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孩子總是覺得自己一無是處?教會孩子“自我認同”,才是教育意義

誒,你今天下午不是有興趣班嗎?現在這個點,你該上課了吧,你怎麼沒有去上課呢?"

孩子低下頭對我說:"啊,我不想去上課了。"

我說:"為什麼?之前你不還是上課上得好好地嗎?怎麼突然就不想去上課了。你是不是發生了什麼事情呢?可以和媽媽說一說呀?"

孩子回覆:"哎,媽媽,我覺得自己太笨了,學什麼都學不好。明明我們都是同一時間一起上美術,現在別的小朋友都已經畫得比好太多了,而我卻連草稿都畫不好。"

聽到孩子說的理由之後,我便明白了孩子不願意去上課的原因。"寶貝你是不是因為自己畫的不好,所以才不去上課的呀。沒有關係,我們不和別人比啊,我們就和自己比。而且,媽媽送你去學美術也只是為了發展你的興趣愛好罷了。你可別多想啊。"

本以為孩子聽了我的安慰,心裡會好受一些,但是孩子還是一臉悶悶不樂。"如果你不想學美術的話,我們可以學點其他的東西,或者做其他一些讓你感興趣的事情如何?"

孩子總是覺得自己一無是處?教會孩子“自我認同”,才是教育意義

"算了,媽媽你還是別白費心思了。不管我學什麼,我都學不好,還是算了吧。"

不知道父母是否與我類似的經驗,就是孩子總是覺得自己一無是處。若是遇到了這種情況,父母一定要謹慎,這是孩子"自我認同"缺失的一種體現。

孩子缺失"自我認同感"的因素

"自我認同"對一個人來說是非常基本、卻也非常重要的要素。一個人缺乏甚至是喪失自我認同感,那麼這將會影響這個人的整個人生。因為,如果一個人連自己都不認同自己了,那麼未來這個人又能幹成什麼大事呢。

那麼,為什麼孩子會缺乏"自我認同感"呢?這其中又有哪些可能的原因呢?

1、 孩子個人因素:缺乏自信心

一個人身上發生的任何一個不好的事情都與這個人本身帶有一定的關,同樣的,孩子缺乏自我認同感也與孩子自身的心理狀態有一定關聯。這其中很大的一個原因就是孩子缺乏自信心。

若是孩子缺乏自信心,那麼孩子會對很多事情都失去自信,因為孩子變得不認同自己,覺得自己很自卑,無論自己怎麼努力都不會成功。就這樣,孩子一直是處於一種比較焦急的心態中。

而且,這種負能量的狀態又會加劇孩子喪失"自我認同感"。

孩子總是覺得自己一無是處?教會孩子“自我認同”,才是教育意義

2、 家庭因素:父母給予孩子過大的壓力

從孩子出生開始,父母就是與孩子關係最為親近之人,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

無時無刻地影響孩子的心理和思維。

天底下的父母幾乎都有共同的心願,那便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一樣的想法,不同的是父母的行為。為了讓孩子變得更好,有些父母對孩子很嚴苛,他們甚至還會限制孩子的行為和思想。

孩子本來思想和心智都沒有完成成熟,小小年紀肩上便已經肩負了這麼大的壓力,父母又總愛將孩子與他人對比。結果,孩子雖然有一絲進步,但是因為父母的比較,孩子容易產生一種自己總是不如別人的想法。

3、 社會教育因素

當今的中國教育過於強調"唯成績論",這對孩子的身心發展也會造成一定

影響。在一個學校裡,老師告訴學生,要與某某成績優異的學生為伍,要多與成績優異的學生交流。

如果孩子的成績一般或者不太好,那麼孩子很容易被老師和周圍的同學忽略。在孩子的成長階段,孩子將會有很長一段時間是要在學校裡度過的。如果孩子總是得不到認同,又缺乏智者的引導,那麼孩子便容易缺乏自我認同感。

"自我認同":一種重要的心理活動

每一個人的自我意象都是來源於周圍人對自己的態度、自己的個人能力以及在自身認為很重要的方面的表現的一個綜合判斷。一個人要想有高度的自我認同,那麼這個人必須要能夠回答出:"我是誰"這個問題。

孩子總是覺得自己一無是處?教會孩子“自我認同”,才是教育意義

只有知道自己有什麼樣的性格特點,在某個方面有特長、而在某一個方面比較弱勢,那麼這個人才能夠指定目標,更好地發展自我。

所以說,"自我認同"對每一個人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從小就培養孩子對自我的認同,更是對孩子未來的發展有著重大的意義。

能夠認同自我的孩子,將會有以下特點:

