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候,女性来了月经是怎么处理的?

高爽45


古代女子来了月经之后,处理方式都是根据不同时代而有所变化,从原始社会的放任不管,拿水冲洗再到用干草或者树叶擦拭,接着再是用月经带,到了现如今的卫生巾,这一切代表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也代表了女性的地位逐渐提升,因为人们越来越重视女性。

(小乔剧照)

那么三国时期的女性是如何处理月经的?

我们根据当时的社会情况来分析,三国时期普遍用的都是月经带,虽说在东汉时期造纸术已经发明,但是因为纸质昂贵很多人用不起,其次就是当时的纸质并不好,即使有的富家女子用得起,也未必会用。

而这个时候,他们早已经有了“月经带”,月经带从开始发明一直到近现代都还有女子在使用,唯一会变得是月经带里面装的吸附物。

月经带:从丝绸、麻布等纺织品发明之后,随之而来的就是“月经带”,它是以细布缝制而成,长条状,宽约6厘米,长短不一,根据女性体型制作,两头留有穿绳孔,用来绑在自己腰间。

但是这种月经带里面装的吸附物也是根据时代不同而有所变化,就三国时期来说,里面装的肯定是干燥的草木灰,草木灰吸附性强,用完之后清洗干净即可,据说当时的女子出嫁,娘家的嫁妆里就有月经带,有的女子月经带一辈子只有一条,而有的富贵人家的千金则有好几条换着用。

(富贵千金)

棉花的出现,也有人使用棉花作为吸附物,但是棉花还不如草木灰,所以被很多人弃用。

(草木灰)

再到后来人们用卫生纸取代了草木灰,而且对月经带有有所改造,就是将月经带细布内侧镶有薄薄的一层橡胶,以防渗漏。直到有了卫生巾,女人们才没有之前那么麻烦,不用时刻注意。


羽评郡主


这么羞羞的问题提出来真的好吗?现代人普遍用的是改良后的类似于“纸”又类似于“棉”吸水性很好的棉条,这里所说的是三国时期,其实不难想象,这时候有人会别出心裁的使用纸!(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历史三日谈)


为什么说是别出心裁呢?因为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其中又有四大发明,而造纸术居其一,造纸术什么时候发明的呢?东汉时期蔡伦发明造纸术,为中华文明在世界历史的发展中留下了浓重淡抹的一笔。

既然是东汉就有纸,东汉末年分三国,三国继立东汉而来,显然会有人拿纸张这种轻薄物品做文章,当姨妈纸使用,不过纸在当时是新兴事物,吸水性、透气性都很一般,不见得会大规模使用,而且这种新发明,成本可能也不太合适。


那么,有没有什么替代物品呢?当然有,一般的家庭会在布条里装上草木灰或者香灰,每次把香灰倒掉清洗布条即可。

当然,穷苦人家不舍得用布,为了勤俭持家,往往是一条布袋轮换着用,富贵人家可能多准备几条,轮换着用。

当然还有人使用填充棉花的布条,但是新棉花的吸水性一般,而且棉花本身的成本较高,每次都换掉也不合适,这对于普遍生活在温饱线上的古代老百姓来说,又是一项不小的开销,不大不小的负担,因此用的并不多。

当然,这都是说的比较讲文明爱卫生的了,其实大多数家庭来说,女性来了月经其实是个很尴尬的事情,往往是在家憋着,等姨妈走了再出门!


历史三日谈


三国时期如果来月事,女性会选择垫上天然海绵或者干叶。

在古代,女性来月事可以说是一件很头疼的事情,动不动就流血,还会弄脏衣物。原始社会时期人们还没有“遮羞”的概念,女人们从来都是用树叶把血迹擦一擦就继续做事了。

到了奴隶社会时期,人们渐渐地发展了文明,这个时候女性们会用兽皮或者树皮缝制衣物来遮盖重点部位。也是在这个时候,人们发现天然海绵和干草具有良好的吸水能力,于是女性们会在月事的时候在下面垫上海绵或者干草来吸附污血。

到了唐朝,女人们发明了月事带。所谓的“月事带”就是在布条中裹上草木灰后用两根细细的带子系在腰间,更换的时候更换其中的草木灰并且洗干净布条就可以。后来造纸术出现,人们发现草纸的吸湿能力更强,于是人们便用纸来代替布条,制成了一次性的月事带。

街头卖胭脂的小贩都会卖这个。条件好的家庭会用祭祀用的白纸来做月事带,并且会用质地柔软的棉花来代替草木灰。然而当时的棉花还不如草木灰吸附能力强,所以更多的人还是选择使用草木灰。

然而这些都是家庭条件好的女孩子才能用上的,家境贫穷的女孩子一般都用不起月事带。她们往往会将棉花塞进下体来防止脏血的流出,也就类似于现在的卫生棉条。

但是有些女孩子发现,怀孕期间不会来月事!多开心。于是她们就积极地怀孕,生了一个一个一个个,来逃避月事的麻烦。Emmmmm,那个,生孩子难道不比来月事更麻烦吗?


