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水皮:比降息更重要的


水皮:比降息更重要的

美聯儲降息了。

50個基點,盤中緊急宣佈的,都沒有等到3月18日的正常的議息會議,特朗普的急迫是寫在臉上的。即便如此,他依然覺得鮑威爾做的不夠,所以,美聯儲還有可能繼續降息。

但是效果並不理想。

因為特朗普的出發點有問題,只是為了維護股指的穩定,並沒有真正回應市場的關切,不管民主黨候選人是誰,美股之所以會暴跌,觸發點是新冠肺炎疫情。只要美國政府繼續自欺欺人,那麼市場的恐慌就會繼續,MSCI評論市場的調整幅度也是依據的疫情影響。

美聯儲降息降早了,一手好牌可能打個稀巴爛,如果疫情失控,現在降息有個屁用,這就叫急功近利,太現實,特朗普的目的就是為了選舉。

但是,美聯儲給中國央行出了一個難題,中國降不降息?

其實這是個老問題新考驗。

一直以來就是個懸念。

降息或者不降。

經濟下行的壓力好像應該降息,尤其是在美國連續降息之下,不降好像吃虧,但是因為一頭豬的關係,2020年1月份的CPI已經是5.7%,估計2月份會破6%,受疫情的影響,3月份可能也下不來,此時降息進一步擴大負利率的空間,老百姓會罵孃的,本來存款那點利息就有限,再降如何說得通?何況,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的關鍵根本不在貸款利率,而在於渠道不暢,傳導機制有問題,再低的利率如果到不了中小微企業手上,降息又有何意義呢?

所以,中國央行一直以來就是貫徹精準滴灌的做法,絕不搞大水漫灌,一方面通過MLF影響LPR引導貸款利率下行,變相降息 ;一方面定向降準擴大中小城商行的服務容量,同時在應對疫情的情況下投放定向貸款。目前已經有8500億左右,銀行間市場利率的低企已經說明現在市場不缺流動性,市場不缺錢,降息的手段可以從容使用,不到最後時刻不必慌張出手,否則,在經濟生活尚未恢復正常之時陡然加大流動性只會吹生資產泡沫。2008年4萬億刺激計劃的後遺症至今沒有消退,教訓是深刻的。現在說三期疊加,

一是經濟增速的換擋期,二是產業結構的調整期,三是前期刺激計劃的消化期。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當年匆忙上馬的計劃沒有催生十大產業的振興,反而刺激房價翻倍。投放的資金沒有進入民營企業而是進入不差錢的國有企業,從而央企概念如日中天,各地政府由引進外資變為引進央企,金融資源過度向央企集中,重複建設火上澆油。直接引出之後的“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難道同樣的河流我們要踏進二次嗎?

經濟拉動的三駕馬車,一是投資,二是消費,三是外貿。2020年和2008年相比,消費對於經濟的貢獻已經超過57%,而疫情對中國經濟的短期衝擊也表現在消費瞬間失速。對症下藥的話就是如何扶持中小微服務企業生存應對從而保障消費在疫情後能快速恢復。如果照搬2008年的做法加大投資,搞鐵公基拉動,或者所謂的新基建撬動,或許在GDP上會好看點,但是槓桿必然再次放大,得不償失。這其中的差別就在於究竟是為GDP的經濟還是為民生的經濟。

為民生的經濟必然把公共衛生基礎建設放在首位,武漢的教訓是慘痛的。民生的保障首先是生存的保障,醫療醫藥的保障,這方面投入再多也不為過;為民生的經濟必然把中小微企業的生存放在首位,改善營商環境最硬核就是減稅降費降低成本,五險一金的費率和公積金的存廢都可以討論;為民生的經濟必然把保障老百姓的就業放在首位,而保障充分就業的就是製造業和服務業,形象工程表面立竿見影但不解決長治久安的問題,中國的中小企業不需要什麼刺激,只需要讓澎湃的內生活力能夠自由釋放。

概念炒作是資本市場的功課,所謂的“新基建”無非是5G、特高壓、城際交通、電動充電樁、大數據、AI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這七個板塊哪個是新生事物?哪一個不是炒作了多年的冷飯?哪一個又不是被炒得高高的?其實,這些領域的投資一直都在繼續,不會因為疫情而改變節奏,無非穿新鞋走老路,新瓶裝舊酒而已。

不管是宏觀政策,產業政策,財政政策,貨幣政策,落實到市場層面,其實就是四個字——讓利於民,中央應對疫情的對策是正確的,措施是得當的,如果能夠制度化,那比什麼刺激都管用,比降不降息更重要,毛細血管有活力,整個經濟才會活力四射,茁壯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