1、 提高社會競爭力,能對自身進行反思性理解

何為"反思性理解"?就是一個人能夠對自己所做的事情、自己的思想狀態

進行一個反思,通過反思,孩子將會加深對自己的認識,能夠明白自己當前的狀態,對未來才會有更好的設想。

優秀人士幾乎都有這樣一個優點,很多成年人包括父母可能都不能做到反思

性理解,如果一個孩子能夠時常對自己進行反思和覆盤,那麼孩子將會走出一條不一樣的人生道路。

這樣的孩子往往具有強大的好奇心和探索能力,因為他們心中對於自己想要的東西有強大的渴望。他們的學習動機與興趣還有精神都比一般孩子強,人和人之間最大的差異便是,有沒有經過"覺醒"。

這個"覺醒"則是建立在自我認知、自我反思性理解上。

2、 有助於自我發展,為社會適應提供保障

我們在新聞上不止聽過一次,某個神童雖然成績優異,但是因為沒有自理能

力最終被退學了。有一個研究報告是,職場新人的辭職跳槽幾率大大增加。這都是因為他們對自己沒有一個很好的理解。

孩子總是覺得自己一無是處?教會孩子“自我認同”,才是教育意義

自我認同並不是盲目認同,而是根據實際情況對自身進行一個綜合性的分

析。這樣經過深度的思考,可以幫助孩子更好地發展自己,更接近成功。因為他們能夠察覺自己在某一個方面有優勢,他們還善於在未知的領域挑戰自我。

教育意義:教會孩子學會"自我認同"

幾乎每一個缺乏自我認同的孩子都會經歷這樣一種心境:他們希望自己能夠在某一層面獲得成功,但是由於缺乏自信和缺乏能力,他們達不到自己心中的預想。他們的內心的掙扎和矛盾的,他們也渴望別人來幫助他。

這個時候,父母一定要站出來,教會孩子學會"自我認同"。

那麼,究竟父母要如何幫助孩子學會"自我認同"呢?這裡有幾個建議:

1、 幫助孩子認識自我,並確立合適的目標

要想讓孩子產生自我認同感,那麼父母首先應該做的就是幫助孩子認識自我。

只有孩子能夠認識自我了,那麼孩子才能對自己有一個恰當的、正確的認識,孩子才不會對自己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孩子才能腳踏實地。

孩子總是覺得自己一無是處?教會孩子“自我認同”,才是教育意義

要想讓一個人認同自己,最簡單的一個方法就是讓這一個人看到自己的進步,

看到自己成功。為此,父母可以幫助孩子確立一個合適的目標。很多時候,正是因為孩子總是盯著最終目標看,才忽略了自己的進步。

一個合適的目標可以讓孩子把精力集中在身上,通過努力看到自己的進步,

看到自己越來越接近成功,變得越來越好,孩子肯定會越來越喜歡自己。

2、 多元全面客觀地評價孩子,為孩子樹立自信心

其次,父母對於孩子的態度和想法也是很重要的,如果父母總是不認同孩子,

那麼孩子肯定會很失望和自卑,因為就連自己最親近、最愛的人都不認同自己了,這對孩子是一個很大的打擊。

為了避免這樣的事情發生,父母應該學會客觀地評價孩子。即肯定孩子的長處、指出孩子的短處。這對孩子的成長有著很大的推動作用。

孩子總是覺得自己一無是處?教會孩子“自我認同”,才是教育意義

這對於孩子來說,便是父母與孩子一同成長,而不是孩子一個人單槍匹馬。

3、 學會獨立思考,利用多種媒介學習

事實上,要想讓一個人真正地能夠認同自己,那麼這個人必須要具備一定的

能力,只能實力才能讓人站得住腳跟。所以,在教會孩子學會自我認同的過程中,父母也不要忘了提高孩子的實力。

如果孩子感覺到了自己的實力,那麼孩子就很容易產生自信。對此,父母可以讓孩子利用多種媒介進行學習,從最基本的書本、再到互聯網上的各種新知識。

而且現在幾乎人人家中都有網絡,孩子可以通過互聯網很輕易地瞭解到自己想學的新知識。通過不斷地收集和提煉外界的信息和只是,開拓孩子的視野。見到的世面多了,孩子的心境將會產生不一樣的變化。

每一個孩子都需要"自我認同",父母不僅要給孩子一些自我認同,同時也要通過多種途徑來提高孩子的自我認同能力,讓孩子變得更自信。

我是小航媽媽育兒師,也是5歲寶寶的媽媽,在育養和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夠有助於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孩子能更好地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個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