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12位金融女神心經:女性如何在職場中讓自己持續UP保鮮?


3月8日,由經觀傳媒、經濟觀察網、《經濟觀察報 》、《現代廣告 》雜誌、中國廣告協會共同籌辦的雲端會議沙龍:尋找最美的妳—— 致敬“她經濟”舉行,“她經濟”的火熱,也是當代社會女性崛起的真實寫照。以下是清華經管中國金融研究中心高級顧問,九卦金融圈創始人許小青作為活動線上演講嘉賓發言。


大家好,在去年,清華經管中國金融研究中心、和訊網與九卦金融圈做了一個欄目,叫“她能量”。聚焦財經金融投資領域的精英女性,通過分享“自我成長/自我激勵”,讓更多同行女性解鎖“Hard”人生,持續UP保鮮。這個欄目一直致力於採訪金融行業中的精英女性,大家可以在採訪中分享事業、家庭、子女教育等方面心得。


在“她能量”採訪過程中,我接觸了很多優秀的金融女性,她們傳遞給我很多有價值的思想。和她們的交流,讓我能夠重新思考自己,並且在這個基礎上重新審視自己。在3月8日這個女性特別的節日,我也很開心把這些訪談的心得分享一下,談談女性如何在職場上“勝出”讓自己始終保持增值,持續UP保鮮。


“做自己”是最好的策略

在訪談成都農商行網絡金融部總經理黃璟時,有三點切身體會:


第一,新時代的女性擁有更為豐富的機會和資源,在我們承認性別限制的情況下,仍然應當看到每個人所擁有的“選擇的自由”。


第二,每個職場人,不分性別,都應該建立良好的自我認知,並不斷提升自己的領導力,處理好與自我和周遭世界的關係。


第三,要有“勇氣”。要對工作、對他人有責任心,在關鍵時刻“勇敢地做自己”。

九卦 | 12位金融女神心經:女性如何在職場中讓自己持續UP保鮮?


只要你有足夠的專業能力,就不懼怕性別歧視

最近這兩年,因為經常聽到周遭一些女性朋友抱怨,遇到職場的性別歧視,所以在做她能量的訪談中,問的最多也是這個問題,怎麼應對這個問題?


我把這個問題拋給了每一個訪談嘉賓,我記得華安基金的首席經濟學家林採宜博士的回答打動了我:如果一個人在專業上擁有足夠強的競爭力,生孩子並不會影響職業生涯。相反,如果在專業上或者其他能力上沒有優勢,那麼“生孩子”這件事可能會強化她的職場劣勢。女性在職場上被替代,本質上是因為缺乏競爭優勢而已,與性別無關。如果一個男人工作能力很差,一樣存在被解僱、被替代的可能性。


女性會不會因為婚孕產而回家,在於你自身的價值,對於這個企業來說,你有多大的價值,你的能力替代成本有多高,決定了它對待你的態度。所以,對於女性而言,與其把自己放在弱者的位置上,還不如保持自己有足夠的專業能力。真正的“不平等”來自於她自己的內心。這一點如果做不到,在學業上,在職場上,再怎麼爭強好勝,你還是一個“弱者”,因為你有弱者心態。 浦發銀行交易銀行部副總經理董穎則說,“是你的就是你的”,也是董穎在工作中所秉持的一種態度。


董穎提到自己年輕時最喜歡瓊瑤《窗外》中的一首詩“唯其可遇何需求?蹴而與之豈不羞?果有才華能出眾,當仁不讓莫低頭!”


於是“果有才華能出眾,當仁不讓莫低頭!”就成為她從中學時代就認定的座右銘:你如果真的才華出眾,是你的就是你的,就要當仁不讓的承擔下來,不要被其他人小看。


所以當我們身處職場心有委屈的時候,尤其是當女性做到管理層碰到委屈、不被理解的時候,更要堅定地相信自己,調整心態,這是再出發的關鍵。

九卦 | 12位金融女神心經:女性如何在職場中讓自己持續UP保鮮?

如何平衡社會、職場、家庭的問題?

這是我經常問的一個問題,喜歡林採宜博士回覆的一句話:說句坦白的話,能活出本真的女性通常都沒有被社會、職場和家庭成功雕琢,反過來,是她自己通過選擇,“雕琢”出自己的人生。


在婚姻、事業及其他各種大的選擇上,要平衡外在期待和自我個性實際上是很撕裂的。家庭和職場不是割裂的。我訪談的這些女性,都很好地處理好家庭孩子的事情,家庭成為堅實的後盾。


微眾銀行企業直通銀行部副總經理樊萌說,她一直尋求平衡點,不能說特別傾向哪一邊,但如果有極大的衝突,她還是會傾向於家庭多一點。但她不認同家庭需要女性全職照顧才能把家庭照顧好的觀點,她所追求的一種狀態就是在把家庭照顧好的情況下,還能兼顧事業。她大概能夠給自己現在的平衡度打個70分。


