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秦始皇為什麼下“逐客令”?為什麼李斯能說服秦始皇放棄逐客?

“逐客令”是秦始皇下發的一條非常重要的政策,這一條政策重要到什麼程度?可以這樣說,如果秦始皇真讓屬下執行“逐客令”,那估計他就無法統一天下了,當然這不是我估計的,這是李斯的判斷,李斯認為逐客令會導致天下士子“裹足不入秦”,秦國很難“跨海內、制諸侯”,因此上書《諫逐客書》。那麼問題來了,秦始皇為什麼要下發這樣的政策?為什麼李斯能說服秦始皇放棄逐客?我們來了解一下“逐客令”下發背景就知道了。

秦始皇為什麼下“逐客令”?為什麼李斯能說服秦始皇放棄逐客?


鄭國間秦是“逐客令”導火索這件事不實

古文:《史記·李斯列傳》:會韓人鄭國來間秦,以作注灌渠,已而覺。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諸侯人來事秦者,大抵為其主遊間於秦耳,請一切逐客。”李斯亦在逐中。斯乃上書曰:“詳情見《諫逐客書》”。

白話文:《史記·李斯列傳》:韓國派鄭國來坑秦國,借修鄭國渠為名來虛耗秦國國力。這事被被秦國發現之後,秦國的宗親認為六國來秦者都是坑秦國的,所以要驅逐他們。李斯也在被驅逐的行列中,為了避免被驅逐,李斯上書《諫逐客書》。

這段記載很容易讓人認為鄭國間秦就是“逐客令”的導火索,但事實恐怕並非如此。

鄭國是什麼時候來秦國的?秦王政元年。(出自《六國年表》)

逐客令是什麼時候下的?秦王政九年-秦王政十年之間。(《史記》)

秦始皇為什麼下“逐客令”?為什麼李斯能說服秦始皇放棄逐客?


鄭國這個奸細在秦國潛伏十年才被發現?而且就算鄭國是秦王政十年暴露的,為什麼秦國沒有對韓國用兵?(秦滅韓是秦王政十七年的事情)準備軍事行動需要七年?這一點不現實。秦始皇從元年到十七年,這十七年中只有一次對韓行動,那就是秦王政三年蒙驁攻韓。當時秦國動靜挺大,不像是日常騷擾。而且如果鄭國間秦是秦王政十年暴露的,那鄭國渠就已經修完了啊。史書記載秦國發現鄭國間秦之後繼續任命鄭國修渠,那就證明鄭國間秦必定是在鄭國渠完工之前,也就是秦王政十年之前。結合秦國對韓軍事行動,我認為秦國發現鄭國間秦這件事大概在秦王政三年之前。我們總結一下時間線:

秦王政元年,韓國派鄭國間秦。

秦王政三年,秦國發現了韓國的陰謀,因此對韓實施報復性打擊。

秦王政十年,秦國下“逐客令”,同時在這個時間點附近鄭國渠修建完畢。

秦王政十七年,秦國滅韓。

秦始皇為什麼下“逐客令”?為什麼李斯能說服秦始皇放棄逐客?


秦始皇在三年的時候就發現了鄭國間秦,然後拖到十年才下逐客令,這是不是有點牽強附會?所以我個人認為鄭國間秦是“逐客令”導火索這件事不實,這件事充其量只不過算是一個藉口而已,秦國下“逐客令”一定是另有原因。好端端的是不會下“逐客令”的,要想明白為啥下“逐客令”,我們需要研究一下秦王政十年之前發生了什麼?在當時只有一件大事,那就是嫪毐叛亂。

嫪毐叛亂是“逐客令”導火索

嫪毐是呂不韋的門客,經過呂不韋的運作成為太后的姘頭,然後利用太后的關係成了長信侯,並且長期經營雍城,在雍城組建了一股龐大的政治勢力,是秦國境內僅次於呂不韋的一股政治勢力。秦王政九年時嬴政在雍城蘄年宮舉行冠禮,此時嫪毐發動了政變,武裝攻打蘄年宮。

文言文:《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第六》:長信侯毐作亂而覺,矯王御璽及太后璽以發縣卒及衛卒、官騎、戎翟君公、舍人,將欲攻蘄年宮為亂。

秦始皇為什麼下“逐客令”?為什麼李斯能說服秦始皇放棄逐客?


嫪毐的武裝是怎麼來的?主要有三股勢力:

1:來自太后的武裝,他用太后玉璽調動了縣卒、衛卒、官騎。

2:戎翟君公的武裝,這個史書沒太多描述,八成是他的下屬或者政治同夥。

3:舍人,這個就是指嫪毐的親信、門客(史書記載嫪毐有門客上千人)。

這麼一股武裝部隊也是非常危險的,秦始皇調動三千精兵這才鎮壓了嫪毐的叛亂。雖然嫪毐叛亂被解決了,但是給秦始皇留下了一個問題,如何避免叛亂髮生?這次是平定了,但是萬一沒平定哪?這種事可不是開玩笑的,稍有差錯就是人頭落地。而且這次是嫪毐發動叛亂,如果要是呂不韋發動叛亂哪?呂不韋的政治勢力可比嫪毐強太多了,史書明文記載呂不韋食客三千人,而且呂不韋的政治能力、聲望、地位、關係網都遠勝於嫪毐。萬一呂不韋有個頭疼腦熱的要造反怎麼辦?嫪毐有一個戎翟君公,鬼知道呂不韋有幾個這種朋友?拉幾個朋友,帶上自己三千門客,這也是一支部隊啊。

秦始皇為什麼下“逐客令”?為什麼李斯能說服秦始皇放棄逐客?


