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9 “超级连接”让博物馆更多“缘”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国际博物馆协会将主题确定为“超级连接的博物馆:新方法、新公众”。如今,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城市休闲旅游的不断发展,博物馆已成为游客了解目的地文化必游地和当地居民日常休闲场所。

随着《我在故宫修文物》《国家宝藏》等节目的热播,公众对博物馆的关注也达到了一个新高度,博物馆成为“新晋网红”。近日,同程文旅根据今年1月1日至5月1日期间的用户预订数据,评选出了“国内最受欢迎博物馆榜单”,故宫博物院、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南京市博物总馆等进入前十榜单。数据显示,博物馆游的用户中男性用户过半,占比为51.9%,女性用户占比为48.1%。从年龄段上看,19-28岁的“90后们”占据了博物馆爱好者的半壁江山,所占比例高达47.4%。另外,29-38岁的用户占比达27.7%,39-48岁用户的比例为15.7%。“不仅自由行用户青睐博物馆之旅,如今越来越多的博物馆也被安排进跟团游行程中。”同程文旅CEO王凯告诉记者。

南京博物院策展人万新华认为,过去,博物馆大多侧重提供知识的功能,而随着信息化带给人们更多知识和信息的获取渠道,观众们不再满足于被动接受,而是更加关注互动性。“新公众,就是有着多元化需求的目标人群。新方法,是一种全新的、多面向的策展理念和展览实践,让博物馆与文物、与公众、与社会的超级连接成为可能。”

记者了解到,如今,我省博物馆无论是从方式还是内容上,都已迈出了探索的脚步。5月18日晚,南京博物院“博物馆奇妙夜”再度开启,与以往不同,今年该院还联动苏州、徐州、南通地区的三大博物馆共同开放夜场,观众在南京博物院内就能看到苏州博物馆、徐州博物馆、南通博物苑的精彩直播。在奇妙夜前,活动预约便已爆满。除了南京博物院外,在国际博物馆日期间,我省各地博物馆也都端出了文化大餐,围绕着活动主题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宣传推介活动。据统计,全省将举办各类活动264场次,包括“欧洲新艺术瑰宝——穆夏绘画展”等陈列展览98个,“拙木成器——明代建筑机榫卯结构系列活动”等涉及公益性讲座、非遗展演、教育体验等社会教育活动166个。

丰富多彩的活动无疑将极大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而从方式上来说,如今,各地博物馆更借助于数字化的手段,让博物馆“活起来”。去年年底,南京市博物总馆打造的首个数字化虚拟导览系统“虚拟小六”在六朝博物馆的官方微信公众号正式上线。作为南京市文博场馆首个集展厅游览、文物鉴赏、语音讲解等功能于一体的虚拟博物馆导览系统,该馆千余件馆藏文物中,已有200余件以数字化形式陈列在虚拟博物馆,其中20余件精品文物还用激光扫描技术进行了3D建模。“数字化交互方式让博物馆摆脱了地域、门票、开放时间等种种限制,可以随时随地与公众建立连接。”南京市博物总馆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总馆将逐步在各分馆推广虚拟导览系统,从而让更多人有机会一饱眼福。江苏经济报记者 洪姝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