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谁的诗让你读起来最有感觉?

兵传媒


“感觉”是很主观的。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同一首诗带给我们的感受也会不同,因为一个人的境遇不同了,欣赏的角度也不同了。现阶段,读辛弃疾的词作最有感觉。

辛弃疾,伟大的词人,他的词作有着独特的魅力,令人难以忘怀,读他的词,你会感受到他永不屈服的姿态与意志。辛弃疾有他自己的追逐,他一生都在努力实现恢复中原的志向,即使在生命的尽头也念念不忘。

“季子正年少,匹马黑貂裘。”这应该是辛弃疾年轻时的模样,意气风发,单枪匹马与敌作战;“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虽然辛弃疾年迈,但老当益壮,勇武不减当年。

辛弃疾的词作风格多样,他既可以写出“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样深情婉约的词句;也能写出“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这样恬静自然的词句;还能写出“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这样豪迈大气的词句。


阅读与思维


在这里我不得不提一下我的诗人老爸了。

我的启蒙诗歌乃是老爸写的诗歌。老爸说起来只能是一个农民诗人,写的诗歌也都带有家长的乡土味,很多话语还都是用方言写的,可读起来就是那么带劲。



老爸一直都是诗歌的爱好者,写诗歌已经变成了习惯,我们以前没有幼儿园,是学前班,所以从学前班开始,我就在听老爸的诗歌,他将自己写好的诗歌给我们朗诵,让我们评判怎么样,一家几个人,真正能懂他诗歌的其实没有,我们的答案永远也都是“还行,不错。”大家说完嬉嬉笑笑就完了。

我们不懂,当然不等于别人不懂,所以老爸会将自己写好的诗歌投递出来,一次失败了,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下来,总有能接受他风格的人吧。所以这么多年之后,他大大小小报社,出版社,网站,投递了上千篇小说,也认识了一些其他诗歌爱好者,跟他们探讨自己的诗歌了,现在也有一个农民诗人的身份。



诗人的路当下不好走,更何况农民诗人,却也是能当做爱好,想要靠这迟到,那迟早饿死。所以老爸也清楚,写诗歌从来都是吃饭,睡觉前后。

他也是比较积极了,小学时,一发现机会,就会带着我背诵他的诗歌,去参加各种朗诵,虽然最后上台的是他自己,而且所有普通话中,他的方言版朗诵被淘汰,正如他自己说的,参与自己也是好的,,所以多年来,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老爸的诗歌,最喜欢的也莫过于老爸的乡土诗歌。



最后附上老爸写的诗歌一首。

爱情不是啥好东西

文 / 蒙甲兴

自从遇见一只凤

睁眼不看百花景

吃不下饭,睡不着觉

人也瘦成了一根绳

嘴边生满大燎泡

梦中只喊她的名

扛起碌碡砸月亮

净尻子撵狼冲冲冲

唉!却原来

爱情不是啥好东西

活生生

把人变成个神经病


蒙莎asbr


读毛泽东的诗词更让我有感觉,他的诗读起来激人奋进,同时也给我们年轻人指明了奋斗的目标,是我们前进路上的指路明灯,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佘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现在读起依然激情四射,令人奋发向上。


同心追梦平


每一个诗人在创作的过程中,不同的状态写出来的诗词意境也

不同,当读到某首诗时能够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就是有一种惺惺相惜的感觉。仿佛诗人此时此刻就在自己眼前,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把酒言欢,不胜惬意。佛说;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我怜苍生多苦难,愿入地狱渡厄难。悲天悯人之情悠然而生。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乱我心者不忧,离我去着不留。与其举杯消愁,不如烟花三月下扬州,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我本楚狂人,青莲诗酒仙,一壶斗百篇,今日有酒今日醉,莫管明日是何年。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清风一月扶摇上,狂歌笑傲九重天。然后观满天繁星,沐日月之辉,何其惬哉。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古道西风瘦马,小桥流水人家,断肠人在天涯。回想起那;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时古难全。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斩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东临碣石一声叹息,激起一段尘埃。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列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得的少年时,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人生如白驹过隙,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春。山穷水晶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希望是最大的励志,君不见,拨开浮沉现碧日,守得云开见月明。前方是绝路,希望在拐角。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看世间豪迈,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花花107498486


宋朝苏东坡的诗我读起来最有感觉。

描绘景色的有:

《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写的是桃花花开竹林外,鸭游回暖江水面,蒌蒿满地,芦芽新出,河豚逆流而上的春景。

《引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涟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写的西湖之景。西湖无论是波光闪闪的晴天,还是迷蒙的雨后,就如西施美女一样,不论是浓妆还是素颜都使人看着舒适。

《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写的庐山之景。庐山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横看侧看都不同,原因是人在其中看不全面之故。人生的困扰何尝不是如此,如置身事外,就能想个明白。

