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1 新中國自行研製的第一代通用機槍67式,自衛反擊戰時被緊急撤編

新中國成立之初,國內工業基礎薄弱,在武器裝備上以仿製為主,自主研發能力很欠缺。經過十多年的建設,國內工業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這個時候有關部門開始考慮自行設計製造一些武器裝備,67式輕重兩用機槍就是這個時候出現的。

新中國自行研製的第一代通用機槍67式,自衛反擊戰時被緊急撤編

67式通用機槍

所謂輕重兩用機槍,也就是通用機槍,只是當時的稱呼不一樣。該槍在1967年研製成功,採用7.62毫米口徑,全槍長1650毫米,全重24千克(槍身重11千克,槍架重13千克)。導氣式自動原理,槍機偏移式閉鎖機構,採用彈鏈供彈。理論最大射速700發每分鐘,槍口初速度840米每秒,有效射程1000米。

僅從以上數據來看,該槍除了尺寸稍微大了一些,其他的各項數據比較一般,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也沒有什麼短板。67式研發成功後,就立刻大規模裝備部隊,用來替換手中逐漸過時的58式連用機槍。之所以這麼快裝備部隊,還因為該槍是第一支自主設計生產的機槍,有著濃厚的愛國情懷在裡面。

新中國自行研製的第一代通用機槍67式,自衛反擊戰時被緊急撤編

53式重機槍

在部隊中,67式主要裝備給步兵營裡的機槍連,和連隊裡的機槍班,負責給其他作戰部隊提供火力壓制。因為是國內第一款機槍,缺乏設計經驗只能摸著石頭過河,該槍設計之初借鑑了不少國外的設計,所以槍身上有不少的其他槍械結構,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大雜燴。

新中國自行研製的第一代通用機槍67式,自衛反擊戰時被緊急撤編

58式連用機槍

投入部隊使用後,該槍的問題很快就暴露出來。首先是機槍較高,射手射擊時很暴露,其次就是材料和加工工藝上的問題。新槍發放時,槍支的射擊精度很高,但是發射一定數量的子彈之後,該槍的緩衝器磨損嚴重,間隙會越來越大,這時射擊精度明顯下降,甚至卡殼等故障也增加不少,在正常情況下已經達到了千分之的卡殼概率,這槍已然沒法使用了。不僅如此,卡殼後膛內的高溫會引起彈藥自燃,發生嚴重的炸膛事故。另外諸如槍機破損、槍機框破損等問題也不少,這跟材料和加工工藝有關係。

該槍也並非一無是處,首先該槍輕量化的結構適合作為通用機槍使用,也能用在多個武器平臺上搭載,供彈結構簡單可靠,並且有夜戰瞄準裝備,在當時來說比較新穎。

新中國自行研製的第一代通用機槍67式,自衛反擊戰時被緊急撤編

67式通用機槍

但是這一點好處抵消不了該槍的問題,不久後爆發了對越自衛反擊戰,走上戰場的部隊大量裝備67式機槍,實戰中該槍的可靠性非常糟糕,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傷亡,隨後部隊緊急用封存的53式和57式機槍替換下67式,其他軍分區裝備的67式也在不久後撤編。

到八十年代,隨著工業基礎水平和設計能力進一步提升,67式接受了改裝升級,升級後被稱為67-1式和67-2式,升級版的67式基本結構沒有變,零部件可靠性提升了,另外一些結構上稍微調整了,例如加粗槍管,兩腳架改為可拆卸式,新的三腳架等等,隨後新版本的67式在部隊中繼續服役。

新中國自行研製的第一代通用機槍67式,自衛反擊戰時被緊急撤編

67-2式通用機槍

該槍不僅自用,還有部分出口。在上世紀八十年代,該槍曾出口到伊朗和伊拉克,另外當時的土耳其也購買了一部分。目前67式通用機槍還在中東地區裝備,據稱伊拉克部隊還保留有一部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