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稻盛和夫:知識淵博不一定成功,要將其轉化為見識和膽識

克服危機,戰勝困難

京瓷名譽會長 盛和塾塾長〡稻盛和夫


三、知識、見識再到膽識,經營者必須不斷提升心性

還有一點也很重要。這就是“將知識昇華為見識,將見識昇華為膽識”。

安岡正篤在他的著作中闡述了“知識”、“見識”和“膽識”,在此我也想講一講。

知曉了各種事情,就把“知識”拿出來炫耀,這是評論家做的事。他們閱讀大量文獻,博學且擁有豐富的知識。但即便擁有再多的知識,對人生並沒有太大的意義。你只是成了一個知識淵博的人而已。

同時,如果說“那個人有見識”,則不僅指擁有知識。是指在廣泛學習後,在擁有知識的基礎上,還通過領會知識,擁有了“非這樣做不可”的信念。

不僅擁有知識,而且知識昇華到“非這樣做不可”的信念時,就成了見識。

通過自己的所知,能強烈認識到 “非這樣做不可”。像這樣,將知識昇華為一種信念,這就叫見識。

但有了見識還不夠。事情必須實踐才能實現,因此只有“非這樣做不可”的信念,而不付諸實踐仍然沒有意義。

在實踐時,需要無論如何必須向前推進的堅強意志和勇氣,也就是需要有膽力 , 或稱之謂“膽識”。就是說,將知識昇華為見識,再將見識昇華為膽識,才能果斷地付諸實踐。

特別是,我們是經營企業的,只是學識淵博毫無意義。同時,即便擁有非這樣做不可的信念,如果不能實踐也沒有意義。我們經營者必須把昇華了的膽識,付諸實踐。

例如,我想大家每年都要制定經營計劃、經營目標。這時,要考慮社會形勢、市場環境,還有自己的技術力量等,綜合各方面條件來制定經營計劃,比如本年度我們要這樣,這個月我們這麼做等等。

當執行這些經營計劃時,或者為達到經營目標而努力時,所需要的就是膽識。如果沒有實行計劃的強烈的、洞穿岩石般的“堅強意志”,是絕對無法完成經營計劃的。

特別是經濟狀況和市場環境越困難,越需要膽識。不管在怎樣的逆境下,如果帶著“我認為必須這麼做,我想這麼做”的見識制定了計劃,實施計劃時,絕對需要能堅定完成計劃的膽識。

稻盛和夫:知識淵博不一定成功,要將其轉化為見識和膽識


▌經營者要具備堅強的意志與燃燒的鬥魂

我在“經營 12 條”的第 7 條中講到,經營需要“洞穿岩石般的堅強意志”。第 8 條中說道,需要“燃燒的鬥魂”。這“堅強的意志”以及“燃燒的鬥魂”指的就是膽識。

我認為,經營者如沒有“堅強的意志”和“燃燒的鬥魂”,就無法搞好經營。如業績沒有提升,我認為這是經營者意志薄弱,缺乏鬥魂造成的。

說到“堅強的意志”,人們往往會浮現出勇猛、強悍、粗野的印象,但我認為經營中所需要的“堅強意志”是指從內心湧現出的、平靜卻強烈的願望。換句話來說就是“NEVER GIVE UP(永不放棄)”,就是決不放棄的決心。

一直以來,我常在京瓷公司內部說:“當你覺得不行的時候,才是工作開始的時候。”這是從我年輕時的經歷中總結出來的。

京瓷剛創建不久時,為保證新公司的營業額,解決員工的吃飯,我們以開闢新客戶為目標,經常上門進行面對面的營銷。但當時的京瓷,沒有知名度,沒有信用,沒有實際業績,即使上門推銷,大都遭到無情拒絕。

最讓人尷尬的,是拜訪 NEC 公司的那次經歷。當時真的什麼都不懂,我突然登門拜訪,跟門衛說,我希望見真空管部門的技術人員,結果被拒之門外:“你突然來怎麼行啊。”

