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妇女节,致敬“战地玫瑰”

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李琪 通讯员 王洁 刘亚 蒋俪 石荣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湖南省为支援湖北打好抗“疫”保卫战,累计向湖北省派出医疗队19批次,共1498人。

在这群逆行“战士”中,有一群靓丽的身影,她们是“战地玫瑰”。她们也是远隔千里却心有牵挂的“母亲”,是被丈夫呵护却勇敢前行的“妻子”,是父母眼中长不大放心不下的“女儿”。

3月8日,国际妇女节,三湘都市报记者对话湖南医疗队“战地玫瑰”,聆听她们的抗“疫”故事。

【医生】与“死神”较量的“特种兵”

人物档案:

张丽娜,武汉协和医院西区湘雅病房医疗副主任、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

武汉协和医院西区的湘雅病房,不少重症患者离生死之门几乎只有一步之遥。在这里,张丽娜就像一名“特种兵”,紧紧把握每一分每一秒,与“死神”开展生死较量,一次次把患者从死亡线上拉回。

妇女节,致敬“战地玫瑰”

(脱下防护服后,张丽娜教授全身湿透。通讯员供图)

成立临时“ICU”,收治极危重症患者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张丽娜作为省级专家组成员,在株洲一线指导救治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新冠重症患者救治经验。

接到出发武汉的通知后,她提前做了“战术”上的准备,把积累的救治经验总结起来。

然而,武汉的现实情况,比她预想的还要复杂得多。医疗队接管的重症病房,是由普通病房临时改造的,无论是场地还是设备,都很难符合ICU的要求;很多重症患者急需专业救治,但医疗队中具有重症经验的医生和护士相对较少。

如何在这一战时状态下尽力做好重症患者救治?这成了医疗队首先面临的最大困难。紧急时刻,张丽娜提前准备的“战术”派上用场了。在团队合作下,她主导制定了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预警体系、危重症患者救治方案、完善镇痛镇静、营养支持等重要诊疗规范和质控临床工作。

在钱招昕队长带领下,指导团队一起成立了临时“ICU”集中收治极危重症患者。接管不到24小时,武汉协和医院西区的湘雅病房的50张病床就全部收满,并有序开展了救治工作。

妇女节,致敬“战地玫瑰”

(张丽娜教授在查房中。通讯员供图)

生死较量,尽全力跑赢“死神”

对于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来说,呼吸和其他器官功能的支持,是降低死亡率、提高救治率的非常重要的措施。张丽娜这支重症医学的“特种部队”,想方设法给患者以生命支持,尽全力帮助患者跑赢“死神”。

及时进行合适的氧疗、纠正低氧血症、保护器官功能是重症新冠肺炎治疗的关键。在治疗过程中,如何根据患者病情,进行合适氧疗方式选择是难点。例如气管插管时机过晚可能导致患者肺损伤加重,演变为重症ARDS,治疗效果不佳。在临床中,张丽娜指导团队通过肺部超声实现连续评估,动态监测肺部病情演变,评估治疗效果。

目前,湘雅病房的重症患者已全部实现了重症超声指导下的诊疗计划下的氧疗管理。张丽娜还牵头执笔撰写了中国重症超声研究组、中华医学会重症分会的《基于重症超声的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建议》。

这就是与“死神”的较量。当“死神”在生死边缘疯狂试探时,张丽娜总能第一时间发现,及时把患者拉回来。

【护士】快速建起方舱护理管理体系

人物档案:

张慧琳,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护理部副主任、湘雅二医院援武昌方舱医院医疗队的副队长、临时党支部副书记、护理队长。

面对凶猛的新冠病毒、陌生的方舱模式,简陋的医疗条件,张慧琳勇往直前,快速建立方舱护理管理体系,探索方舱患者管理模式。

2月4日上午8时,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派出42名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队员紧急出发驰援武汉,入驻武昌方舱医院。当天13时55分,队员们到达目的地,并迅速展开营地,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当晚,张慧琳召集所有11名护士召开第一次会议,布置工作。2月5日,武昌方舱医院一夜之间收治患者300余名。

2月6日,她作为医疗队第一位入舱护士开展护理查房,了解方舱内护理管理状况及患者需求。之后,她迅速组织各护理队伍领队商讨制定《武昌方舱医院护理工作手册》,划分责任区域,落实方舱责任制护理,让护理工作有章可依。与此同时,她组织蒋俪护士长、吉琴护师和刘进护师迅速成立培训小组,在3天内分14批次,对方舱医院共计460余名护士培训咽拭子的采集方法及自身防护方面的知识。

