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7 历史的星空|伟人风采(十四)——张澜:“川北圣人”(三)

张澜:“川北圣人”

历史的星空|伟人风采(十四)——张澜:“川北圣人”(三)

1954年五一节,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对张澜说:“表老啊!你好,你的德很好,你是与日俱进。”1980年春节,胡耀邦在民盟中央和民盟北京市委举行的迎春茶话会上,特意提到张澜先生说:“我感到这位先生有两条是值得佩服的,第一条,他有很高尚的精神,这就是他的顽强的民主精神、民主思想;第二条,他有一个很优良的气质,就是他有强烈的正义感。”

毛泽东和胡耀邦的总结,涵盖了张澜一生的理念和追求——“民主精神”是他的政治理想,而“德”所构成的“强烈的正义感”,则是他理想中政治清明的基石。1949年6月25日,当毛泽东到北京饭店与张澜见面时,两人有如下的对话:

张澜:“共产党真有本领,取得如此伟大的胜利。”

毛泽东:“我们共产党人,其实也无过人的本领,我们只不过做到了谦虚、谨慎、勤劳、节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全国人民拥护我们,这才办成了一些事情。”

张澜:“主席讲的前八个字,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少数人能够做到。但要做到这后一句话就很难啦!恐怕这也就是历来为政者的病根之所在吧?”

毛泽东点头认同。

这番看似普普通通的对话,实质上却点出中共胜利的实质:得民心者得天下。而要得民心,就必须戒除“历来为政者的病根”。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这是中共的政治理想,也是张澜一生的追求。

当年张澜在四川主政八年间,夫人、老母及一概亲人,仍在家乡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家生活。其四弟曾请求在他的政府机关中谋一低职,遭断然拒绝。他谆谆相劝道:“我不能任用亲人,你在家中务农并奉养老母亲最好。”当时南充军阀石青阳欲倒张澜,曾派人乔装暗访其家,但见“环堵萧然,一屋空空,家人庵居素食,无可窃物”。暗访者以实相告,石叹息曰:“川北圣人之誉,名不虚传也。”其全心全意为百姓服务的情操,连政敌亦无不钦佩。

历史的星空|伟人风采(十四)——张澜:“川北圣人”(三)

1949年,张澜被蒋介石软禁于上海虹桥疗养院。当时,他的生活十分清苦,手上却有一笔只有刘文辉等少数人知道的1700万银圆的巨款,这是民盟的活动经费,只有张澜有权动用。但张澜宁可清贫自守,而绝不挪用分厘私用。

开国大典上,张澜仍如平日,穿着一身旧布长衫就上了天安门,连毛泽东主席都笑着对他说:“表老,你太俭朴了,你现在是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了,还是应该穿好点。”开国大典后,毛主席让政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专门为张澜送去呢料中山装和大衣,张澜舍不得穿,放在箱内长期保存,去世前嘱咐家人还给了国家。同时,他一次次拒绝了国家为他安排的住宅。在他看来,那些院子委实太大了,房屋也委实太好了。后来,他亲自选择,终于选定了一处小小的旧陋宅院。

在北京皮库胡同的一个四合院里,张澜度过了生命中最后的五年,没有人相信这个毫不起眼的地方,住着一位国家副主席。据说张家曾在这里开辟了一小块地,地里种的不是什么奇珍异卉,而是老百姓饭桌上最常见的蔬菜。种菜的人也不是我们想象中的保姆或者警卫员,而是张澜的夫人刘慧征。

张澜一生,从晚清到中华民国,再到新中国,经历了艰苦曲折的过程,但他始终追求进步。他的品德和学识,使他受到了极高的赞誉。 张澜一生勤于著述,有《说仁》《说义》《四勉·一戒》《中国需要真正民主政治》《墨子贵义》等著述问世,另有感时抒怀、纪事的古体诗百余首。

历史的星空|伟人风采(十四)——张澜:“川北圣人”(三)

张澜一生言行一致,生活艰苦朴素。他在旧社会曾官至四川省长,但他的夫人仍照旧在乡间住茅屋、务农。他在居住过的成都、重庆等地都无房产,他的薪俸大都捐助公益事业或资助困难的朋友。他的布衣长衫,从古老的成都穿到繁华的上海,再一直穿到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正因他志行高洁,所以他始终为人民所敬重。

张澜生平极为注意自我修养。他不但能批判继承并身体力行我国传统文化的积极面,而且能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进步,从不放松自己的思想改造,真正是活到老、学到老。毛主席在重庆首次到特园访他时,曾跟特园的勤杂工人诚挚地握手交谈,这事使他很受感动。事后他感叹地向身边的人说:“我也是乡下贫寒出身,可是在城市里久了,差不多把乡下人忘了,大家都应当向他学习。”

1951年民盟召开全国组织宣传会议,他在开幕式的讲话中号召在全盟“广泛开展思想改造运动,有系统地组织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学习运动”。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为他举行八旬祝寿会,他在谢词中说,今天中国在毛主席为首的共产党领导之下,国家的进步确实很快,不过国家进步愈快,年老人愈感到赶不上,需要好好学习。“18岁的青年应该说学到老,我这个80岁的老人今天是老要学”。事后毛主席当众称赞他是“与日俱进”。

张澜是一位热诚的民主主义者、爱国主义者。他的一生是为中国的独立、自由、民主、和平而奋斗的一生。他的“与日俱进”的学习精神体现着中国优秀知识分子的本色。

一袭长衫,一顶瓜皮帽,定格了张澜的一生。毛泽东用“你的德很好”给予赞赏。而在张澜看来,只有戒除“历来为政者的病根”,政治清明的理想才能实现。这或许可以解释他一生穿长衫的举动吧。这是一份极不寻常的履历。从清末到民国再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从中国近百年波澜起伏、潮涨潮落的历史中走出来的知名人士不在少数,而每个时代都在政治舞台上身居要职,深受社会景仰,张澜乃其中重要代表也。

历史的星空|伟人风采(十四)——张澜:“川北圣人”(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