬暗。”

從2020年度色,到中國畫裡的“色”相觀:淺析中國畫用色4特點

宋·馬遠《洞庭風細》——春水

從2020年度色,到中國畫裡的“色”相觀:淺析中國畫用色4特點

宋·馬遠《秋水回波》——秋水

2/強烈對比 黑白分明

區別於西方的“紅黃藍”三原色,中國古代的文人,習慣以“紅、黃、藍、白、黑”為“五原色”,其中更以“黑”、“白”為主色。也由此形成了中國畫中獨有的“留白”藝術。而在唐宋的青綠山水中,我們常常能看到大面積的綠、青,以及用泥金勾勒而成的輪廓。青山、白雲、紅樹,對比強烈、鮮豔奪目且氣勢恢宏。

從2020年度色,到中國畫裡的“色”相觀:淺析中國畫用色4特點

張大千《華山雲海圖》

3/主觀設色 從心出發

中國畫設色的一大特點,是極富畫家主觀色彩,甚至拋棄物象“本我”之色。以頗受中國文人青睞的“竹”為例,褪去綠之本色,中國畫家偏愛“墨竹”,更有蘇東坡以“硃砂”畫竹,稱“朱竹”。

這是畫家拋棄“物象”對“內在”對追求,是放大個人情感表達的形式。

從2020年度色,到中國畫裡的“色”相觀:淺析中國畫用色4特點

宋·蘇軾《朱竹》

4/留白之處 流光溢彩

中國畫裡的“留白”藝術,是中國畫藝術的“瑰寶”。不著色之處,卻正是整幅畫作“流光溢彩”的魅力之所在。在中國畫裡,水、天、雲霧,一般通過“留白”來表現。《易經》中所提“一陰一陽之為道”,中國畫承其筋骨,

“空”與“滿”、“白”與“彩”,充滿了節奏韻律與哲學內涵。

從2020年度色,到中國畫裡的“色”相觀:淺析中國畫用色4特點

宋·馬遠《獨釣寒江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