我沒有放棄,在不知第幾次拜訪後,終於讓我見到了相關技術人員。但那名技術人員說:“你一點都不瞭解我們公司,NEC 是住友派系的企業,因此陶瓷產品我們都會向同一派系的日本特殊陶業公司及日本電瓷瓶公司購買。你們京瓷既不屬同一派系,又沒有實際業績,這樣的無名公司貿然前來,我們絕不會向你們購買的。”他極其冷淡地拒絕了我們。

如何獲得訂單,如何打破這種派系內部交易,如何突破橫在眼前的障礙,我也心中無底。

同去的年輕營銷人員很沮喪,而我作為領導,不能氣餒,不能灰心。因此我鼓勵那個受挫的年輕營銷人員,同時也是激勵自己。我說:“被拒絕的時候才正是工作的開始。思考如何打開困難局面,這才是我們的工作。”

就這樣,無論遭遇怎樣的困難,我們都要保持“堅強的意志”,絕不放棄,堅忍不拔,不斷拜訪客戶,努力爭取訂單。

打一個比喻,就好像水滴石穿。也就是說,一滴水當然無法打穿岩石,但只要無止境地持續,即便是水滴,也能夠洞穿岩石。

只要以這種洞穿岩石般的“堅強意志”不斷努力,就一定能殺出一條血路。

事實上,京瓷後來就是從沒有派系,沒有信用,沒有業績,絕無可能的 NEC那裡獲得了陶瓷產品的訂單。後來的東芝、日立、索尼等其他大型電子企業也是一樣。

京瓷就是這樣一家企業,它以洞穿岩石般的“堅強意志”,獲得被認為不可能獲得的訂單,並克服一切困難,努力按照訂單要求向客戶交付產品,不斷拓展新的客戶,擴大業績。

而且京瓷所經營的陶瓷產品絕不是高價產品。比如我們的創業產品U字型絕緣體,是一種用於電視的顯像管的精密陶瓷零件,當時在日本是一種非常難做的產品,只有京瓷才能生產,但它的價格僅有9日元/個。

也就是說,京瓷這家企業以數十萬個、數百萬個單位接受廉價產品的訂單,粉塵滿身,拼命生產,向客戶交貨,兢兢業業,一步一步積累營業額,最終將業績擴大到了今天的 1 萬億日元。

而殘酷的是,我們主打的電子零部件產品,每年都大幅降價。一成或兩成是正常的,遇到經濟蕭條時,為與同行競爭,降兩成三成是家常便飯,甚至被要求四成五成的大幅降價。

因此,5至6年後,有些產品的價格甚至不足原先的十分之一。也就是說,儘管處於單價低、年年降價的困境,但京瓷在創立後,經過半個多世紀,孜孜不倦不斷擴大營業額,不僅實現了超過 1 萬億日元的營業額,而且直到今天依然保持著這種成長性。

稻盛和夫:知識淵博不一定成功,要將其轉化為見識和膽識

京瓷經營中另一個值得一提的是盈利性問題。

京瓷從未出現過決算虧損。自創業以來半個多世紀的歷史中,在規模超 1 萬億日元的企業中,翻閱日本的經營歷史,這樣的例子極為罕見。

不僅是從來沒有過虧損的記錄,而且京瓷在達到營業額超過 1 萬億日元規模的過程中,一直保持了兩位數以上的高利潤率。

也就是說,自公司創立以來,在超過半個世紀的時間裡,不僅營業額持續增長,而且利潤率一直維持在一個很高的水平上。

在這過程中,匯率大幅變動。從1美元兌360日元的時代,劇變為1美元低於80日元。因為京瓷積極開拓美國等海外市場,是出口比率很高的企業,匯率變動對經營的影響非常大,即便如此京瓷仍然保持了高利潤率。

我認為,這正是依靠“堅強的意志”、“燃燒的鬥魂”實現的。正因為我有這種經營經歷,所以每當我聽到“營業額沒法增長”、“沒法盈利”這樣的話,我就會覺得,這是因為作為經營者,你的意志薄弱 , 缺乏鬥魂。