写作者旷达的人生态度有: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中的“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在荒芜的海南经历了九死一生我不悔恨,就当作一生中奇绝的旅游。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中的“一蓑烟雨任平生“。

总之苏东坡的诗还有很多,涉及很多方面,写景;写人生经历;写亲情、友情、爱情,等等都写得很好,不一一列举,每读之,都深受教益。


文字评评


"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秘制东坡肉)"一日小沸鱼吐沫,二日眩转清光活,三日开瓮香满城"(自酿酒),这就是我觉得诗读起来最有味道和感觉的诗人——苏轼。

在我看来,苏先生着实是一个有趣的人。林语堂曾经说过:"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的实验家,一个工程师……"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先生的全部,可以想象,这个人是多么"不务正业"啊。

但是他肯定是一个顶尖的,有趣的诗人,下面来看看他的那些经典的诗。

壮怀激烈,豪气万丈时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世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令人荡气回肠,记忆尤深。

另一首"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霸气磅礴,壮心不已。

中秋节思念时:"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这是我最喜欢的中秋词,没有之一。

而面对风雨时,苏东坡直接驻着竹杖,迎雨而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岁烟雨任平生。回首向来萧瑟出,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种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精神是非常能感染人的。

最后同样用苏先生的一句话结尾:"吾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是好人"。






仓圣余字


个人而言,我还是喜欢纳兰容若的诗词。

历代文学,大家都说唐诗宋词,近代能够名世的也只有纳兰容若一人了。纳兰的词风可以称为南唐后主李煜的传人,直抒胸臆,独发性灵。然而纳兰这样一个满人,与当时的朱彝尊、陈维崧三足鼎立,平分词坛。他的气质风骨令当代国学大师王国维赞叹不已,曰:未染汉人之气!又曰: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容若天资聪颖,博通经史,工书法,擅丹青,精骑射。其高妙绝伦、质朴天真的词作,清新婉丽,直指人心,著有《侧帽集》、《饮水词》。摘录两首小令供大家欣赏。

《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梦江南》

昏鸦尽,小立恨因谁?急雪乍翻香阁絮,轻风吹到胆瓶梅,心字已成灰。


jinjianmin孤鸿


中华诗词几乎跟中华历史一样源远流长,从古代的《离骚》、《诗经》,到近现代朦胧派、七月派等,体现了中华文化的韵律之美、语言之美。

诗歌是凝固的音乐。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体现了爱情之美;【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表达了相思之美;【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呐喊了爱国之美;【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呼吁了自爱之美。

如果说,读谁的诗歌更有感触,要看个人的喜好于心境。

恋爱中的人会伤怀【轻轻的你走了,正如你轻轻地来】;关注国家的人会诵读【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喜欢奋斗的人会崇尚【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经历生活的人会喜欢【你来人间一趟,你要看看太阳】。

诗歌是跟中华文化相辅相成的,共同组成了浩瀚的中华历史,我们从诗歌中能读出愤慨、共鸣,浪漫等无数种情绪。

作为现代人来说,可能更喜欢现代诗一些,比起古诗词,现代诗很少讲究韵律、格式等,这也代表了现代人更崇尚自由和个性,特别是上世纪以舒婷、海子、顾城等一批新时代诗人,几乎影响了一代人。

雨天,傍晚,捧一杯香茗,读几首诗歌,自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你笑起来像个孩子


我读李白的诗最有感觉。李白的诗是浪漫主义的代表,有意境,有哲思,还有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容易让人产生共鸣!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让离家出远门的人对家乡有无限的思念。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瀑布落下有三千尺,让人看到此情此景怀疑是银河从九天而落。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对人生乐观,对自己的自信,坚信每个人出生都有自己的价值和意义,这句话鼓励了多少人?!






正能量观世界


读李贺的诗,顿觉豪气干天,纵是文弱无缚鸡之力,却也有勇气执戈疆场。

初识李贺,只因那一句,“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如此直抒胸臆,倾吐块垒的诗句,使我不得不对李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李贺,字长吉,唐代洛阳人,在短短27年的生命历程中,留下了200多首脍炙人口的诗篇,据传说,在李贺奄奄一息时,清晰描述自己将被天帝的绯衣使者召唤,到白玉楼作记文,天命难违,阖然辞世。最后,被后世尊称“诗鬼”,历来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一说,可见李贺在诗坛的赫赫之名。

再识李贺,却因为我另外一个偶像-毛泽东,众所周知,毛泽东是我们新中国的缔造者,又是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可谓是近代古诗第一人。“天若有情天亦老”、“雄鸡一唱天下白”,这些诗句其实出自李贺之手,毛主席信手拈来古诗新用,却又为李贺其人润色增辉。所以,学习毛诗,请先从李贺开始,这是个人愚见。

人是悲情的,情感却是极为浪漫真挚的,有时候,不得不相信宿命,也许你真是天上的掌书,只是在凡尘俗世中游历渡劫一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