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9 藏傳佛教和漢傳佛教的區別


藏傳佛教和漢傳佛教的區別

後臺經常會收到朋友提問:“藏傳佛教和漢傳佛教的區別是什麼?”我一直沒有回覆,因為我個人覺得沒必要非得去弄清楚箇中異同,同為佛教,沒必要非得討論哪個才是正統,修行的人為什麼要執著於這些無謂的事情上呢?那我告訴你,漢地僧人不吃肉,藏地僧人可以吃肉,這個算嘛!?

不,當然不能這麼說了。

大家都知道,藏傳佛教和漢地佛教是中國佛教中重要的兩大派系,雖同為佛教,但由於傳入的時間、途徑、地區和民族文化、社會歷史背影的不同,中國佛教形成三大系,即漢傳佛教(漢語系)、藏傳佛教(藏語系)和雲南地區上座部佛教(巴利語系)。那麼,藏傳佛教和漢傳佛教有什麼不同?

❶ 藏傳佛教和漢傳佛教都是佛教,因此,都有佛教的共同特點,如承認四法印,皈依三寶,四眾弟子都按律部規定受戒,發慈悲心,抑惡揚善,以正見破除三界煩惱,追求解脫苦與苦因等等。

❷ 藏傳佛教和漢傳佛教同屬大乘佛教,因此,都有大乘教的共同特點,如利益眾生為目的的菩提心,受分別解脫戒和菩薩戒,以六度修福慧資糧,成就佛陀色法二身,以無二正見破障,追求不同於小乘教的不住二邊涅磐等等。

但也有各自的不同特點和大同中的小異,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

❶ 藏傳佛教是顯教菩薩乘和密教金剛乘合二為一的教派,而漢傳佛教是大乘顯教。唐代雖然譯過一些密經,但都屬下部密,而且早已絕傳。有人將淨土宗劃為密宗,但從教義上衡量,這種觀點恐怕難以成立。藏傳佛教四部密法俱全,但藏傳佛教獨有的密法是無上密,所謂即身成佛之法也只在無上密中才有,因為下三部密中雖有多種成就的修法,但都沒有幻身和光明識的修法,而即生成佛卻離不開這兩種雙運成就。

❷ 藏傳佛教各派都以龍樹中觀見為主,雖然各派對中觀二諦義的理解方面有千差萬別,但沒有一個尊唯識見者。唯識學研究只是為了從反面認識中觀真理。漢傳佛教早期的天台、三論、華嚴、禪宗等教派都持中觀見,唐玄奘師出唯識宗門,故在東土弘揚法相唯識學,對唐以下的漢傳佛教影響極大;六祖《壇經》解說事理契合中觀,但後期禪家輕視經教,雖言重理,但不學經論而所得之“理”,也很難說清是什麼樣的“理”。現在的漢傳佛教大部分是淨土宗,淨土家認為:理深解微,末世斷惑證理甚難,乘佛願力,往生淨土為易行之道,因此,不習中觀唯識之理,只誦經典、佛號求往生。由於這些原因,藏傳佛教和漢傳佛教,在事理二諦的見解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別。

❸ 藏傳佛教和漢傳佛教,由於各自所處的歷史文化、自然環境和信眾的生存條件、生活習俗不同,因此,在飲食起居、典章制度、塔殿佛像的造型風格、信仰習俗、信眾的心理素質等眾多文化內涵方面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特點。


總的來說,藏傳和漢傳佛教之間雖然有以上這些不同點,但二者既然都是佛教,在根本教義方面沒有什麼不同,也就是說它們在本質上沒有什麼不同。不同點,只表現在非本質的表面現象方面。

藏傳佛教和漢傳佛教的區別


索達吉堪布

國內外越來越多的人對藏傳佛教情有獨鍾,這也不是盲目的選擇。

學生問:您在北大演講時,說佛教傳到漢地和藏地以後,經過2500多年的發展,藏傳佛教更完整地保存了佛陀的清淨思想。您這句話的意思,應該是說漢傳佛教有一些思想流失了。您認為是哪些地方流失了?它跟藏傳佛教最大的區別在於什麼地方?

索達吉堪布:我也不是說漢傳佛教有流失的地方,而是強調藏傳佛教的不共特點,是什麼呢?從佛陀時代一直到現在,傳承保持得非常清淨、非常完整。任何一部法在傳講時,法師必須先得過它的言傳。比如說,《菩提道次第論》的作者是宗喀巴大師,《前行》的作者是華智仁波切,若想講這兩部法,首先要得過它一代代傳下來的傳承。包括佛陀的《大藏經》,其傳承在藏地也一直沒有斷過。有了這種傳承的話,後代弟子在傳授教義時,除非是特殊情況,一般不容易歪曲上師的意趣。依靠這種方式,佛陀的一些儀式和傳承,即使過了2500多年,在藏地也仍然代代相承、完好無損。對此西方歐美等國都極為讚歎。


另外,藏地《大藏經》的翻譯也特別嚴謹。從歷史上看,國王赤松德贊時代的譯場,譯師就有三百多位,他們的智慧非常卓越,不管是文筆,還是對佛經內容的瞭解,都不是一般人可以相比的。我曾對比過藏漢文的《親友書》、《阿彌陀經》,結果發現藏地的翻譯風格,確實更為嚴謹。

尤其在《大藏經》方面,藏地還有個殊勝特點——它全部都是白話文,非常便於理解。如今的21世紀,漢地人大多看不懂古文,加上生活節奏那麼快,很多人根本沒時間和精力去研讀《大藏經》。有些人即使有這個興趣,啃了半天古文以後,實在搞不懂也就放棄了。最後不要說全部經典,就算只有一部,因為文字太艱澀,有時候也不想看。而藏族人拜讀《大藏經》的話,則不會有這種苦惱。

所以,從方方面面看,藏傳佛教確實有不共的特點。正因為如此,現在國內外越來越多的人對藏傳佛教情有獨鍾,這也不是盲目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