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0 媽媽把閨女送到奶奶家呆幾天,發現好像換了一個人,像年畫裡的娃


媽媽把閨女送到奶奶家呆幾天,發現好像換了一個人,像年畫裡的娃

本文由護芽媽媽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大家都知道,把孩子留給家裡的老人照顧,往往都會被老一輩人的人打扮得土氣。因為老一輩人的審美和思想都有些落後,就會在孩子的穿著打扮上更加地“土”一些。

很多媽媽都經歷過這樣的事情,本來自己的娃被自己打扮得很是時髦漂亮,但是一旦送到爺爺奶奶那兒去,孩子就像變了一個人一樣,送出去之前和送出去知乎就完全不一樣了。

媽媽把閨女送到奶奶家呆幾天,發現好像換了一個人,像年畫裡的娃


媽媽把閨女送到奶奶家呆幾天,發現好像換了一個人,像年畫裡的娃


媽媽把閨女送到奶奶家呆幾天,發現好像換了一個人,像年畫裡的娃。

媽媽和爸爸由於要同時出差,不得已,媽媽只能把小姑娘送到鄉下的奶奶家,讓奶奶幫著照顧幾天。

小姑娘自然很是歡喜,因為奶奶家有很多有意思的小動物,還能吃到奶奶做得好吃的。

時間過得很快,媽媽和爸爸工作結束後,媽媽就趕到奶奶家,要接小姑娘回家。一進門,媽媽就看到了一個“陌生”的人,仔細一看,這不是自己的女兒嗎?

只見奶奶給小姑娘穿上了花衣裳花褲子,頭髮紮上兩股小麻花辮,奶奶還在小姑娘的眉心點了一顆又紅又圓的硃砂痣。

媽媽把閨女送到奶奶家呆幾天,發現好像換了一個人,像年畫裡的娃

小姑娘臉圓圓的,再配上兩個大大的眼睛,一笑起來,就像是年畫裡的小娃娃走出來的一樣,實在是太可愛了。

媽媽真是沒想到,沒進門時還想著孩子不一定被打扮成什麼“土樣子”,沒想到居然被奶奶打扮成年畫裡的小娃娃。也是小姑娘的顏值能hold住,要不這身衣服還看不出來它的好看呢。

媽媽把閨女送到奶奶家呆幾天,發現好像換了一個人,像年畫裡的娃

生活中,很多孩子都是由老人幫忙帶的,雖說婆媳關係一直都是一個微妙的話題,但由於社會壓力大,孩子又不得不讓老人幫忙照顧。

現在帶孩子不像我們小時候,不管是精力還是責任,都要比以前大很多。

媽媽把閨女送到奶奶家呆幾天,發現好像換了一個人,像年畫裡的娃


一般,老人帶大的孩子都有以下幾點特徵:

(1)溫暖;

現在的年輕爸媽都比較沉迷手機和網絡裡,面對孩子的時候,給予孩子的陪伴和關注也是比較少,很多父母都是一邊玩手機一邊帶孩子。

在這樣的情況下,孩子是感受不到來自父母的溫暖的,而在這一點上,老人反而做得更好,在照顧孩子方面,更能讓孩子感受到溫暖。

(2)習慣;

都說“隔代親”,老人在面對自己孫子一輩人的時候,會把自己孩子沒有的那種疼愛在隔代孩子上得到延續和滿足。

所以面對自己的孫子輩,老人也總是更加的寵溺和妥協,但這樣往往不利於孩子良好習慣的培養。

所以,在這一點上,可能父母就會更嚴格一些,會更略勝一籌。

媽媽把閨女送到奶奶家呆幾天,發現好像換了一個人,像年畫裡的娃

(3)性格;

在孩子性格養成方面,無論是老人還是父母帶孩子,對孩子的影響都是取決於成人的性格特點。

老人在為人處事上可能會更保守一點,而年輕的父母則會喜歡探索,所以帶出的孩子也會性格有所不同;

(4)理念;

老人帶孩子時更偏向遵從自己的經驗,而孩子的父母則更相信書籍和新的教育知識體系。二者各有利弊,經驗有經驗的寶貴,新知識有新知識的可取之處,對孩子的教育二者時相輔相成的作用。

其實,無論是父母帶娃,還是老人帶娃,出發點都是好的,都希望孩子能健康快樂地長大。

所以面對二者意見出現分歧的時候,千萬不要爭吵,一定要好好溝通,做一個理性、懂得辯證的陪伴者就好。

孩子就像一株嫩芽,需要父母的呵護,也需要雷霆和雨露。我是護芽媽媽,伴您在育兒路上,給孩子和自己更多的可能。若您有什麼煩惱,歡迎發來私信,望我能給您帶去靈感和寬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