那麼這種“堅強的意志”從何而來呢?就我本人而言,不論在多麼困難的情況下,“堅強的意志”都會從我的體內自然而然地湧現出來。

我認為,這是因為在我心中具備一種樂觀的信念 , 我相信未來事情一定能成功。

如上所述,正因為相信能成功,才能在遭遇困難時,認為“應該能行,總有辦法。”從而不斷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並且也正因為有了這樣的信念,才能鑽研創新,發揮聰明才智,拼命思考如何打開困難的局面。

而重要的是:“持續不斷地思考”。

無論在多麼困難的局面下,我都會拼命思考解決的辦法:“過去的辦法不行,有沒有其他方法?一定有辦法殺開一條血路。”無論情況多麼嚴峻,多麼困難,我都會徹底分析所有的條件,思考克服困難的具體的方法。

“堅強的意志”與鑽研創新,思考解決問題的具體方法,這兩者是密不可分的。“堅強的意志”並不單是強悍、勇猛、堅忍不拔。也不僅僅是相信未來一定能成功。而且要徹底地、仔細地思考打開困難局面的具體對策。

不論有什麼樣的困難,都要相信未來一定能成功,決不放棄,堅忍不拔,不斷思索,從各個方面鑽研創新。

“這個辦法試試 , 那個方法也試試”,持續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就能打開困難的局面。這才是我所說的洞穿岩石般的“堅強的意志”。

我堅信,只要有了這種“堅強意志”,任何事情都一定“能成功”。

稻盛和夫:知識淵博不一定成功,要將其轉化為見識和膽識

話雖然這麼說,但在向巨大的、強大的事物發起挑戰時,人們往往還是會膽怯。講得俗一點,就是會“戰戰兢兢”。而克服這種狀態所需要的,就是“燃燒的鬥魂”。

在經營中,有時會和競爭對手企業展開激烈的競爭 , 有時會與客戶發生嚴重的糾紛 , 有時必須向新事業發起挑戰 , 在這種種局面下,我們必須穿越“煉獄場”。

遭遇這類困局的時候,經營者難免產生恐懼心理。“這樣能行嗎 ?”手腳發抖,裹足不前。

在克服困難 , 穿越“煉獄場”時,就需要 “燃燒的鬥魂”,藐視困難:“那算什麼!”

剛才所說的“堅強的意志”,是為了堅忍不拔、堅持戰鬥而秘藏的內在品質,而以血洗血的煉獄場中所需要的,是充分外露的“絕不認輸”的“鬥魂”。

我燃起這股“鬥魂”,投入工作的第一次經歷,也許就是在松風工業進行精密陶瓷材料研究開發的時候。

當時的陶瓷行業,名古屋有日本電瓷瓶、日本特殊陶業,東京有日本塊滑石,由這些企業支配整個陶瓷行業。

我當時還是新員工,我清楚地記得,松風工業的董事們聚集到一起,就開始談論日本電瓷瓶公司的強大和它的技術力量的高超。

在市場上與日本電瓷瓶公司競爭,我們不論價格還是質量都完全無法與其抗衡。戰鬥之前就主張投降 , 好像鬥敗的狗。

作為新進員工,我在這樣的企業開始工作,前後在職大約4年時間,我自己自始至終抱著“絕不認輸”的態度。

絕不認輸的我創立了京瓷,市場上的競爭對手,就是上述日本電瓷瓶公司,還有日本特殊陶業公司。

大家都認為,連過去風光一時的老牌企業松風工業都不堪一擊,那弱不禁風的京瓷更是不值一提了,但我絕不這麼想。

我以日本電瓷瓶、日本特殊陶業為對手,燃起熊熊鬥志,拼命爭取訂單,投入了開發和生產活動。

在創業初期,我利用各種機會對還是中小企業的京瓷員工們說:

“讓我們成為原町第一,成為西之京第一,中京區第一,京都第一,然後成為日本第一,世界第一!”