在她的带领下,短短几天时间内完成了方舱护理工作的建章立制与培训工作,将湘雅二医院的护理管理模式与方舱实际情况相结合,初步建立“1M2C3S护理管理体系”,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患者安全。

妇女节,致敬“战地玫瑰”

(面对新冠肺炎病毒,陌生的方舱模式,简陋的医疗条件,张慧琳勇往直前,快速建立方舱护理管理体系,探索方舱患者管理模式。 )

张慧琳副主任选贤任能,结合大家的优势和特长将每个人安排在最合适的位置,充分发挥了每位护士在团队中的作用。

蒋俪是眼科的一名护士长,由她主要负责排班、每日护理工作总结、开展培训等工作。刘进是精神科的一名护士,也是一名心理咨询师,以他为主成立心理护理小组,开展了以“温暖方舱,心灵氧吧”为主题的心理团体治疗活动,内容包括“我想对你说”、“心语心愿”、“有‘画’对你说”、“我是歌手”等……在张慧琳副主任的带领下,每个人都发挥出巨大潜能,方舱护理工作的开展卓有成效。

为了提升护士的专业能力和自我防护能力,张慧琳主动请缨担任方舱护理的培训工作;为了完善和落实护理流程和制度,她屡次和各护理团队的领队沟通协调,得到了各医院护理同仁的高度赞扬;为了缓解队员前期进舱的紧张情绪,她给队友们穿防护服,并为他们加油打气;为了给进舱查房同事提供第一手临床资料,她每天都会提前半个小时上班核查数据;为了落实方舱内的护理工作,她经常入舱查房解决问题,一待就是四、五个小时;为了帮助患者树立信心,她加了很多患者的微信,耐心、及时解答他们的疑问并鼓励他们……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她就像一位指挥官,一名勇士,带领着医疗队的队员在方舱医院一路披荆斩棘。

【心理咨询师】用温暖驱散患者心中的“阴霾”

人物档案:

廖建芬,湖南省支援武汉第六批医疗队队员、湖南省脑科医院临床心理科心理咨询师。

在春节的“美好时光”里,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患者可能会出现心理上的不适。该如何来缓解这些负面情绪,有效调适心理呢?心理咨询师廖建芬,就在武汉开展这样的工作。她与患者聊天谈心,听他们倾诉个人遭遇,再分析开导,用温暖驱散新冠病毒带来的“阴霾”。

初次接触,遭到患者的抵触

2月22日,廖建芬和队友们抵达武汉,随后在武汉市九院开展工作。她的主要工作,是采取电话面询方式,对患者及医护人员进行心理干预。

在病房里住院40多天,江女士心理压力很大,焦虑情绪严重。第一次打电话给江女士时,廖建芬被抵触了。“我自己没有心理问题,我能正确看待新冠肺炎。”廖建芬说,江女士的反应,在主动进行心理干预过程中,是一种心理防御反应。

她继续跟进,江女士慢慢敞开心扉:“我现在吃饭可以,晚上有点睡不安,平时也是这样的,医生护士挺负责的……”当问及她还有什么需求时,她提出想吃橘子,并需要一条毛巾。“患者提出要求,就是治疗的希望。”廖建芬心里有点雀跃,承诺了江女士并进一步取得了信任。

妇女节,致敬“战地玫瑰”

(心理咨询师廖建芬,与患者聊天谈心,听他们讲述难以启口的遭遇,再分析开导,用温暖驱散新冠病毒带来的“阴霾”。)

贴近心灵,帮助患者走出阴霾

在接下来的访谈评估过程中,廖建芬通过认真倾听与积极共情,了解到江女士晚上的睡眠易醒,便教她腹式呼吸和正念减压方法,缓解焦虑情绪。

此外,她还运用认知行为治疗技术中的苏格拉底式提问,让江女士思维更有弹性,多看事情积极的一面。“她慢慢向我敞开心扉,谈到自己的遭遇,还有很多对未来的向往。”听到江女士经历生死一线的感悟及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廖建芬深受感触。

幸运的是,通过积极配合治疗,江女士病情不断好转,目前已经出院。

“她只是个例,我看到很多人的脆弱。”廖建芬刚进入武汉市九医院,得知这里有近40位患者需要心理治疗,她心里默默下决心,一定要帮这些患者建起信心,抗争病毒。

如今,廖建芬抵达武汉已经15天。“我相信,会有更多患者和江女士一样重获信念,恢复健康,走进新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