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 以《何以为家》为例,解读导演娜丁·拉巴基的社会关怀及个人风格

《何以为家》由黎巴嫩导演娜丁·拉巴基执导的一部信息量爆满的剧情大片。该片入围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奖,获得第71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评审团奖。影片播出后的反响很不错,让观众看到了黎巴嫩居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这部影片延续了导演娜丁·拉巴基的风格和社会关怀,作为一个黎巴嫩人,她的每部电影将关注点瞄准黎巴嫩社会,为观众呈现出黎巴嫩普通人的现实问题。这部影片所聚焦的点现实又残酷,影片中的难民问题、儿童买卖、少女包办婚姻等,无不击中着每一位观影者的心。

导演娜丁·拉巴基出生于黎巴嫩巴布达特,她的少女时代和童年均在战火中度过,因此她更能体会到动荡不安的年代中,底层人民的苦难和不幸。作为战后由黎巴嫩本土培养的第一代导演,她的作品皆为弱者发声,她说:“我希望,我的电影能够成为一种改变世界的力量。”

影片讲述了一个12岁的男孩赞恩在黎巴嫩的贫民窟挣扎求生,因持刀伤人被判入狱,在法庭上他控告自己的父母,原因是父母生下了他,却没有能够好好的抚养他,也没有给他提供保护和安全感。影片通过赞恩的视角为观众打开了黎巴嫩人生活的真实写照,赞恩的控告像山谷里的回声,一声声敲击着观影者的心。

今天,我想从导演娜丁·拉巴基的社会关怀、个人风格、镜头语言这三个方面深度解读这部影片的魅力所在和现实意义。

以《何以为家》为例,解读导演娜丁·拉巴基的社会关怀及个人风格

01、导演娜丁·拉巴基的社会关怀:三线叙述,聚焦难民问题、儿童买卖、少女包办婚姻,为观众呈现出黎巴嫩居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何以为家》这部影片并不是单线叙述,而是采用了三线叙述,更好的将黎巴嫩居民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呈现在观众面前。三条线之间看似毫无关系,实则相互关联,层层递进,从整体到局部一层层剥开,再放大到观众面前。

第①条线:难民问题,父母不能为孩子提供保护和安全,在这个摇摇欲坠的家里,赞恩并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家本是让人温暖和舒适的港湾,父母本是孩子的庇护者,然而这部影片打破了我们以往习惯里的认知。当家不能提供温暖和安全,当父母无法履行为人父母的义务和责任时,何以为家?

影片中的赞恩,瘦弱矮小,为了养活自己的弟弟妹妹,被迫到杂货铺打工,搬运沉重的货物,吃力地推着比他个头还高的车轮,担负起家里一团糟的生活重担。

赞恩的父母没有能力改善生活,为孩子们提供最起码的保障,也没有费用送孩子们上学,甚至家里的开支都靠着赞恩在杂货铺打工。

在黎巴嫩赞恩这样的难民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孩子们聚众吸烟,眼神里流露出来的不像一个孩子该有的清澈眼神,父母的抱怨不绝于耳,对于孩子不是打就是骂。上学和活着,对赞恩这样的孩子来说,都是一种奢侈。

摇摇欲坠的家早已在赞恩的心里崩塌,每天他为生计奔波着,在黎巴嫩贫民窟挣扎着,看不到希望,感受不到关爱,上不了学,没有身份证,父母也不知道他准确的出生日期。如果,父母不能照顾好自己孩子,又为何生下他们?这不仅仅是赞恩的控告,更是影片向观众传达的问话。

以《何以为家》为例,解读导演娜丁·拉巴基的社会关怀及个人风格

第②条线:儿童买卖,办假证,如何杜绝儿童买卖才是最值得思考的现实意义

影片中的拉赫是一位单身母亲,带着儿子约纳斯艰难度日,住在简陋的破房子里,为了买一张假的身份证她拼命工作。

周末市场的阿斯普罗是一位摊主,给人办假证,买卖儿童而生。拉赫凑不够办假身份证的钱,阿斯普罗打起她儿子的主意,只要她将儿子卖了,就免费给她办证。

尽管生活窘迫,自己也陷入绝境、随时可能失去自由,但拉赫从来都没有逃避自己为人母的责任,也没有想过卖儿子,在生活的夹缝中,用尽全力去爱护自己的孩子。

我想不只是在黎巴嫩,其它一些国家也同样存在买卖儿童的问题,才使得人贩子猖獗。除了父母对孩子的保护之外,如何杜绝儿童买卖才是最值得思考的现实意义。安定和谐的社会是每一个普通人生存的后盾,作为一个人,有所为,有所不为。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树立正确、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被利益和钱财蒙蔽双眼和良心,从源头杜绝买卖儿童的问题。

以《何以为家》为例,解读导演娜丁·拉巴基的社会关怀及个人风格

第③条线:少女包办婚姻,父母的狠心和自私过早的摧毁了花季少女

影片中赞恩的妹妹萨哈被父母卖给杂货铺老板为妻,赞恩才十二岁,萨哈还那么小,完全不知婚姻是什么,在这场包半婚姻中过早的被摧毁了。萨哈像一朵正在盛开的花朵,还没完全开放,就强行被人摘了。

