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健身千問:局部減脂是否存在?梨形身材減再多也變不成漏斗形

健身千問第1彈:局部減脂是否存在?

關鍵詞:局部減肥、抽脂、脂肪動員的就近原則、脂肪數量

在本期的【健身千問】中將會給你詳細解讀!

健身千問:局部減脂是否存在?梨形身材減再多也變不成漏斗形

局部減脂

大家常說,練哪瘦哪。其本質就是“局部減脂”,依據就在於“脂肪動員的就近原則”

簡單來說,想要瘦肚子,就練仰臥起坐,肚子上的脂肪就會被優先消耗。

但脂肪動員的“就近原則”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所以局部減脂也是一個偽命題!

最簡單直接的論據,網球運動員的慣用手臂比另一隻手臂更加粗壯,肌肉也更發達,但研究發現,兩隻手臂皮下脂肪厚度相當,並沒有出現優勢手臂脂肪更低的情況。

健身千問:局部減脂是否存在?梨形身材減再多也變不成漏斗形

所以說,局部減肥是不存在的,相關專家對此表示肯定。

肥胖研究與教育中心主任加里•福斯特(Gary Foster)說:“人們總幻想局部減肥,其實是不可能的。脂肪只能全身成比例的縮減,身材也是在原形的基礎上變瘦。”

健身千問:局部減脂是否存在?梨形身材減再多也變不成漏斗形

福斯特的觀點同時也揭示了另外一個殘酷的事實:體重可以減輕,但體型是不可改變!

女性的身材可以分為6種類型:蘋果型、H型、梨型、沙漏型、長方形、V型

很多女性想要通過減肥(絕大多數人幻想著局部減肥),讓該廋的地方廋,該胖的地方胖,從而將自己的體型從“梨型”變成“細沙漏型”

這也是一個偽命題!

健身千問:局部減脂是否存在?梨形身材減再多也變不成漏斗形

看一個例子,一個37歲的婦女在不到五年的時間裡減掉將近300磅的體重,但減肥後的她依然是一隻“梨子”,不過是從大號變成了小號!

健身千問:局部減脂是否存在?梨形身材減再多也變不成漏斗形

變相的局部減脂

雖然說,局部減脂是不存在的,但可以通過一些方法提高局部脂肪的利用率,從而達到類似於“局部減脂”的目標!

“有證據表明,脂肪組織的血流量沒有增加到足以將所有脂肪酸輸送到全身循環中去的程度。”

通過微量透析技術,可以看到這種情況的發生。微量透析是將超細管插入皮下脂肪區域,測量

組織間液中的脂肪分解產物:如甘油和脂肪酸。研究顯示,一旦增加該區域的血流量,局部脂肪分解就會增加。

健身千問:局部減脂是否存在?梨形身材減再多也變不成漏斗形

這一觀點在老派健美運動員的身上得到了驗證!

健美運動員Thibaudeau就曾有過這樣的局部減脂經歷!他是一名奧林匹亞舉重運動員,在體側分析中,他的腿部體脂僅有6%,但是上半身達到了20%。

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在於他獨特的訓練方式,他在三年的訓中,,幾乎每天都會做深蹲訓練,有時候一天還會進行兩次深蹲訓練,有時候還會進行拉阻力撬練習!

健身千問:局部減脂是否存在?梨形身材減再多也變不成漏斗形

大量的腿部練習,極大程度的增大增粗了腿部的血管,血流量的增加,讓腿部的脂肪偏低!

其次,在單獨一次的訓練中,他會進行不斷的循環交替,比如會先做10分鐘的有氧,然後再做十分鐘腹部訓練,再做10分鐘有氧......

健身千問:局部減脂是否存在?梨形身材減再多也變不成漏斗形

他的訓練經歷,為我們提供了一種“局部減脂”的訓練方法,有氧+局部力量的循環訓練模式。

列舉一個針對腹部脂肪的訓練計劃:

衝刺跑&腹部訓練

仰臥卷腹(60秒內儘可能完成多的次數)

衝刺跑50米

仰臥舉腿

衝刺跑50米

以上重複8個循環

健身千問:局部減脂是否存在?梨形身材減再多也變不成漏斗形

模式很簡單,就是在動作訓練和有氧訓練之間來回切換,但是需要注意3點:

1、動作訓練,每組訓練要持續45~60s的時間,儘可能地完成高次數,讓更多地血液流向訓練地區域

2、有氧運動,選擇較為吃力地運動,比如衝刺戰繩、砸輪胎等

3、整個運動過程應該是不間斷進行的,最少的不間斷時間是10~15分鐘

4、在這個模式框架內,大家可以自由進行動作的組合!

健身千問:局部減脂是否存在?梨形身材減再多也變不成漏斗形

最後給大家做一個善意的提醒:永遠不要讓自己變成一個胖子,因為可能會瘦不回去了。

只增不減的脂肪細胞

一般人類有10億到30億個脂肪細胞,脂肪細胞數量只會在兒童期及青春期增長,成年後,脂肪細胞數量基本恆定。

但如果暴飲暴食,不僅會讓脂肪細胞的體積膨脹,還會讓其數量增加。一般肥胖者的脂肪細胞可以多達100億個!

健身千問:局部減脂是否存在?梨形身材減再多也變不成漏斗形

通過減肥並不會讓脂肪細胞的數量減少,只會讓它們縮水,從而體積變小,但它們依舊具有擴張的能力,稍不注意就會反彈!

而唯一讓脂肪細胞減少地方法就是抽脂手術。

所以,千萬不要抱著“吃飽了再減的心態”

以上就是本期分享!【健身千問】系列文章將會為大家羅列1000個健身知識,包含訓練、飲食、闢謠、訓練經驗,將零碎的健身知識框架化!

資料參考:

1、Lonnie Lowery博士的相關研究

2、《When you're losing weight, where does the fat go?》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