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4 北大金李:長期來看,房地產不是好的財富儲值工具

北大金李:長期來看,房地產不是好的財富儲值工具

中國人對一樣東西有著天然的的依戀和熱愛——那就是土地和它的附屬建築物,也就是房地產。

追根溯源:從農耕文明說起

什麼財產保有起來最有安全感?

我們的祖先在上千年前就給出了答案,那就是土地。中國社會長期的農耕文明有一個重要特點:人們的收入與土地、與土地的農作物產出關係密切。財富積累方式是多餘的土地產出轉變成金元寶、銀元寶,積累到足夠多的數量再拿出來買地,然後再生產更多的產出物。

土地作為存儲手段的一個好處是,它的產量相對穩定,所以它作為一個計價標準相對比較恆定。但是,它也有它的問題。

土地產出基本固定,土地和個人財富的積累主要是靠兼併,它的規模是很有限的,並且基本上是一個線性的增長,社會財富整體的增長有上限。未來長期的購買力受到土地的束縛,很容易夠到天花板。

北大金李:长期来看,房地产不是好的财富储值工具

長期來看,房地產不是好的財富儲值工具

當今時代,在房地產市場化以後,中國家庭幾乎是本能地繼續以房地產作為重要的儲值手段。

中國很多的財富家庭之所以能積累財富,是因為買房子,只要攢夠首付就買,從第一套買到第N套,而且被歷史證明是大贏家。我們要正視房地產投資,它和股票、債券、股權投資一樣,是非常重要的資產大類。但是房地產作為長期的價值存儲,它是有問題的,因為它不能做到真正長期的保持增長。

首先是折舊問題。

一個東西落地之後,它的物理屬性就有折舊。30年以前的房子,在今天看來它的使用性已經大大降低,綜合考慮結構、採光、格局等等一系列問題,它的使用價值是隨著時間往下走的。

第二,就是經濟學家很擔心的一點,房地產可能存在泡沫。

最早的泡沫是荷蘭鬱金香泡沫。特殊顏色的鬱金香最盛的時候,一朵鬱金香可以在荷蘭鹿特丹城市中心買兩幢聯排別墅。因為它短期稀缺導致價格躥升。80年代長春炒君子蘭,炒到最高的時候,一盆君子蘭也能炒成當時兩幢別墅的價錢。所以泡沫是很多經濟學家心中的一個隱憂。

北大金李:长期来看,房地产不是好的财富储值工具

第三,投資性房地產在未來的購買力堪憂。

如果你買房子的主要目的不是為了住得寬敞,而是希望有一天把這個儲存價值給套現出來,變成未來孩子上學的學費、家人的醫療開支或者養老開支,那麼你現在買的房子能幫你實現未來的願望嗎?

是的,從個體來說,我現在房子多了,我更加有錢了。可是從整個社會的角度來說,如果社會上未來提供的其他產品和服務的數量沒有變化,大家都有更多的房子了,最後這些房子折算成未來的實際的購買力,購買未來的產品服務,還是和原來一樣嗎?

原來你去買一年的養老服務,需要花20平方米的房子,結果將來你發現大家手裡面都有很多的房子,20平方米就不夠買一年的養老服務了,要花40平方米、60平方米。你現在以為只需要存一套房子就能夠養老,到時候就會發現其實需要五套,甚至十套。

所以從儲存購買力的角度來說,長期來看,房地產並不是最佳的選擇。

北大金李:长期来看,房地产不是好的财富储值工具

未來財富管理知識

更新財富觀念

找準理財姿勢

金李老師讓你不再為錢所困

一鍵直達財富管理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