史之策


现代女性真幸福,如同那句卫生巾的广告语:“我,想动就动;我,坐没坐相;我说,只有身体喜欢才是最好的!”但古人认为月经是污秽的,没人关心女性健康,来了月经只能草草处理。

原始社会里,女性的月经是没有任何处理措施的,她们还会很恐惧,只用干草或树叶擦拭了事。奴隶社会时期,女性有了内衣遮羞,月经来潮时,就可以垫上一些干燥物。

封建社会时,人类发明了丝绸、麻布等纺织品,这时候就有了专门的“月经神器”——卫生带,具体做法是把干燥的草木灰装进一条缝制好的布条里,两头连上布绳,系在腰间,可以吸收污血。

这种卫生带可以反复使用,用脏了倒掉里面的草木灰,清洗风干后,再装入新的草木灰,简单方便,经济实惠,因此很受女性欢迎,直到近现代,一些没有普及卫生巾的落后农村,仍有大量妇女使用这种原始的卫生带。

三国时期,虽说已经改进了造纸术,但纸张仍没有普及,更不可能用于女性制作月经用品,因此女性使用的仍然是这种体现女性智慧的自制卫生巾。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狄飞惊


第一种说法:

据《三余赘笔》记载,汉代的后妃宫女们在月经来潮或者怀有身孕的时候,往往会在手上戴一枚金戒指,以此提醒帝王在此期间不可同房。所以,金戒指也被称为“经戒指”,表明月经期间戒除性行为,是一种警示标志。

第二种说法:

汉代的后宫女性每当来月经或者妊娠时就在左手戴一枚银戒指,如果被皇帝临幸了,则会赐给金指环,戴在右手,并由女史记下与皇帝同房的时日,以备日后确定怀孕时进行核对。

第三种说法:

后宫佳丽在“进御君王”之前要结过女史的登记和安排,女史向每位宫女发放两种小环,一种是金的,一种是银的。

如果哪位宫女有了身孕或者正处于月经期间,不能行房,不必明说,只要把金指环套在左手上就可以了,作为“禁戒”的信号,女史见到就不安排她侍寝了。平常,宫女们则把银环戴在右手。


不管金的、银的,戴哪个手上,横竖来月经戴戒指“戒”性生活。

因此,古代的女性来月经时是很麻烦的。


斌格谦


月经来时,女人比较虚弱时候,对古代女人来说也是由祖辈传承下来的方法是怎样吸纳干净及让虚弱身体保持健康。远古时代没有现代的卫生巾,她们会把干净的枯叶,枯草干树皮等带纤维状物质撕碎搓软用麻棉纤维编织成带状,在月经来时绑在外阴处,吸纳排出的月经。当然后来用布条裁成带状再用软纤维的吸咐能力佳的干净物质套在布条上。所以大概知道就不细究了。


埋藏154143513


真是羞耻啊,我一个大男人竟然知道怎么回答这个问题。汗颜!

首先,我来带大家学习一个汉字“姅”,读作“ban”四声,音同“半”。《说文解字》中解释为:“姅,媍人污也。从女,半声。”所以这个字在古代就是月经的意思。

如解释,月经是妇女的污物,在古代,不管中外对此都是比较忌讳的。《汉律》记载:“见姅变不得侍祠。”意思就是月经期的女性不能参加祭祀活动,而国外有些国家更加严重,女性这段期间不能接触男人甚至男性物品,不能走在大路上,要单独躲在家中,结束后才能出来。

不过这其实也算对经期女性起到了一定保护作用。据《史记·五宗世家》记载:“景帝召程姬,程姬有所辟,不愿进。”意思就是汉景帝召程姬,但当时她恰好在经期,便不愿意受召。

而《索隐》中对此解释道:“天子诸侯髃妾以次进御,有月事者止不御,更不口说,故以丹注面目旳旳为识,令女史见之。”古代天子诸侯有很多嫔妃,经常会碰到有嫔妃在经期不能“御事”,但是又不好说出口,于是在脸上点上朱红色,女官看到后就知道,不会召其进御。

所以在古代,经期的女性都会停止方式进行保护。

但光这样是不够的,尤其没有卫生巾的古代,女性又用什么来代替呢?