某位銀行的負責人認為平衡這個詞是有限度的。新冠病毒疫情期間,為了最大程度保護家人安全,她將孩子暫留老家由老人看顧。她一個人在回廣州的飛機上落淚了。疫情原因,很多人可能都要與家人和孩子暫時分別。但是她認為孩子不可能一輩子陪伴,所以讓孩子學會堅強和獨立更重要。人要儘可能的去鍛鍊自己,要有更多自己的硬核能力。自律、自我管理、自我剋制。


華夏銀行網絡金融部原總經理竇雲紅則認為快速分解壓力是當代女性必備的技能,有時候女性的壓力比同為職場上的男性還要更大一些。職業女性要面對工作中領導與員工間的溝通協調、合作伙伴與平級部門中的利益博弈等關係處理;還要妥善應對夫妻、父母、子女、婆媳等家庭關係的維繫,“畢竟我們所有的奮鬥都是為了擁有更加美好的生活,幸福和諧的家庭永遠是女性安心打拼工作的後盾”。


九卦 | 12位金融女神心經:女性如何在職場中讓自己持續UP保鮮?


要敢於跳出自己的舒適圈

從這些女性精英的訪談中,有一個共性,她們能從職場中脫穎而出,始終保持學習的狀態和敏銳的感知能力非常重要。比如民生銀行網絡金融部負責人伊勁松一直強調,做好人生不同階段的自己。當我問及伊總什麼對她的職場影響最為深遠的時候,伊總脫口就說到:“要懷有一顆好奇心不斷學習,訓練好自己的每一項業務功底。”


而從一枚文科女生一步步成為中信銀行電子銀行部總經理的背後,是王燕對自己工作和知識“永不滿足”,對新事物充滿好奇心的驅使。“我不是特別滿足於永遠做一件事情,喜歡將工作任務分解,找出規律,使之標準化,一旦事情變得可程序化操作,我會馬上嘗試做新事務,尋找新目標。讓自己總是處在一個‘永遠不太滿足’的狀態。”


中小銀行互聯網金融聯盟副秘書長蔣驪軍說自己會時刻保有自我危機感,從北京大學到牛津大學,她對自己的要求是不放棄終身學習,“在乎心態,不在乎年齡。同時不給自己輕易下定義,而是永遠向前看,不落後於時代。“


華勝天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金融事業部總經理周新花離開了工作近20年的銀行後,笑稱現在的生活是處在漣漪中,從過去懼怕變化,到現在習慣變化和挑戰.她說她希望自己的漣漪要不斷地擴大,讓自己的眼界更高,心更寬廣。

九卦 | 12位金融女神心經:女性如何在職場中讓自己持續UP保鮮?

(圖片:從上到下:王燕、伊勁松、竇雲紅、周新花)

在職場裡面如何取長補短?保持自己的獨特個性?

清華經管的朱英姿教授用自己的經歷回答了我這個問題,“要不斷髮展自己,不斷地發掘自己的獨特性,找到自己真正感興趣的領域並不斷鑽研,直到成為該領域的領跑者。這個時候,才有足夠的資本承擔社會責任。” 對於女性來說,一定要明確自己的追求和定位,這個問題想明白了,很多專屬於女性的職場問題就不存在了。 職場中人有兩種生存之道:一種是在發揚優點中活著,把自己的優點發揮到極致並以此作為生存的基礎,吃專業飯的大部分屬於這一種。還有一種是在不斷克服缺點中活著,處處如履薄冰,因為能力或者工作性質的原因,沒有客觀衡量的其他價值標準。領導或者客戶的主觀評價決定她的職業命運。因而只能通過不斷調整自己,“八面玲瓏”來適應生存環境。


金融城CEO吳雨姍則回首自己創業生涯,有感而發:人還是應該做自己擅長的事,創業也要圍繞自己有優勢的資源展開。教育培訓對我而言是陌生的,好在新聞職業生涯磨練了我對市場、對政策的敏感度,雖然後來市場熱點一年一個變化,但基本上踏準了市場的節奏,一度走在行業發展的前沿。

九卦 | 12位金融女神心經:女性如何在職場中讓自己持續UP保鮮?


找到自己真正愛做的事情,根據它的特長來選擇職業、可以通過學習,不斷增長見識,但不用試圖去強迫做自己不擅長的事情。


我認為,當代女性要理性看待自己熱愛的事情,尤其是想要把熱愛當作事業的時候。只要能夠找到這之中平衡點,我們能發現自由,找到快樂。


所以,誠如克里希那穆提說過:你必須親自去發現什麼是你愛做的事,不要從適應社會的角度來選擇職業,因為那將使你永遠無法弄清楚自己到底愛做什麼。如果你真的愛做一件事,就不會有選擇的問題了。你心中有愛,讓愛自己去運作,它就會帶來正確的行動,因為愛是永遠不會追求成就的,它也永遠不會陷入模仿中。


一旦發現真正愛做的事,你就是一個自由的人了,然後你就會有能力、信心和主動創造的力量。但是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真正愛做的是什麼,你只好去做人人羨慕的律師、政客或這個那個,於是你就不會快樂,因為那份職業會變成毀滅你自己及其他人的工具。


做自己喜歡事情的人,眼睛是有亮光的人,不會被日常的瑣事矇蔽。這是我做“她能量”訪談時最深刻的體會。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