關鍵是呂不韋也不乾淨,他引薦的嫪毐,而且他還和太后有私情,你說這種人能留嗎?嫪毐叛亂之後秦始皇就想著廢呂不韋,但是“賓客辯士為遊說者眾”,秦始皇“不忍致法”。這個說法你信嗎?秦王政九年秦始皇“不忍致法”,秦王政十年免呂不韋的職務,秦始皇十一年逼呂不韋自殺,短短兩年秦始皇就忍心“致法”了?而且為啥免呂不韋職務的時候沒人出來說情?為什麼逼死呂不韋的時候沒人出來說情?很明顯,這些“賓客辯士”的態度發生了改變,能讓這批人態度改變的只有“逐客令”。

“逐客令”與《諫逐客書》蘊藏的政治鬥爭

秦始皇九年,秦始皇想要殺呂不韋,但是眾多賓客出來說情,秦始皇選擇了妥協。但是呂不韋的問題終究是要解決的,怎麼辦?《人民的名義》大家都看過吧,北京是如何拿下趙立春的?北京是先讓沙瑞金瓦解了“漢大幫”,然後才對趙立春下手的。此時秦始皇也是一樣,他必須先解決這批賓客,然後才能對呂不韋下手。“逐客令”實際上是拿鄭國間秦為藉口來針對這批賓客的政治事件,其實“逐客令”也非常容易理解,我們拿《人民的名義》來舉例。

沙瑞金如何才能瓦解“漢大幫”?最粗暴的方法就是一刀切,把所有漢東政法系畢業的官員全部開除(包括但不限於高育良、侯良平、祁同偉)。這就是“逐客令”的主要目的,你呂不韋不是組建了一個“呂大幫”嗎?我把所有六國客卿全部驅逐了,那你的“呂大幫”不就瓦解了嗎?但是這會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容易傷及無辜。漢東政法系大學出身的官員不一定都是“漢大幫”的啊,六國客卿也不一定都是呂不韋的門客啊。萬一傷及無辜,那豈不是會失去一大批精英客卿?

秦始皇為什麼下“逐客令”?為什麼李斯能說服秦始皇放棄逐客?


這個時候會戰隊的人就開始轉變風向,李達康洞悉到了沙瑞金是針對趙立春的,所以趕忙撇清關係,然後重新戰隊沙瑞金。李斯和李達康一模一樣,李斯是呂不韋的門客,“逐客令”一出李斯就馬上改變風向,重新戰隊秦始皇。李斯上書《諫逐客書》,著重提及秦國任用商鞅、張儀、範睢等六國客卿的例子,然後勸秦王吸納人才,不應該把這些客卿全部驅逐出境。“士不產與秦,而願忠者眾”,意思就是客卿這些人不是秦國的,但是這批人願意為秦國效忠。秦國的主要問題也不在於用不用客卿,而是這批客卿忠於誰。《諫逐客書》得到了秦始皇的充分認可,秦始皇撤銷了“逐客令”,而且李斯也被任命為廷尉(兩千石的高官,且具備實權,可丞相和御史的之議)。

秦始皇為什麼下“逐客令”?為什麼李斯能說服秦始皇放棄逐客?


這就是二五仔(背叛者)啊,他背叛了呂不韋,成了秦始皇門客。而且秦始皇重用李斯,此舉大有“千金買馬骨”之意。在這種情況下呂不韋的門客也意識到了呂不韋在逐漸失勢,他們應該再尋良主。秦王政九年,秦始皇要廢呂不韋,但是賓客們都為呂不韋說情。但是“呂大幫”被瓦解之後,這批賓客也就不復存在了,秦王政十年,秦始皇正式廢了呂不韋。這個時候廢呂不韋一點阻力都沒有,橫向對比齊王廢孟嘗君,孟嘗君失勢力後,他的門客通過運作重新讓孟嘗君獲得之重用,可想而知雙方的差距。呂不韋被免之後樹倒猢猻散,那些門客也都另尋出路了。之後六國使者紛紛問候呂不韋,秦始皇擔心呂不韋引起叛亂,所以逼迫他自殺了。至死那些賓客也沒人出來說什麼,“人情冷暖,官場現形”演繹的淋漓盡致。

秦始皇為什麼下“逐客令”?為什麼李斯能說服秦始皇放棄逐客?

總結

根據目前的史料,我不認為鄭國間秦是“逐客令”的導火索,嫪毐叛亂才是“逐客令”的導火索。秦始皇為了削弱呂不韋門客的勢力,下令驅逐六國客卿,採取了“一刀切”的粗暴方式。此舉雖然是有效的,但是會讓秦國損失一大批精英客卿,之後天下士子也不會再來秦國,秦國統一天下的可能就會小很多。李斯為了個人利益勸阻秦始皇不要執行“逐客令”,應該正確面對呂不韋門客這件事。可以通過分化、拉攏等方式逐漸瓦解這個政治群體,把這些客卿化為己用。秦始皇通過各種手段駕馭了這批“門客”,免去呂不韋職務這件事就是秦始皇獨攬大權的標誌。同時這次政治事件並沒有引起國內大規模亂鬥,反而大大加強了秦國整合力,加快了秦國統一天下的腳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