這番話並不單純只是訴說夢想。這是經營者強烈“鬥魂”的表現,面對矗立於眼前、起步早的大企業,表達我“絕不認輸”的態度。用這話來激起我自己和員工“燃燒的鬥魂”,督促大家全力投入工作。

就這樣,公司上下團結一致,激發“燃燒的鬥魂”,投入事業活動,結果曾經聳立於眼前的日本特殊陶業在創立後第15年,日本電瓷瓶在創立後第22年都被我們超越了,京瓷名副其實成長為世界第一的陶瓷廠商。

稻盛和夫:知識淵博不一定成功,要將其轉化為見識和膽識

另外,27年前,我創辦了第二電電。當時通信領域自由化,NTT 開始實行民營化,但由於先行起步的 NTT太過龐大,日本的大型企業全都畏縮不前,沒有任何一家企業敢於參與到這個領域來。

報紙上連日刊登文章,希望能早日出現與 NTT 相抗衡的新電電企業,但因為自明治時期以來電電公社所擁有的資產和技術遙遙領先 , 沒有企業能與它相匹敵,日本的大型企業全都按兵不動,誰也不敢舉手報名。

這時,我在京都舉起了手:“我來對抗NTT!”

日本全國上下一片譁然, “這是京都一家中型企業不可能做的事!”報紙充斥著京瓷必敗的輿論。然而,我卻激起“燃燒的鬥魂”,向龐大的NTT發起了挑戰。

在公司成立 27 年後的現在,第二電電變為KDDI,其營業額達3.4萬億日元,利潤達4400億日元,已經成長為日本無可爭議的第二大通信企業。

日航的重建也是如此。當初有人甚至擔心會發生二次破產,誰能預想到日航會出現歷史上最高的利潤呢?絕不是一開始各方面都具備了好的條件。

不論是京瓷,還是 KDDI 的經營,或是日航的重建,開始全是不利的條件,重重困難擺在我的眼前。

但是 ,困難越大,越能激發我從正面與困難對峙的勇氣 , 抱著強烈而純粹的願望,相信未來一定能成功,不斷鑽研創新,認真努力。而且時刻鼓起“堅強的意志”, 激發“燃燒的鬥魂”。

這樣就能夠克服任何困難。不僅京瓷、KDDI 快速成長髮展,日航的經營重建也開始順利展開。我認為,這些事實向人們展示了企業經營中的要訣。

▌結語

今天,我以“克服危機,戰勝困難”為題做了演講。我想,在座的各位盛和塾的學員,你們也分別有自己的經營難題。

我希望,我的講話能給各位“帶來勇氣”。如果今天我所說的,能為各位盛和塾的學員打開道路助上一臂之力,我將感到十分榮幸。

今年我將繼續日航的重建工作。現在因為東日本大地震的影響,旅客數量驟減,但不管颳起多大的逆風 , 不管有多大的困難 , 為了迎來日航再次在東京證券交易所上市的那一天,我將繼續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

我已經79歲了。但是如果由我領頭,能對戰勝困難,實現日航員工的幸福,以至對日本經濟的復甦,對日本國家的復興有所幫助的話,那麼在今年,我仍然要鞭策我這把老骨頭,老當益壯 , 繼續奮鬥。

各位盛和塾的企業家們,我衷心希望你們把在盛和塾學到的東西付諸實踐,讓企業取得進一步的成長和發展。

這不僅能夠實現企業員工們的幸福,也一定會對國家經濟的發展,甚至人類社會的發展做出貢獻。

我祈願,盛和塾在座各位的公司發展得更好 , 我希望這個社會、這個世界變得更加美好,為此 , 希望在座各位在這世界大潮中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華。

以此祈望結束我在“盛和塾”第 19 屆世界大會上的講話。

謝謝。

*此文摘自盛和塾內刊《稻盛和夫經營研究》第7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