萨哈嫁给杂货铺老板二三个月就怀孕了,怀孕后大出血永远的离开了这个冰冷的世界。而直接导致她死亡的是父母的狠心和自私,间接导致她死亡的则是她没有身份证,紧急时刻无法进行医院救治。

一个生命,就那样没了。

在黎巴嫩萨哈的悲剧不断发生,她的朋友艾丽亚自从来了例假就被妈妈关起来,接着被妈妈卖给一个混蛋为妻。

未成年少女被父母包办婚姻的例子时有发生,不只是在黎巴嫩。本该是踏进学校,接受知识教育的年纪,却被迫步入婚姻,摧毁的不只是她们的命运,甚至还有生命。

影片聚焦难民问题、儿童买卖、少女包办婚姻三条线,足以看出导演娜丁·拉巴基的社会关怀,通过真实的写实手法,为观影者带来视觉和心灵上的双重冲击,让我们看到了贫民窟难民的真实生活。

以《何以为家》为例,解读导演娜丁·拉巴基的社会关怀及个人风格

02、导演娜丁·拉巴基的个人风格:用真实的写实手法,让非职业演员们的表演支撑起了这部电影

影片的片名“Capharnaüm”译名“迦百农”是圣经中的地名,是加利利海附近一域,耶稣开始传道时,即迁居此地,有不少神迹和重要的事情在这地方发生。导演娜丁·拉巴基将该片介于纪录片和小说之间。

为了突出影片中故事的真实性,导演并没有用著名的演员,而是启用一批真实生活在难民的人来本色出演,影片中的赞恩饰演者并不是职业演员,而是真实的叙利亚难民。据说,被导演发掘时,当时12岁左右的他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

正是这些非职业演员真实还原了黎巴嫩底层社会的现状,也是他们支撑起了这部电影,观众的每一次落泪都是为这些非专业演员。

这部影片的最大亮点是将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相结合,两者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外在因素是黎巴嫩的社会问题,普通人连温饱都无法保证,仅仅是为了活着就已是奢侈。内在因素是家庭问题,父母无法庇护孩子,也未能履行为人父母的责任和义务,讽刺的是他们不停地生下一个又一个孩子。

就像赞恩在法庭上说的:“我希望大人们能听一听我的话,我希望那些无力照顾孩子的人,不要生孩子。”

每一个生命降生到一个家庭,睁大眼睛想必是想看到一个和谐温暖的家庭,一对有爱的父母,并非一个糟糕的摇摇欲坠的家,和一对冷漠自私的父母。

以《何以为家》为例,解读导演娜丁·拉巴基的社会关怀及个人风格

03、镜头语言:影片用全景、远景、近景,烘托人物的内心,足见导演的用心

影片开头,用俯拍展现出黎巴嫩的街道,孩子们追打着,接着用近景呈现出黎巴嫩街道的脏和乱,孩子们手里拿着木质枪,在楼道打架,聚众吸烟,烟雾中是孩子们瘦弱的身体和脸。片名《何以为家》四个字出来,背景是远景拍摄下的黎巴嫩的房屋上空。

导演的用心在细微处可见,一个城市的街道像个垃圾场,当城市中的孩子们不在家中写作业,而是聚众打架和吸烟,那么何以为家?又以何为家?

影片中有一个近镜头,是赞恩家最小的孩子,父母用铁链拴住孩子的一个脚,仅仅这一个镜头就足以让观众揪心和痛心,也把赞恩父母的失职展现的淋漓尽致。

影片中也出现过大海和天空中的飞机,当时的赞恩一个人流浪,这正烘托出赞恩内心对自由的向往。

影片中对黎巴嫩街道的全景和远景也出现过好几次,即使是在太阳天,那些房子和街道仍是死气沉沉的,毫无明亮的色彩。这里导演想要表达的是黎巴嫩人们的苦难生活和看不到希望的内心世界。

影片中这样的细节还有很多,比如:对赞恩的仰拍,它在睡觉,脸上的苍蝇却让他连觉都睡不踏实;近景拍,赞恩大大的眼睛里,看不到一点儿生机,它瘦弱的身体承受着更大的苦难。

这些镜头语言,像无声的旁白,让我们看到了影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为他们所遭受的苦难痛心落泪。

以《何以为家》为例,解读导演娜丁·拉巴基的社会关怀及个人风格

写在最后:

《何以为家》是一部让观众视觉和心灵受到双重冲击的影片,也是一部信息量爆满的剧情大片,所聚焦的点现实又残酷,影片中的难民问题、儿童买卖、少女包办婚姻等皆是黎巴嫩的真实写照。

细品导演娜丁·拉巴基的电影,不管是自编自导自演个人首部电影《焦糖》、还是自编自导自演的剧情电影《吾等何处去》、亦或自编自导自演剧情电影《何以为家》,她的关注点都是黎巴嫩,为弱者发声是她的初衷,她是一位极具社会关怀的导演。

好的电影,每次看都有不同的收获和感悟。愿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能够珍惜每一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