在原始时代,就比较简单,女性一般用干草树叶擦拭后便了事。随着进步,开始会用柔软的兽皮或树皮缝制内衣裤,当月事来临后,垫入干燥物。

之后织布,丝绸出现,女性会在长布条中放入草木灰,然后两头用细绳系在腰间,使用后倒掉草木灰,洗净晒干后,再塞入草木灰后重新使用。这在之前被称为月经带、月事带、或者骑马布。一直到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在我国部分地区还在使用。

三国时期虽然已经改进造纸术,但是直到唐朝前期,纸还是高档的奢侈品。只有极少数富贵人家才会用白纸代替草木灰,但是大多数普通人家还是填充草木灰。当然在三国,就算再豪的家庭也不会填充白纸。

到了二十世纪,卫生棉才出现;二十年代,第一块抛弃式卫生棉靠“靠得住”美国被生产出来,所以香港的影视中常用“靠得住”做梗。70年代,我们现在的背胶式卫生巾才正式出现。

除了以上办法之外,古人还有一个办法,一次基本可以维持十个月。就是“塞子”法,一次努力,十月安心,等过了保质期,再塞个进去就可以了。


Rick潘维镛


这个问题,我之前还有跟同学讨论过。那天晚上突发奇想,就跟同学聊起这个既严肃又有些好笑的问题。古代女子来月经,该咋办啊?

我同学豪气的跟我说用棉花啊。我想那个时候,虽说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但那也不至于那么豪气的把棉花拿来这样子用吧。人家“你来耕田,我织布。”,人家是拿棉花来织布赚钱,养家糊口的。皇宫贵族我不敢说,但平民百姓肯定是这样子的。

然后我想嘞,她们要咋办咯?我想应该就跟现在的小孩子用尿布一样,外头是布缝的,里头加点棉花只能是这样子了吧。但这也是有钱人家的做法。小老百姓的做法只能是外头是布缝着里头装的是草木灰。这种东西在那时被称为“卫生带”。这种东西在古代,而且只有在胭脂水粉店里头才有得卖。好的丈夫也许会给自己的妻子去购买“卫生带”,但更多的是在那个时候,这种东西被称为不吉,污秽的东西。

再往更久远的时候,来月经的时候得就一直坐着,等着月经期结束,现在看是很荒唐的,但在那个最原始的年代确实是这样子的。

其实我老妈也跟我说,她那个时候来月经的时候可没有什么超长夜用的小翅膀,她们那时候穷,没钱,就用草木灰,或是布料来处理。

我最后的感慨是,出生得那么晚也真是件好事。


阿宅师傅


正常女人大约在十二三岁以后就会每个月有几天特殊生理期。现代称这一生理现象叫来例假或来大姨妈了。古人比较含蓄称月信或月顺事。现代的女人非常幸福啊,商店里各种卫生用品临廓满目,目不暇接。如果穿越回三国时期,女子来月信是如何处理的呢?那个年代还没有发明裤头(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才发明),棉花还没传入內地,大规模始用推广是明朝时侯的事儿。蔡侯纸发明了价格昂贵,当时的书都是写在竹简或木简上的,更不可能用于生活。有钱人家穿凌罗绸缎,穷人家穿麻衣。所以,女人月信的时候用丝织品或麻制品做成一种细长的带子两侧有绳糸在腰间。带子是双层的,用的时候中间加上草木灰,不用的时候洗净风干。1982年福建出土过南宋黄晟古墓中的实物,用罗做成叫裼色罗卫生带,长69cm,宽11cm。两侧有丝绳糸在腰间起固定作用。类似用品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国农村地区还在使用,不过没古人的高级耐用,小物件大智慧不要怀疑古人的智商。估计三国时代妇女也应使用类似的物件。而且草木灰安全无毒无污染。这就是中国人小中见大的聪明之处,不过还是生活在现代的女孩幸福啊:








关东侠客


那个年代也没有什么这巾那带的,无非是用破布草纸,草木灰袋什么的,就拿现代人来说吧,城市条件好或许差点事,在改革开放前那时,农村的女性年轻人还用点比较时懋的什么巾,纸,带的。一般有两岁年纪的大部分也只是用点破布纸,旧老套,新棉花禳子还舍不得用呢。

现在各方面条件都好了,年轻人用的卫生用品,也得讲究个啥牌子的。连如厕用的也都是包装精致质量杠杠的卫生纸了,土坷垃烂砖头擦屁股的事已成过往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